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安乐死现场》【上海译文出品!“人为何活着”?“人为何想死”?我们永远无法获得唯一答案,但却在永不止步的思考中,探寻生命的意义以及什么才是幸福的死法】 (译文纪实)宫下洋一(Yoichi Miyashita)【文字版_PDF电子书_雅书】

  • YUANYUAN
    YUANYUAN2021-07-06 15:34:09

    准确的安乐死法案,最早是在荷兰被认可,接着,扩散到了北欧圈。现在,美国的部分州,加拿大也通过了类似的法案。相比起来,安乐死在亚洲圈依然是忌讳莫深的话题,为什么在这里无法展开安乐死的讨论呢,我很赞同鸟取大学医学部副教授安藤泰至的观点——连讨论生与死、合宜医疗手段的土壤都没整顿好,讨论安乐死是本末倒置。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享有“尊严死”,但“安乐死”并不能简单地被看作是实现“尊严死”的途径,如果文化上连讨论死亡和癌症都是禁忌,连讨论生活方式和生命质量都是模糊的话,是没有足够成熟的思考来承接“尊严死”的,可以说,这并非法律来规定或不规定就能决定的,应该成为每个人面对生命和疾病时该去思考的严肃问题。

  • Agnes_
    Agnes_2021-06-12 09:46:40

    想到父亲决定放弃抢救奶奶那天晚上,哭着跟我说是他杀死了自己母亲。奶奶生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让我走。

  • 袖剑飞吟
    袖剑飞吟2021-05-19 17:38:51

    惊讶于“察哈尔中尉”阅读之粗糙,与书中内容不符之处颇多。详情可见我的长评。 原评:医学是为延长人类寿命而发展起来的学科,以“死”为目的的医学的历史则不过数十年。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安乐死”逐渐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安乐死是不是人的基本权利,合法化是否具有正当性?抱着这些疑惑,记者宫下洋一踏上关于安乐死的采访之旅。 人究竟在何种情况下会考虑放弃生命?人的自由是否包括“放弃自由的自由”?生与死是一体两面,“人为何活着”与“人为何想死”紧密相连,这样的终极话题,永远没有唯一的答案,我们也永远不会停止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 《安乐死现场》提供了思考的多向维度。

  • 当心马路骗子
    当心马路骗子2021-07-15 19:49:59

    这段感想其实来自欧洲杯那张照片:埃里克森倒在球场上接受医生紧急救治的时候,丹麦队球员在他身边围成一圈挡住无孔不入(无贬义只是陈述事实)的摄像机相机的拍摄,以示对生命和隐私的尊重。 其实这本书也是一样的,作者在书里讲述了欧洲和日本对ALS多个案例,分析了讲究个体的欧洲文化(其实欧洲地域也造成了差异,比如瑞士,荷兰,西班牙)和“受困于”集体(公司,家庭等)的日本(东亚)文化对ALS的不同态度,看法,立法,具体的实施措施等。但归根结底,个人认为ALS还是一种对生命表示尊重的途径,因为至少是在现阶段,社会很难明确定义ALS是对是错,甚至根本就没法定义什么是ALS。所以一定程度上,这本书还是在讨论不同文化对生命的态度和认知,只不过有了一个相对明确的载体。 即使这样ALS在我国依然不可说,也是荒谬。

