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三国史话+中国近代史+中国通史(套装共13册) 》扫描版[PDF]

《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三国史话+中国近代史+中国通史(套装共13册) 》封面图片

内容简介:

全套七种十三册,收录吕思勉断代史和通史所有历史大著作。

《先秦史》是吕思勉先生的四部断代史系列著作的第一部,初版于1941年。本书前半部分是为政治卷,按历史事件的顺序编排;后半部分是文明卷,采用分门别类的方法叙述。吕思勉曾对《先秦史》这样自评:“论古史材料,古史年代,中国世族起源及西迁,古代疆域,宦学制度,自谓甚佳。”本次《先秦史》的新版,将原书的繁体直排、双行夹注,改为简体横排、双行夹注。

《秦汉史》是吕思勉先生的四部断代史系列著作的第二部。本书于1947年由开明书店初版,后多次重版,是研究秦汉史的最基本参考书之一,已成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经典著作。本书分为两部分。上部分为政治卷,按历史事件的顺序编排;下部分为文明卷,采用分门别类的办法叙述。本次《秦汉史》的新版,将原书的繁体直排、双行夹注,改为简体横排、双行夹注。

《两晋南北朝史》是吕思勉先生的中国断代史系列著作的第三部。本次新版将原书的繁体直排、双行夹注改为简体横排、单行夹注,更适合现代人的看书习惯。同时改成三部,分为两晋卷、南北朝卷和文明卷。本书系统而深刻地讲述了中国历史上这段充满战乱的时期,加上作者旁征博引和深入剖析,本书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

《隋唐五代史》是吕思勉先生中国断代史系列著作的最后一部。本次新版,按作者原稿重新作了校订,分为三部,隋唐卷、五代卷和文明卷。前两卷是政治史,包括王朝兴亡盛衰和历史事件。后一卷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全书包括总论部分共分为十五章,记录了隋唐五代的历史。本版将原书的繁体直排、双行夹注改为简体横排、单行夹注,更适合现代人的看书习惯。本书多角度地呈现了隋唐五代这段纷繁历史期间的各种风貌。

《三国史话》本书是历史学家吕思勉著作中一部文史普及读物,这本小书完全面向大众读者,每篇文章仅几千字,行文亲切朴实,颇为口语化,却又不失严谨。作者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从文学和史学的角度,对三国史上存在过的与三国文学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战争及地理环境作了细致的区分,对许多重大的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

《中国近代史》本书为吕思勉先生中国近代史著述的精选集。分为五个部分,包括中国近代史讲义、中国近世史前编、中国近百年史概说、中国近世文化史补编和日俄战争。其中只有《日俄战争》曾于192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过单行本。前三个部分内容基本上一致,都是就同一内容作者在不同时期的讲义集结而成;后两部分则是就前一部分在某些领域的进一步深化详解。书中六部分内容虽分别写于不同时期,有交叉、有延续、也有断裂,但每部分都是组成中国近代史这个整体不可或缺的部分。

《中国通史》,抗战期间,为适应当时历史教学的需要,吕思勉先生创作了本书。。直至今天,依然是众多读者的历史入门书。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编主讲文化现象,下编则按照历史顺序加以串联,在理乱兴亡的同时将历史知识更系统地进行梳理。

全书概述了中国从上古至现代几千年来的历史变迁,并将中国历史置于全球视野中,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创新,突出大历史观。吕先生这本书简明扼要,行文浅显,这种特殊的体例对初学者系统掌握历史各个方面还是很有帮助的。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70),字诚之,今江苏常州人,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史学四大家”。先后曾在常州府中学堂、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学生中包括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黄永年等人。吕思勉是我国现代史学界一位在通史、断代史和专史等诸多领域里都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历史学家。

