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北极

《舌尖上的北极》封面图片

北极圈里的居民,分布在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丹麦、冰岛、挪威、瑞典和芬兰这8个国家间,加起来有400万常住人口。按照更广义的算法,北极圈附近生活着1千3百万人,这些人的餐桌文化值得我们一探究竟。

词条内容:

 
地理:舌尖上的北极

北极圈是北纬66°34'纬线圈,这片极寒之地一年中的平均温度在-20℃,极夜期间最低可达-70℃。但这里生活的人们不仅保留了重要的饮食传统,这里甚至还可能是人类最早开始生存的地方之一。

 
地理:舌尖上的北极

2016年初,在北极圈内的冻土层中,科学家们找到了一具死于四万五千年前的猛犸象残骸,这将我们对于早期人类的认知提前了约一万年。雕刻过的象牙和受伤痕迹等表明它死于人类狩猎,也就是说当时的北极圈已经有人类活动了,而猛犸象则是人类最早的肉食之一。

 
地理:舌尖上的北极

目前的北极圈内生活着40多个族群,使用十几种语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爱斯基摩人。「爱斯基摩」在印第安语中意为「爱吃生肉的人」,他们自己更愿意自称「因纽特人」,意为「真正的人」。爱斯基摩人是黄种人,祖先来自中国北部,他们通过野生植物、狩猎、捕鱼、畜牧等手段,让北极成了最后一块人类以原始方式生存的土地。

 
地理:舌尖上的北极

海洋哺乳动物是爱斯基摩人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在狩猎北极熊这样的庞然大物时,他们无法在冰天雪地中与北极熊对抗,于是他们在利剑上涂满动物鲜血,插在冰中吸引北极熊。北极熊在舔剑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失血过多而死。

 
地理:舌尖上的北极

海豹对爱斯基摩人来说算得上是最重要的动物了,他们用海豹皮做帐篷和衣服,用海豹油脂做燃灯,海豹更是他们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餐。由于海豹用肺呼吸,每次吸气后在水下只能待十几分钟,爱斯基摩人只要守住一片区域内海豹所有的排气孔,几乎可以百分之百抓获海豹。

 
地理:舌尖上的北极

驯鹿对于爱斯基摩人的重要性并不亚于海豹,并且可以驯化圈养,用途广泛。除了肉可以食用外,驯鹿还可以用来交通运输,筋腱可以用来做渔网,皮可以做大衣、靴子和帐篷等。

 
地理:舌尖上的北极

尽管肉食来源还算丰富,但北极圈内似乎没有真正的「料理」,大部分的时候,肉都是生吃的。切肉的刀非常特别,被称作「乌卢刀」,刀刃呈新月形,非常锋利。当生肉不能一次性吃掉的时候,爱斯基摩人会利用冷冻、风干、发酵等方式储存食物,以备不时之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