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是“二十五史”之首。司马迁因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词条内容: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他博学多识,曾随当时著名天文学家唐都学习天文历法知识,从哲学家杨何学习《易》,并对黄老之学进行过深入钻研。司马迁在他的指导下习字读书,十岁时已能阅读诵习古文《尚书》、《左传》、《国语》、《系本》等书。
司马谈早年立志撰写一部通史,司马迁根据父亲的指示在二十岁时开始游历天下,去搜集遗闻古事,网罗放失旧闻。他从京师长安出发,学游天下,到旧罗屈原沉渊处凭吊,游观春申君宫室,考察齐鲁文化,观孔子遗风,受困于鄱、薛、彭城,然后沿着秦汉之际风起云涌的历史人物故乡,楚汉相争的战场,最后回到父亲身边。
因为父亲的缘故,司马迁回京后得以仕为郎中。汉武帝元鼎六年,在西南夷设置武都、牂柯、越巂、沈黎、文山五郡。当时正随汉武帝东行巡幸缑氏的司马迁,被派往巴、蜀以南筹划新郡的建设,随后又抚定了邛、榨、昆明。司马迁在完成西征任务后赶往泰山参加封禅大典,行到洛阳却见到了命垂旦夕的父亲。
司马谈在弥留之际嘱托司马迁,继任太史后不可忘记其父著书一事,“从鲁哀公获麟到现在四百多年了,其间由于诸侯兼并混战,史书丢散、记载中断。如今汉朝兴起,海内统一,贤明的君主,忠义的臣子的事迹,,我作为太史而不予评论记载,中断了国家的历史文献,对此我感到十分不安,你可要记在心里啊!”
因为在长安任职,司马迁得以结识汇聚于长安的天下贤能之士。包括贾谊之孙贾嘉,樊哙之孙樊他广,冯唐之子冯遂,田叔少子田仁等,对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董仲舒与孔安国。孔安国是孔子后人,家中有当世失逸的《古文尚书》十余篇,并兼通今古文学,司马迁常与他探讨,而《古文尚书》作为整个古文学的核心被大量引用。
汉武帝天汉二年,李陵自请步兵五千涉单于庭以寡击众,弹尽粮绝之后降敌。武帝愤怒,百官声讨,唯有司马迁觉得李陵是忠孝之人,只领五千步兵却吸引了匈奴全部的力量,并非真心降敌,而是活下来想找机会回报汉朝的。然而随着公孙敖迎李陵不成,谎报李陵为匈奴练兵以期反击汉朝,司马迁被定为诬罔之罪,按律当斩。
为了完成《史记》,司马迁选择以宫刑替代死刑,忍辱成书。司马迁将《史记》传给了女儿,女儿嫁给了后来官至宰相的杨敞,育有二子。小儿子杨恽自幼聪颖好学,初读《史记》便爱不释手,此后每每反复研读都热泪盈眶,扼腕叹息。在汉宣帝的时候,杨恽被封为平通侯,他看到当时朝政清明,便向汉宣帝献书,《史记》从此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