《先秦史 政治卷》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古史材料

第三章民族原始

第四章古史年代

第五章开辟传说

第六章三皇事迹

第一节纬书三皇之说

第二节巢燧羲农事迹

第七章五帝事迹

第一节炎黄之争

第二节黄帝之族与共工之争

第三节禹治水

第四节尧舜禅让

第五节尧舜禹与三苗之争

第八章夏殷西周事迹

第一节夏后氏事迹

第二节殷先世事迹

第三节夏殷兴亡

第四节殷代事迹

第五节周先世事迹

第六节殷周兴亡上

第七节殷周兴亡下

第八节西周事迹

第九章春秋战国事迹

第一节东周列国形势

第二节齐晋秦楚之强

第三节五霸事迹上

第四节五霸事迹下

第五节齐顷灵庄晋厉悼楚共灵之争

第六节吴越之强

第七节楚吴越之争

第八节战国形势

第九节楚悼魏惠齐威宣秦献孝之强

第十节齐愍王之强

第十一节秦灭六国

第十章民族疆域

第一节先秦时诸民族

第二节先秦疆域

《先秦史 文明卷》

第十一章社会组织

第一节昏制

第二节族制

第三节人口

第四节等级

第十二章农工商业

第一节农业

第二节工业

第三节商业

第四节泉币

第十三章衣食住行

第一节饮食

第二节衣服

第三节宫室

第四节交通

第十四章政治制度

第一节封建

第二节官制

第三节选举

第四节租税

第五节兵制

第六节刑法

第十五章宗教学术

第一节文字

第二节古代宗教学术上

第三节古代宗教学术下

第四节宦学

第五节先秦诸子

第十六章结论

《秦汉史 政治卷》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秦代事迹

第一节 始皇治法

第二节 始皇拓土

第三节 秦之失政

第四节 二世之立

第三章 秦汉兴亡

第一节 陈涉首事

第二节 刘项亡秦

第三节 诸侯相王

第四节 楚汉兴亡

第四章 汉初事迹

第一节 高祖初政

第二节 高祖翦除功臣

第三节 高祖和匈奴

第四节 汉初功臣外戚相诛

第五节 汉初休养生息之治

第六节 封建制度变迁

第五章 汉中叶事迹

第一节 汉代社会情形

第二节 儒术之兴

第三节 武帝事四夷一

第四节 武帝事四夷二

第五节 武帝事四夷三

第六节 武帝事四夷四

第七节 武帝事四夷五

第八节 论武帝用兵得失

第九节 武帝求神仙

第十节 武帝刻剥之政

第十一节 巫蛊之祸

第十二节 昭宣时政治情形

第十三节 昭宣元成时兵事一

第十四节 昭宣元成时兵事二

第十五节 昭宣元成时兵事三

第十六节 昭宣元成时兵事四

第六章 汉末事迹

第一节 元帝宽弛

第二节 成帝荒淫

第三节 哀帝纵恣

第七章 新室始末

第一节 新莽得政

第二节 新室政治上

第三节 新室政治下

第四节 新莽事四夷

第五节 新莽败亡

第八章 后汉之兴

第一节 更始刘盆子之败

第二节 光武定河北自立

第三节 光武平关中

第四节 光武平群雄上

第五节 光武平群雄下

第九章 后汉盛世

第一节 光武明章之治

第二节 匈奴分裂降附

第三节 后汉定西域

第四节 汉与西南洋交通

第五节 后汉平西羌

第六节 后汉开拓西南

第七节 后汉时东北诸族

第十章 后汉衰乱

第一节 后汉外戚宦官之祸上

第二节 后汉外戚宦官之祸下

第三节 后汉羌乱

第四节 党锢之祸

第五节 灵帝荒淫

第六节 后汉中叶后外患

第七节 后汉中叶后内乱

第十一章 后汉乱亡

第一节 何进之败

第二节 董卓之乱

第三节 李傕郭汜之乱

第四节 东诸侯相攻

第五节 曹操平定北方上

第六节 曹操平定北方下

第七节 孙氏据江东

第八节 赤壁之战

第九节 刘备入蜀

第十节 曹操平关陇汉中

第十一节 刘备取汉中

第十二节 孙权取荆州

第十二章 三国始末

第一节 三国分立

第二节 三国初年和战

第三节 诸葛亮伐魏

第四节 魏氏衰乱

第五节 魏平辽东

第六节 司马氏专魏政

第七节 蜀魏之亡

第八节 孙吴盛衰

第九节 孙吴之亡

第十节 三国时四裔情形

《秦汉史 文明卷》

第十三章 秦汉时社会组织

第一节 昏制

第二节 族制

第三节 户口增减

第四节 人民移徙

