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批判性思路》罗德尼·哈里森【文字版_PDF电子书_下载】
书名:文化和自然遗产:批判性思路 作者:[澳]罗德尼·哈里森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译者:范佳翎/王思渝、莫嘉靖、沈山、张力璠、韩博雅/莫嘉靖 出版日期:2021-5 页数:322 ISBN:9787532598151 |
9.3 豆瓣评分 |
前往下载 |
当当正版 |
知乎搜索 |
点击喜欢 |
全网资源 |
内容简介:
近年来批判遗产研究(critical heritage study)是文化遗产研究领域最具思辨性的学术方向,而本书是该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代表著作之一。作者借用行动者网络理论、表征政治、话语建构等学说,对当代主流的遗产观念和实践进行了深刻反思和批判,重新审视自然与文化、物质与非物质、官方与非官方遗产的关系,提出了更具包容性和对话性的遗产模式。
本书的首要目标是鼓励学者们采取更具批判性的角度与遗产打交道,将他们的关注重点从我们应“如何”保存遗产,转到“为什么”人们选择这样做。这是“批判性”遗产研究最重要的目标:揭露产生遗产的各种过程,从而允许公众从他们自己的社会、历史、政治和经济背景来理解遗产。
作者简介:
罗德尼·哈里森(Rodney Harrison)教授,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研究院(IoA, UCL)文化遗产学教授,国际批判遗产研究代表性人物,英国艺术与人文研究委员会遗产领域首席研究员,担任由英国艺术与人文研究委员会资助的“遗产未来”研究项目首席调研员、伦敦大学“遗产未来”研究实验室主任。主持有“欧洲遗产未来的理论:遗产的故事”等项目。他还是《当代考古学杂志》的创始编辑和现任主编,曾任批判遗产研究学会创始执行委员会成员。已出版著述或合著专著十余种。
译者简介:
范佳翎,女,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研究院考古遗址管理方向硕士,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物馆与文化遗产方向博士,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讲师、首都师范大学博物馆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近年关注遗产保护史和批判遗产研究方向,认为要将保护史作为一种思想史,在国际背景下再思中国传统遗产观念。
王思渝,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物馆与文化遗产方向博士,现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研究员,研究方向包括批判遗产研究、大遗址保护、村落遗产研究、新博物馆学等。
莫嘉靖,女,杜伦大学考古学系在读博士。
沈山,女,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硕士,国家文物局进出境审核责任鉴定员,任职于上海市文物局。主要研究方向为博物馆展览、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书画鉴定等。
张力璠,女,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化遗产保护方向硕士,目前就职于文化部清史纂修与研究中心。
韩博雅,女,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化遗产保护方向硕士,现就职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展示、研究等相关工作。
目 录:
序言杭侃i
中文版自序i
出版说明i
前言·致谢i
第1章导言: 遗产无处不在1
遗产是什么?5
遗产研究是什么?8
第2章定义: 遗产、现代性、物质性15
关于遗产的一些定义16
北美、英国和西欧对遗产理解的对比22
遗产及其与现代性的关系25
遗产和现代性的时代28
现代性、遗产和风险30
现代性、分类和排序32
将遗产理论化: 遗产和行动者网络理论36
遗产和能动性37
作为集群或集成的遗产39
作为装备或装置的遗产41
遗产和通向物质文化的途径42
对称性考古学43
第3章世界遗产史前史: 概念的形成48
遗产与公共领域的出现49
早的遗产清单和实践的专业化50
国家控制的起源54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遗产立法简史54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英格兰遗产立法简史59
官僚化的世纪: 美国和英格兰遗产的对比(1870—1980)64
世界遗产的起源: 战后国际主义、阿斯旺高坝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运动65
1972年的《世界遗产公约》71
第4章晚现代性与遗产爆炸78
20世纪晚期与遗产爆炸79
1970年以后英格兰遗产展示和参观的增长80
1970年以后美国遗产展示和参观的增长83
1970年以后英格兰与美国游客数量的比较分析87
晚现代性88
去工业化和“遗产化”的起落: 从博物馆到遗产地93
体验过去: 遗产、“可参观性”和体验经济98
遗产和全球化: 作为“品牌”的世界遗产104
第5章批判性遗产研究与话语转向112
遗产、民族主义和传统的发明113
对遗产的晚现代扩张的学术回应115
20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早期英国的遗产论争117
20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早期北美的遗产论争121
翻译过去: 遗产与阐释123
目的地文化: 遗产和旅游研究127
遗产、展示性复合体以及表征政治129
普遍价值、权威遗产话语及遗产研究的话语转向133
超越遗产话语135
第6章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138
世界遗产与普遍的价值140
文化景观,朱库尔帕和世界遗产地乌卢鲁—卡塔曲塔国家公园143
建立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世界遗产名录》的全球战略153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马拉喀什杰马夫纳广场的说书人156
第7章遗产、多样性和人权168
跨国世界中的遗产与国家构建169
遗产、多元文化主义和多元的“文化主义”171
遗产作为对不同竞争性“价值”的管理办法174
文化、遗产、现代性和“差异”176
克罗地亚与单一文化国家遗产的管理177
作为国家遗产的多样性: 南非的“彩虹之国”以及马来西亚的“动物园式的多元文化主义”182
普世的遗产价值和文化多样性的权利188
遗产及其同差异的关系将走向何方195
第8章遗产和记忆问题201
正在被过去淹没的当下?现代性的记忆问题202
消亡遗产: 呈现缺失205
保护和破坏的对话理论206
残缺的视觉语言: 作为物质隐喻的偶像破坏运动209
明暗界线: 柏林墙遗痕的管理215
全球化消亡遗产: 阿富汗巴米扬山谷的大小佛龛220
“棘手的”和不和谐的遗产231
被过去湮没的现在?消亡遗产及其两重性233
给遗产一个过去237
为了记忆而忘却,为了忘却而记忆238
第9章对话的遗产和可持续性246
现代主义者的二元:“大分裂”247
自然和文化遗产: 人为的分割250
土著的本体论视角和遗产的对话模式257
对话的遗产、环境伦理和可持续性263
博物馆、对话的遗产和“物”的伦理意义266
对话的民主: 对话的遗产和对话的决策过程269
第10章过去,何去何从?275
参考文献281
译者后记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