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京剧》封面图片

京剧(Beijing Opera),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位列中国戏曲之首。角儿是戏曲行内对有绝活或有名望的演员的尊称。

词条内容:

 
戏剧:京剧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乾隆55年起,在南方演出的四大徽班陆续入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快速发展,直到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戏剧:京剧

京剧有四种表演艺术手法:唱、念、做、打,这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是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结合构成了“舞”。

 
戏剧:京剧

京剧舞台上的角色是根据性别、性格、年龄、职业以及社会地位等,分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生,代表除了花脸和丑角以外的男性正面角色;旦,则代表女性正面角色;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孔武有力、性格刚强或奸诈的人物,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丑,扮演喜剧角色,因为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戏剧:京剧

京剧脸谱最初的作用只是夸大剧中角色的五官部位和面部纹理,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剧中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特征,以此为戏剧情节服务,后来才逐渐发展成为一门艺术。红脸是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是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凶恶;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

 
戏剧:京剧

1917年以来,京剧优秀演员大量涌现,京剧行当进入鼎盛时期,形成了以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等人为代表,流派纷呈的繁盛局面。1927年,北京《顺天吋报》举办京剧旦角名伶评选,结果由读者投票产生。梅兰芳以演《太真外传》、尚小云以演《摩登伽女》、程砚秋以演《红拂传》、荀慧生以演《丹青引》荣获“四大名旦”。

 
戏剧:京剧

在京剧史上,还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老生中的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马连良,在20年代时被称为“四大须生”。30年代末,余、言、高先后退出舞台,“四大须生”改为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与杨宝森四人。

 
戏剧:京剧

梅兰芳对中国京剧的传播有着卓越的贡献。1919-1935年,梅兰芳的海外京剧演出消除了当时西方对中国戏剧甚至中国人的偏见。新中国成立后,京剧成为国家的文化使者,梅兰芳又随国家京剧团赴世界各地访问演出,除了为中国传统文化赢得了荣誉,也对日本、欧美的戏剧及电影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