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

《王阳明》封面图片

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幼名云,字伯安,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思想传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因军功被封为新建伯,集立德、立言、立功于一身。

词条内容:

人物:王阳明

王守仁的母亲怀孕超过十个月才分娩,在他诞生之前,他的祖母梦见天神衣绯玉,云中鼓吹,抱一赤子从天而降,祖父遂为他取名为云。王守仁5岁仍不会说话,但已默记祖父所读过的书。有一高僧过其家,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祖父遂为他改名为守仁,随后他就开口说话了。十二岁时就读私塾,问塾师:“何谓第一等事?”塾师道:“读书取功名。”王守仁道:“我以为第一等事是读书做圣贤。”

人物:王阳明

十八岁时,“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因指亭前竹子令去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他大力量去格物了。”这就是哲学史上注明的守仁格竹。王守仁通过此事的经验,放弃格物致知说,“乃随世就辞章之学”。

人物:王阳明

王守仁25岁时落第,他对此无动于衷:“你们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28岁及第,授兵部主事。任职期间,宦官刘瑾擅政造成冤狱,王守仁上疏论救,被谪贬为贵州龙场驿丞。路途中,王守仁被刘瑾派人追杀,伪造跳水自尽躲过一劫,仍到龙场就职。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王守仁在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日夜反省,终于顿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提出致良知说,发展了心学,史称龙场悟道。

人物:王阳明

龙场悟道后,王守仁对外宣讲心外无理的道理。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王守仁回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谪戍期满,王守仁奉命去江西剿匪。王守仁以连坐法,杜绝民间盗匪奸细;用骄兵之计,发动奇袭剿灭詹师富和陈曰能;佯攻谢志山诈败后撤,盗匪出寨追击,官军迅速攻取山寨,谢志山无心恋战投奔蓝天凤;王守仁给蓝天凤送去劝降信,谢开始怀疑蓝,蓝的手下不想因谢丧命,盗匪人心涣散,被一击而溃。池仲容诈降,王守仁将计就计,邀其下山商讨投降事宜。池下山后,官军包围山寨并斩杀池,盗匪看到池的人头后失去抵抗信心。至此匪患已清。

人物:王阳明

1519年,宁王在南昌举兵十万造反。时依附于宁王的唐伯虎装疯脱离宁王。王守仁知叛军为占据主动定会攻南京,他假装传檄各地至江西勤王、在南昌张贴假檄,称朝廷大军将进攻南昌。又写蜡书让宁王谋士李士实劝宁王发兵南京,并泄露给宁王。李果然劝宁王进兵南京,宁王大疑按兵不动,十天后方知是计,这给了王守仁集结部队的时间。宁王举精锐攻南京,王守仁率仓促组建的八万军攻下南昌,宁王被迫回援,战败被俘。平叛仅用了35天。

1522年,王守仁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创建书院,宣讲心学,并在天泉桥留心学四句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1527年总督两广,平息了当地的叛乱,平乱后肺病加重,于1529年1月9日8时病逝,临终之际,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因平定宁王叛乱封特进光禄大夫、柱国、新建伯,隆庆时追赠新建侯,谥文成,万历十二年从祀于孔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