  • 阿洛伊修斯
    阿洛伊修斯2021-06-23 14:36:39

    被强加了生的责任,又被剥夺了死的权力,委屈。

  • 没头企鹅
    没头企鹅2022-03-03 05:48:14

    这本书毁在写它的是一个自我意识过剩,极其主观,极其没有同理心的作者。

  • 西窗随笔
    西窗随笔2021-07-15 14:07:07

    安乐死是个太过复杂的问题,就个人来说,当然希望临终时有自己决定生死减少痛苦的权利,但作为社会议题,不可能不想到成为法律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失控的危险。如何解决和平衡这些问题,各种观念之间的纠葛几乎是无解的。作者以长期生活在欧洲的日本人的身份,横跨欧亚完全不同的文化,在瑞士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美国和日本,见证了安乐死现场并采访了大量遗属,介绍了争议,有非常好的参考价值。印象最深的是走向安乐死的人的从容平静乐观与决绝,并且她们都被爱所包围,但是不能不想,如果没有这些爱呢,走向安乐死的人会有这样的勇气和从容吗?遗属有支持理解也有愤怒不满的,都是真情实感。对这个问题的疑惑依然没有答案,但是读完这本书安乐死有了更多的理解。非常需要这样一本书。也希望自己到了最后的时候能有选择的权利。

  • Eva
    Eva2021-06-12 13:11:19

    作者洋一的身份很有参考价值:他在欧美地区学习工作生活多年。他骨子里还是有着日本人相对保守的生死观和家庭观(认为人不单为自己活着,还为家庭和集体活着)。他在书中记录了瑞士、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美国,最后在日本关于安乐死/协助自杀/尊严死的案例和事件。违和感一直横亘在他心中。他对患者决意生死一事存疑。欧美人认为个人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若到了符合条件(难以忍受的痛苦+没有治愈的可能),且人生没留遗憾,就会考虑安乐死。他们有的还会在最后一刻约上亲友团聚,欢快舒坦地走完最后一程。留在世上挚爱的亲友也尊重他们的决定。而在日本,尊严死和协助自杀存在质疑的声音。“杀人医生”和保护组织的医院的出发点不一样导致人们未可接受患者主动要求离开人世。“人怎么活着”和“幸福的死法”尚无定论。推动安乐死立法仍举步维艰。

  • 黑猫黑长
    黑猫黑长2021-08-18 23:27:37

    这本书的优点是展现了安乐死合法化的几个国家的状况与差异,甚至呈现安乐死现场还是震撼的。难得的是,回到日本社会进行对比思考,为什么日本社会安乐死进程缓慢。从而也暴露出了洋一本身思维的简化与逻辑思路的不清晰。因此居然得出日本社会的文化价值观不需要安乐死,他是有多大的误解,说什么与家人一起找到走向生命终途的方式太可笑了。《看护杀人》《无缘社会》里血淋淋的事实与现场感一巴掌就能把他扇醒。必须承认安乐死制度的构建相当复杂,但是没有什么文化背景的人民是不需要的,讲点人道吧。

  • 僵尸太疲惫
    僵尸太疲惫2021-08-08 00:53:19

    没有我想象的深入,也可能因为我本身就认可安乐死,不太喜欢看这么多采访记录仅仅抛出问题就没了。

  • 上海译文社科
    上海译文社科2021-06-09 10:20:20

    何为安乐死?什么是实施安乐死的基本条件?生与死,或许是人类永恒追寻的终极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作者宫下洋一历时两年,辗转瑞士、荷兰、比利时、美国、西班牙、日本六个国家,从西方到东方,聆听医生、患者及家属支持或反对的声音。对于人类来说,什么才是幸福的死法?作者没有答案,他想把做最终判断的权利交给读者。

  • 鱼肉
    鱼肉2022-03-03 08:43:56

    读到百分七十突然意识到作者在给我喂屎,大感恶心,采访并写出了大部分患者的看法,她们说出了“是的,我的人生非常棒!我如愿以偿地度过了人生。我曾经想过,如果生活不能随愿了,那个时候就是我人生的节点了。”这样的话,而作者一直在强调为了家庭,他们还可以忍着痛苦再多活一会的话,太残忍,为了你这类人的想法他们已经忍受太多痛苦,还要再为他们身上套上枷锁,是怎么能够一直强调这类观点面不改色,太恶心了

