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我的骨头没有忘记》斯蒂芬妮·胡【文字版_PDF电子书_雅书】

  • 失重的自由霧雨
    失重的自由霧雨2024-08-02 17:46:29北京

    如果说一年前看《不原谅,也没关系》,感受到的是一种工具效用。那么,看这本书,更多的是一种照镜子时的自我诊断,过程中同时伴随着笑和哭。面对创伤从来不是看心理医生和吃药就行的事,是漫长的自我反抗和自我探索,在黑暗中行走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问题能否被解决,以及黑暗有多长。时至今日,我依旧怀疑无条件的爱是否存在,能否和房间里的大象共存,度过此生。这本书告诉我了另一个答案,在远方, 有人经历过类似的事,受过严重的创伤,做了很勇敢的事,但依旧保持信心和勇气,面对未来。或许我从未真的当过一个女儿,但谢谢这本书在北京即将暴雨的下午,让我觉得生活还有希望。解决了一些问题,可能总会产生新的问题,困境叠着困境,不过没关系,即使痛苦,也要尽力接受自己。没关系,如果你也感到很痛苦。

  • 苏慕
    苏慕2024-08-08 17:41:40上海

    正如作者所说,人们会对PTSD患者报以同情甚至尊重,因为这是经过特别大的伤害后才会有的心理问题,是“勇敢者的徽章”。但是对于作者患有的C-PTSD,因为这是由无数次“绵延但不剧烈的小创伤”引发的,就会有人觉得是患者太矫情。“不过是爸妈说重了几句话而已,这有什么的?”甚至有的患者本人也会用这个标准审判自己,觉得自己反应过度、性格有缺陷。其实伤了就是伤了,创伤比不出大小,以被伤害的人感觉为准。有人觉得是猛虎,有人觉得是hello kitty,很正常,都应该被认真对待。

  • 风满蜃气楼
    风满蜃气楼2024-08-02 10:51:15广东

    参与了审稿。作者经历多年心理咨询与各种治疗方法之后才知道自己患有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为了分析原因、找到治愈方法而开始回溯童年被虐待的创伤,深入细节,并从社区内广泛存在的儿童虐待出发,去追溯自己所属的移民群体的代际创伤,但最后,创伤的治疗还是得返回自身,打开感官,交付信任,开启与人沟通的大门。虽然很多观点体验看似理所当然,身在其中的人却往往因为某扇闭锁的心门,察觉不到自己的症结与障碍,总是试图破除障碍回复“正常”,却忘了所有情绪的出现都该被允许。应激障碍也可以是某种“超能力”,在极端时刻发挥作用,使患者比“普通人”更善于应对变化。比较感慨的是新冠爆发期间,社会不再“正常”,由此进入“非正常”状态的“普通人”才真正开始理解心理障碍患者的日常。作者的情感非常澎湃,尤其回溯童年部分,看得太难过了。

  • Eszterru
    Eszterru2024-08-15 10:37:07上海

    有过创伤经验的大部分人可能都可以活下去,“身体里带着子弹”活下去,阴雨天痛到极点也不会喊一下,将自己全盘交付给自欺、隐忍和逃避活下去。但作者表达了不能,关于自身创伤的一切,她如此袒露心迹,毫不掩饰其中的不堪和残忍,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勇气。另外,这本书打动我的还与作者严苛、强烈的自省有关,无论是对过往创伤经历的剖析,还是在探索过程中的内观,她是在审判那些施害者,但同时不断与自我对话,并未使自己置身事外。为了让自己好起来,她尝试心理治疗、阅读、瑜伽、冥想……而写作这本书可以说是作者的另一种方法论,这代表一个创作者最真实的欲望,生命的苦痛、自我的成长和疗愈与书写密不可分、共同进退。

  • 木木
    木木2024-09-02 18:03:03上海

    我身体里的每一根骨头都因为过去的记忆而隐隐作痛,但我相信自己仍有获得幸福的权利。(封面语)

