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封面图片

虎门销烟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因此还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从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至6月25日,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词条内容:

历史:虎门销烟

在清朝闭关锁国的时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英国在19世纪初期就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在当时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水平。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资源,正是英国资产阶级梦寐以求的潜在市场。而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政府坚持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成为英国向中国倾销其工业产品的“绊脚石”。19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对英贸易每年都保持出超二三百万两白银的优势。于是走投无路的外国商贩发现了鸦片这条路。

历史:虎门销烟

鸦片,又叫大烟、阿芙蓉、烟土,是用婴粟果实中的乳状汁液制成的一种有强烈麻醉性的毒品。经常吸食,就会使人的身体遭到毒害,直至死亡。最早向中国输入鸦片的是葡萄牙与荷兰,其后是英国、美国和俄国。英国的鸦片贩子尤为猖撅,他们与中国烟贩相勾结,采用武装走私、向清政府官吏行贿等手段,源源不断地把鸦片倾销中国。严重地毒害和摧残了中国人的精神和肉体,也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经济,数干万两的白银流入英国人的腰包。

历史:虎门销烟

道光皇帝面对日益猖撅的鸦片贸易忧心忡忡。曾多次颁行禁烟诏令,但禁而不止,每年西南季风盛发之时,满载鸦片的英国桅船仍络绎不绝地驶向中国。直到林则徐上奏章给道光皇帝,提出禁断鸦片的措施,他认为:“想杜绝烟患,必执法从严,雷厉风行”,无论何人,犯禁者立斩不饶,以严法禁烟定能有效。之后,林则徐又给道光皇帝上了一道《条呈禁烟办法疏》的奏章,具体开列了禁烟的六条措施。道光皇帝览后决定让林则徐主持禁烟。

历史:虎门销烟

林则徐到广州后,为了了解贩烟的相关情况,召粤秀书院、越华书院、羊城书院三大书院六百四十五学子入贡院“考试”。这次名为考试,实为问卷调查,试题四道:鸦片集散地及经营者姓名;零售商;过去禁烟弊端;禁绝之法。学生来自四面八方,了解情况较多,对鸦片泛滥又深恶痛绝,因此大家都认真仔细地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写在试卷上。自此林则徐掌握了所有烟商、贪官污吏之名单。

历史:虎门销烟

在掌握了烟商信息后,林则徐限令烟商依时交出鸦片,结果三日之后,烟商决定象征性交出一千零三十七箱鸦片。于是邓廷桢下令封锁广州海岸,围困十三行,林则徐下令十三行内所有华人迁出,断绝通信,断水断粮。十三行内有350名外国人,只得亲自去烹调、洗涤、铺床、擦灯、挑水、挤牛奶,做平时根本不用动手做的家务。第一次鸦片战争,封锁十三行事件后被写入《南京条约》,并以此为借口索取赔款600万银元。

历史:虎门销烟

禁烟期间,林则徐写了一封致维多利亚女王的照会,质问女王明知鸦片有害,在国土上包括伦敦、苏格兰和爱尔兰等地不产鸦片,严禁国民吸食(英国严禁鸦片吸食是1912年的鸦片公约通过后实行的)。但却在其管辖的印度种植生产鸦片,批准国民在中国进行鸦片贸易。他要求女王去除印度的鸦片,并通知女王中国已经通过《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全面禁烟,使英国国民放弃鸦片贸易。

历史:虎门销烟

林则徐本想将鸦片运回京师销毁,不过御史邓瀛认为为防鸦片被偷偷换掉,就地销毁更好,道光帝同意。林则徐决定于虎门公开销烟,接下来林则徐就要找出销毁鸦片的方法。林则徐曾使用传统销毁鸦片“烟土拌桐油焚毁法”,但膏余却会渗入地中,吸毒者掘地取土,仍得十之二三。于是林则徐找出第二种方法“海水浸化法”。道光十九年四月廿二(1839年6月3日),虎门销烟正式开始,由于销烟是公开参观的,因此人们纷纷前往虎门浅滩。

禁烟运动直接损害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英国政府很快决定对中国发动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虎门销烟”也成为了外国列强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从这个角度看,“虎门销烟”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脚步,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