  • Morgan
    Morgan2021-07-07 14:23:30

    其实家人劝阻的自私,与自己不顾家人劝阻的自私,是同一种自私。在这种选择之中哪一方做出了让步,便是哪一方的伟大。(但想要安乐死的一方一定会承担更多的痛苦) 如果人类对于死亡能够完全保持理性,那么不可避免的就会丢失人性,这也是日本作者无法想通的原因,因为普莱西柯面对生死太理性,她才会质疑她的动机。 实际上我们面对生死(特别是挚爱)的时候理性总是被感性掩盖的,安乐死确实有一些实行上的漏洞,但事关生死却有无法填补的漏洞的法律少吗? 我们如果能够在这种道德伦理选择上拥有一个良法,将会是人类的幸运。 (书本身写得并不怎么好看,但提供了不少关于安乐死法律的知识,例子也比较全面。)

  • SleepyArk
    SleepyArk2022-12-29 12:42:14上海

    作者缺乏对病痛的敬畏。

  • momo
    momo2022-12-19 21:01:37四川

    一开始读是非常震撼的,毕竟在东亚这块儿,死亡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甚至人们要像抑制自己对自由的渴望一样抑制对死亡的向往。带着已去的人的照片展示,一开始是真的不敢看,害怕看照片。我想这也是东亚文化带给我的思想,死亡是可怕的,连带着死去的人也是令人害怕的。就在这样一个看待死亡的土壤上,讨论安乐死根本就是本末倒置。以及作者多少是缺乏同理心的,山中说的自己有时候会代入病人的情绪处境,为病人做出“最好的选择”。但是作者不能,整本书都看得出来作者整个人是抽离在所有的故事之外的,他只是做了记录。以及“如果能够活下去,说不定也会很快乐,说不定也能等到特效药出现的那一天”这种想法是非常自私不负责任的话。

  • E.T.
    E.T.2023-01-01 06:17:31加拿大

    题材和素材都非常宝贵和难得,但作者并没有很好地运用,非常可惜。点赞附录的时间线,要是能加上表格对比各国政策异同就更好了。作为记者,只需如实记录即可,却非要表达他的态度,甚至还非常主观地指责支持亲人选择是缺少人情味的。无时无刻都能体会到作者作为别扭的香蕉人的特点,包括发问的方式都带有引导性,有种占领了道德制高点,随时准备出来敲打一下采访对象的感觉,让人质疑文字的公正性。作者总喜欢在引述采访对象的话后加一句不知真假,作为记者写一堆不知真假的东西,当写小说么,感觉有些不负责任,同时也非常不尊重采访对象,非常影响观感。缺乏宗教人士和政府官员这两方的采访内容(看结语里其实有采访到政府官员,只是不知道为啥最后没有放进书里)。

  • 谁偷喝我的可乐
    谁偷喝我的可乐2023-06-14 15:05:31江苏

    作者的预设立场让人气得直冒青烟,真是对不起他见证过的那些选择安乐死的人们。但也确实让我们更了解“安乐死”,也引导我们开始思考死亡究竟是什么,人们到底应该为了什么而活。

  • Diane
    Diane2022-06-02 23:57:23

    不知道是日本人的问题还是翻译的问题,好讨厌这个作者,感觉一直在我我我我我我,描写别人神态和揣测别人想法的时候给人带来一种窥私的不适

  • 桃有黑眼圈🍑
    桃有黑眼圈🍑2023-11-30 18:54:12山西

    我看完想要写书评,搜“安乐死”三个字什么都搜不到 “尊严死”也好,“协助自杀”也好,这件事都不能仅有逻辑和正统性来评判,比起“让对方活下去的私心”,是否尊重对方的愿望更为重要呢? 印象最深的就是多次自杀被救回求死不能的抑郁症女生,最后终于在康复医院里自杀成功了。愿她再无痛苦。

  • Asya
    Asya2022-02-16 23:30:39

    前面还行 最后两章真的很想给作者两棒棒 通篇充斥着“我是日本人,我不理解”的傻样😇

评论来自豆瓣,评论内容仅为网友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