  • 朝凪
    朝凪2024-09-11 10:08:23上海

    “我的父母不爱我,但是没关系。” 承认父母没有那么爱自己,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五星感动

  • chenken
    chenken2024-10-17 10:28:50广东

    不是没钱不要生孩子,也不是没文化不要生孩子,而是心理健康水平低、情绪管理能力低、自己不具备让自己幸福起来的能力的人别生孩子,因为痛苦和不幸是会“遗传”的。

  • 木楠情感
    木楠情感2024-09-13 07:24:10上海

    创伤并不只来源于挨打、无人照管或羞辱,那只是一个层面。创伤还是一种哀悼,哀悼你本应拥有的幸福童年——有在你膝盖摔破时过来抱你亲你的妈妈,有带着一大束鲜花来出席你毕业典礼的爸爸。你身边的其他孩子都有这种童年。创伤是为成年的你不得不自我养育而感到悲哀。你站在厨房里,饥肠辘辘,眼看着烤焦的鸡都快要哭了,却无法打电话给妈妈,向她诉苦,听她说没关系,你可以去她那儿蹭她做好的饭菜。你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开人生痛苦的谜团。

  • 佐佑妈呀
    佐佑妈呀2024-09-12 21:09:16山东

    创伤的本质在于让个体以为自己不值得被爱。

  • 闻夕felicity
    闻夕felicity2024-10-21 11:00:31江苏

    ①原生家庭X代际创伤传递X中产家庭隐形儿童虐待X亚裔有毒的家庭文化→CPTSD。很层层递进的讲述,也非常容易共情。尤其是CPTSD人群,会不断地看到自己。最惊喜的是最后居然还回到了亚裔家庭文化和特殊历史年代造成的代际创伤,简直是剥洋葱一层层剥到了自己家。②最后那个纽约韩裔?心理医生的方法真是非常让人心动让人羡慕了,原来文本分析还可以这么用。可惜这些资源在简中世界都不存在,倒是有大把等着X侵和PUA来访的咨询师。

  • 恶鸟
    恶鸟2024-09-08 13:18:59浙江

    华裔的家庭育儿悲剧,仍然发生在身边

  • 桃花石上书生
    桃花石上书生2024-09-07 21:35:52江苏

    作者不仅仅拘泥于自身病程进展和治疗,而且深入探究了她父母的精神疾病的社会根源,探讨了怎样救助被虐待的儿童,并援引大量精神病学发展的新资料,让这本书成为个人感受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 这是一份诚实却又充满悬念、让人感动的自白书,能让人汲取精神力量,也更深入了解成年人的努力如何改变自身和社会。

  • 伯劳
    伯劳2024-09-11 11:43:12中国香港

    太难了,读一本书,竟然会读到那么多苦难,悲伤,愤怒的挣扎和一次次荒唐的镇压,读得以泪洗面。的确,在回顾那些伤痕的过程中,人可以与自我对话,无论对话的过程中有多少歇斯底里,痛彻心扉。总之,这本书会让人屡屡点头又心碎。不过最后读到作者在婚礼上的发言,碎开的心似乎又被拼凑回一些。最喜欢那句“爱不会枯竭,它不像一包奥利奥饼干那样,需要小心地一块一块地分发出去。给予爱后反而会得到爱,爱会源源不断。”我决定把这句话深深印在记忆里,下一次,当我的家人再度担心我的爱会枯竭时,我就这样拥抱他们,把这句话说给他们听。

