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若诚
英若诚是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翻译家、话剧导演,中国老一辈演员中唯一堪称“国际明星”的艺术家。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他把老舍名著《茶馆》译成英文在国外出版,还将美国当代著名作家阿瑟·米勒的代表作《推销员之死》译成中文,并与米勒合作将《推销员之死》搬上北京人艺舞台。他也是导演、演员英达的父亲。
词条内容:
英若诚出身名门。祖父英敛之是满洲正红旗人,创办《大公报》及辅仁大学。祖母爱新觉罗·淑仲则是满清皇族。父亲英千里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1927年起任辅仁大学教授兼秘书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北平教育局长及社会教育司司长,1949年赴台湾后任教于台湾大学和辅仁大学等校,是马英九的老师。母亲蔡葆真与邓颖超女士是同班同学,其父蔡儒楷曾任直隶教育司司长兼北洋大学校长,后历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山东巡按使等职。
英若诚于1950年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几十年间他塑造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艺术形象,先后在话剧《龙须沟》、《雷雨》、《明朗的天》、《悭吝人》、《茶馆》等剧中扮演重要角色。1980年春,英若诚随曹禺赴英国进行戏剧交流,随后又与英国导演合作,为北京人艺排演了莎翁名剧《请君入瓮》。后来作为客座教授为密苏里大学戏剧系讲授表演课,英若诚结合教学实践为学生们排演了中国话《家》。
英若诚翻译了《请君入瓮》、《王昭君》、《家》等很多作品。他把老舍的《茶馆》译成英文在国外出版,他又将美国作家阿瑟·米勒的代表作《推销员之死》译成中文,并与米勒合作将《推销员之死》搬上北京人艺舞台,同时在剧中成功塑造了主角威利·洛曼。阿瑟·米勒与尤金·奥尼尔、田纳西·威廉斯并称为20世纪美国戏剧三大家。《推销员之死》是米勒的巅峰之作,并为他赢得了托尼奖、普利策奖和纽约剧评界奖。
自传《水流云在》,英文版名叫Voices Carry,是“人已去,声宛在”的意思。这部传记是英若诚在病榻上口述,他的忘年交美国塔夫茨大学戏剧学教授康开丽女士录音整理后出版的。2008年首先在美国出版。英若诚讲述了彭真是怎样找到他搜集情报的经历,1950年安全部门到清华大学宿舍里找了他和吴世良,让他们协助搜集两名美国人Allyn和Adele Rickett从事间谍活动的证据。随后,两名美国人入狱。
老舍的儿子舒乙对英若诚的评价:英若诚是个大演员,既演话剧,又演电影,中外有名。英若诚是个翻译家,他的英文和中文同样流利,正着翻倒着翻都成。英若诚是个文艺组织家,当过导演,当过文化部副部长。这三条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全都绕着戏剧转,这就显得与众不同了,是十足的独一份,除了英若诚之外再找不出第二个人来。
英若诚的儿子英达,是中国内地男演员、导演。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及密苏里大学戏剧表演系。1990年出演历史剧《围城》,并获得百花奖最佳男配角。1993年他执导了家庭情景喜剧《我爱我家》,这是英达第一部导演的作品,也是中国大陆第一部情景喜剧。曾与宋丹丹有过一段婚姻,育有一子巴图。
英若诚妻子吴世良和他是清华大学的同班同学,因为出色的英语水平,担任过曹禺先生的秘书,周恩来总理的英语教师并为周总理做过翻译。吴世良是原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吴保丰教授的女儿。吴世良同时也是是一位表演艺术家、翻译家,翻译的著作:《春月 spring moon 》《挑战的手套》(1903年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