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婆罗多

《摩诃婆罗多》封面图片

《摩诃婆罗多》是享誉世界的印度史诗,成书年代约在公元前4世纪和公元4世纪之间,《摩诃婆罗多》以纷争时代的印度社会为背景,叙述婆罗多族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权的斗争。《摩诃婆罗多》集哲学、宗教、律法、政治、伦理思想于一身,被印度梵文学者定义为“印度的集体无意识,我们的过去,一直延伸到现在的过去”。

词条内容:

 
文学:摩诃婆罗多

《摩诃婆罗多》是古印度人汇集和保存民族思想的产物,被印度古代奉为“第五吠陀”, 《摩诃婆罗多》曾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了解《摩诃婆罗多》就了解了印度教传统文化,可以称得上是“印度的灵魂”, 《摩诃婆罗多》还流传到东南亚,对当地的文学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文学:摩诃婆罗多

《摩诃婆罗多》的作者是毗耶娑,相传毗耶娑是印度的一位五通仙人,他通晓种种典章书籍,并制作出了婆罗门法,被称颂为“广博仙人”。据说毗耶娑在《摩诃婆罗多》描述的大战中,自始至终旁观到最后,在一切结束后毗耶娑将这一切编写成了史诗《摩诃婆罗多》,并一直流传了下来。

 
文学:摩诃婆罗多

《摩诃婆罗多》成书的时间刚好处于印度从原始部落社会转化为国家社会的时期,吠陀时期的婆罗门教正在转化为史诗时期的印度教,在《摩诃婆罗多》中宗教已经部分摆脱了自然崇拜的色彩,这场交杂着神明、人类的战争更像是一场意识形态的争斗,正因为如此《摩诃婆罗多》才能成为印度教的经典。

 
文学:摩诃婆罗多

阿周那是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主角,是史实中两方势力之一的般度族五兄弟之一,阿周那是一名武艺高强,有责任感和同情心的英雄人物,面对与自己血脉相连的敌人时,阿周那总是犹豫不决,他的友人黑天便对他授予大义,他们之间的对话被记录成了《薄伽梵歌》,也成为了印度教的重要经典。

 
文学:摩诃婆罗多

在《摩诃婆罗多》中与般度族对立的势力是俱卢族,俱卢族的国王难敌曾经用诡计夺走了般度五子的王位,诡计失败后俱卢与般度两方势力交战,俱卢的统帅毗湿摩虽然同情般度五子,但因为誓言的束缚不得不与之为敌,在一次交战中阿周那利用毗湿摩不打女人的誓言杀死了毗湿摩,双方的仇怨也越结越深。

 
文学:摩诃婆罗多

迦尔纳是毗湿摩与德罗纳之后俱卢一方的统帅,他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他与般度五子是同母异父的兄弟,在母亲的恳求下迦尔纳同意不杀死自己的兄弟,除了阿周那。由于神灵也畏惧迦尔纳,阿周那的父亲雷神因陀罗设计骗去了迦尔纳与生俱来的甲胄,在最终决战里阿周那乘着迦尔纳车轮陷入泥中的机会将其谋杀。

 
文学:摩诃婆罗多

《罗摩衍那》是与《摩诃婆罗多》齐名的诗歌,两者并列为印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以阿逾陀国王子罗摩与妻子悉多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展现了印度古代宫廷内部和列国之间的斗争。《罗摩衍那》与《摩诃婆罗多》可以说是印度文化的基础,对印度文学、宗教的发展有相当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