  • present
    present2024-09-05 20:24:29湖北

    看哭了好几次。虽然有不一样的经历,但是同为CPTSD患者,太能共情了。就好像在看自己的心路历程一样,这种感觉好奇妙。很感谢。作者所提到的一些方法是我尝试过的,也在很多时候帮助我从泥沼中抽身。可是在人际交往中的实践,我还非常薄弱,但我认同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此外,我想到前段时间观看饼叔视频时了解到马来西亚的三大族群现状,我想,不仅仅是祖辈所经历的战争影响深远,还有当前存在的诸多不公因素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将会持续深远地影响一代又一代人,若亲人尤其是父母未能发现他们的创伤,我们也不可避免被裹挟,可当我们慢慢长大,我们见到了不同的生命形态,多样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养成批判性思维,我们可以变得更好。另外,作者关注到男性和女性对创伤反应的差异,以及创伤对女性身体的伤害,我觉得很好。

  • 自有我在
    自有我在2024-09-07 21:20:32江苏

    人生的痛苦经验有时也不仅仅是伤害,也有可能是一种资源,当我们疗愈自身之后,我们就会变得更加坚强,就更能应对一切外来的压力。所以不要再为过去所受到的伤害怨天尤人,重要的是处于当下的自己,要去了解过去的的伤害,去疗愈过去的伤害,让自己拥有勇气,能够更好的应对未来。

  • HEXE
    HEXE2024-10-17 18:51:34广西

    共情能力强的人看完第一章一定会流泪。作者甚至不用做任何解释,中国读者就能明白这种情况,太多相似的经历,只是程度不同罢了。爱和歉意是禁忌,东亚父母永远无法言说我爱你和对不起。整本书都围绕CPTSD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展开,在真实的个人经历之外,作者还探究了亚裔家庭造成的群体性创伤以及关于DNA遗传信息的科学研究。即使你的童年非常幸福你也极有可能继承祖辈的创伤,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但毕竟人是时代和环境的产物,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甚至死亡,不必原谅但要学会释怀。书里我唯一不喜欢的地方就是结尾作者通过和毫无保留接纳她的男人组建家庭来治愈自己的片段。不知道是她足够幸运还是艺术加工,在这个物欲横流利益至上的社会里我不太相信无条件的爱会横空出世。

  • Marianne
    Marianne2024-09-19 22:21:46陕西

    两天时间,哭着笑着读完,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跟着作者的心理治疗之录,我也得到了疗愈和救赎,人生在世,伤痛无法避免,但只要你愿意,疗愈一直在路上,“不原谅也没关系,允许自己负面情绪的存在,你值得被爱”。谢谢斯蒂芬妮.胡,让我也重塑了自己,也试着学会“就在等待野兽再次到来的间隙,我自由舞蹈”🥰

  • 铲铲
    铲铲2024-09-18 22:00:06上海

    作者终于能够正视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并且勇敢走出来,本身需要莫大的勇气。还好,还好终于走出来,尽管这过程很艰难。

  • 艾莉丝
    艾莉丝2024-10-08 17:56:51广东

    疗愈是可能的,一个支离破碎的人是可以变好的。#2024年看完的第87本#

  • Enjolras
    Enjolras2024-10-10 06:13:21广东

    这本《我的骨头没有忘记》的阅读,于我而言分好几个阶段。 阶段一:好家伙,又是原生家庭伤害和心理治愈吗,麻了… 阶段二:不过有一说一,作者的文笔真的不错,即使是翻译过来也不减那份细腻和感染力,她笔下回忆的每一个人物都很鲜活,更难得的是作者对自身情感和心理剖析的那份勇敢和坦诚,令读者能够或多或少代入到“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这样一个听起来学术又冷门的病症之中,文章的可读性极强。 阶段三:这么艰难吗?从童年的创伤中一点一滴地重构自我,一次次痛不欲生的刮骨疗毒,但存在的伤害刻在了骨头里面,无法放下,就保持怨恨吧?还是更加勇敢地拥抱这脆弱又坚强的自己? 阶段四:从窒息中透一口气,即使如作者这般伤痕累累,依然相信疗愈是可能的,依然相信一个支离破碎的人是可以变好的,事实上作者也是这样做的,总算是松了口气。

评论来自豆瓣,评论内容仅为网友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