春节

《春节》封面图片

中国农历新年叫春节(Spring Festival),也叫大年。大年这天是农历正月初一,但通常人们会从“小年”就开始过新年,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算结束。各个地区和民族会举行不同形式的祭祀、祈祷和庆祝。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词条内容:

 
民族宗教:春节

关于春节的起源,说法很多,最普遍的是认为春节起源于舜帝时期。尧禅让王位于舜,舜继位,率领众部下祭拜天地。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按此推算,春节自古至今已经有4000余年的历史了。

 
民族宗教:春节

虽然春节一直都是农历正月初一,但古代的正月却总在变化。夏朝的正月是一月,商朝则是十二月,到了秦朝又改成了十月。直到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时期,天文学家落下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把正月改回了一月。《太初历》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汉族历法,作为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历法被沿用下来,春节也就定在了一月一。

 
民族宗教:春节

“春节”这个名字并不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从先秦时起叫过上日、元日、改岁、岁旦、元辰、元首、新正、新元等等,清代叫“元旦”或“元日”。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北洋政府要改用阳历,为了与农历区分,大总统袁世凯将元旦定义为西历1月1日,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民族宗教:春节

传说,年兽庞大,凶猛异常,惧怕红色和爆竹声。但从先秦至清朝,历代神话、志怪、传奇、逸事笔记中都没有关于年兽的记载。爆竹的习俗,最早可考于南北朝,“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春联则起源于桃符,“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两者皆有敬鬼神之意,但与年兽无关。

 
民族宗教:春节

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北方靠近都城,受官气影响较重,小年多是腊月二十三。反之,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是腊月二十四;而鄱阳湖等地沿湖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

 
民族宗教:春节

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称为元宵节。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大多数地方过了这一天“年”也就过完了。元宵在南方叫"汤圆",两者形式相同,但制作和储存方法都有区别。元宵是将馅料蘸水,放进糯米面中摇滚,反复成球;汤圆的做法与包饺子相同。元宵冷冻会裂,只能现吃现做。

 
民族宗教:春节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对于过去不太富裕的家庭来讲,“吃”就是过年最大好处了。“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除夕的饺子年年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