第五节 各地方风气

第十四章 秦汉时社会等级

第一节 豪强

第二节 奴客门生部曲

第三节 游侠

第四节 秦汉时君臣之义

第五节 士大夫风气变迁

第十五章 秦汉时人民生计情形

第一节 秦汉人訾产蠡测

第二节 秦汉时豪富人

第三节 秦汉时地权不均情形

第四节 汉世禁奢之政

第五节 汉世官私振贷

第十六章 秦汉时实业

第一节 农业

第二节 工业

第三节 商业

第四节 钱币

第十七章 秦汉时人民生活

第一节 饮食

第二节 仓储漕运籴粜

第三节 衣服

第四节 宫室

第五节 葬埋

第六节 交通

第十八章 秦汉政治制度

第一节 政体

第二节 封建

第三节 官制

第四节 选举

第五节 赋税

第六节 兵制

第七节 刑法

第十九章 秦汉学术

第一节 学校

第二节 文字

第三节 儒家之学

第四节 百家之学

第五节 史学

第六节 文学美术

第七节 自然科学

第八节 经籍

第二十章 秦汉宗教

第一节 祠祭之礼

第二节 诸家方术

第三节 五德终始之说

第四节 图谶

第五节 神仙家

第六节 道教之原

第七节 佛教东来

《两晋南北朝史 两晋卷》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晋初情势

第一节 政俗之敝

第二节 戎狄之患

第三节 封建之制

第三章 西晋乱亡

第一节 齐献王争立

第二节 八王之乱上

第三节 八王之乱下

第四节 洛阳沦陷

第五节 长安倾覆

第六节 巴氐据蜀

第七节 张氏据河西

第八节 鲜卑之兴

第九节 荆扬丧乱

第四章 东晋初年形势

第一节 元帝东渡

第二节 北方陷没

第三节 东晋初年内乱

第四节 成康穆间朝局

第五章 东晋中叶形势上

第一节 刘石兴亡

第二节 后赵盛衰

第三节 冉闵诛胡

第四节 庾氏经营北方

第五节 桓温灭蜀

第六节 殷浩桓温北伐

第七节 桓温废立

第六章 东晋中叶形势下

第一节 秦灭前燕

第二节 秦平凉州仇池

第三节 秦平铁弗氏拓跋氏

第四节 肥水之战

第五节 后燕后秦之兴

第六节 秦凉分裂

第七节 拓跋氏再兴

第八节 后燕分裂灭亡

第九节 秦夏相攻

第七章 东晋末叶形势

第一节 道子乱政

第二节 孙恩之乱

第三节 桓玄篡逆

第四节 宋武平南燕

第五节 宋武平卢循谯纵

第六节 宋武翦除异己

第七节 宋武暂平关中

第八节 魏并北方

《两晋南北朝史 南北朝卷》

第八章 宋初南北情势

第一节 宋初内衅

第二节 拓跋氏坐大上

第三节 拓跋氏坐大下

第四节 宋初与魏兵衅

第五节 义民抗魏上

第六节 义民抗魏下

第七节 魏大武南寇

第九章 宋齐兴亡

第一节 元凶弑逆

第二节 孝武世诸王之祸

第三节 前废帝之败

第四节 子勋败亡

第五节 宋失淮北

第六节 明帝诛戮宗室大臣

第七节 宋治盛衰

第八节 后废帝之败

第九节 齐高篡宋

第十章 齐梁兴亡

第一节 齐武文惠猜忌杀戮

第二节 郁林王之败

第三节 明帝诛翦高武子孙

第四节 齐治盛衰

第五节 东昏时内外叛乱

第六节 梁武代齐

第十一章 元魏盛衰

第一节 冯后专朝

第二节 孝文迁洛

第三节 齐魏兵争

第四节 梁初与魏战争

第十二章 元魏乱亡

第一节 魏政荒乱上

第二节 魏政荒乱下

第三节 北方丧乱

第四节 尒朱荣入洛

第五节 梁武政治废弛

第六节 梁纳元颢

第七节 孝庄帝杀尒朱荣

第八节 齐神武起兵

第九节 魏分东西

第十节 东西魏争战

第十三章 梁陈兴亡

第一节 侯景乱梁上

第二节 侯景乱梁中

第三节 侯景乱梁下

第四节 江陵之变

第五节 陈武帝却齐师

第六节 陈平内乱上

第七节 陈平内乱中

第八节 陈平内乱下

第十四章 周齐兴亡

第一节 齐篡东魏

第二节 文宣淫暴

第三节 孝昭武成篡夺

第四节 武成后主荒淫

第五节 周篡西魏

第六节 周齐兵事

第七节 陈取淮南

第八节 周灭北齐

第九节 陈失淮南

第十五章 南北统一

第一节 隋文帝代周

第二节 陈后主荒淫

第三节 隋并梁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