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

《茶花女》封面图片

《茶花女》是法国著名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的代表作。故事讲述了一个青年人与巴黎上流社会一位交际花曲折凄婉的爱情故事。 作品通过一个妓女的爱情悲剧,揭露了法国七月王朝上流社会的糜烂生活。对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提出了血泪控诉。在法国文学史上,这是第一次把妓女作为主角的作品。

词条内容:

文学:茶花女

小说作者小仲马(亚历山大·仲马 1824-1895)是法国小说家大仲马任奥尔良公爵秘书处的文书抄写员时与一女裁缝所生的私生子。因与其父重名而被称为小仲马。《茶花女》是小仲马的第一部扬名文坛的力作,表达了人道主义思想,体现出人间的真情,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宽容与尊重,体现了人性的爱,这种思想感情引起人们的共鸣,并且受到普遍的欢迎。

女主人公茶花女玛格丽特。她美丽、聪明而又善良,虽然沦落风尘,但依旧保持着一颗纯洁、高尚的心灵。她充满热情和希望地去追求真正的爱情生活,而当这种希望破灭之后,又甘愿自我牺牲去成全他人。这一切都使这位为人们所不齿的烟花女子的形象闪烁着一种圣洁的光辉,以至于人们一提起“茶花女”这三个字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什么下贱的妓女,而是一位美丽、可爱而又值得同情的女性。

文学:茶花女

玛格丽特的原型玛丽.杜普莱茜是巴黎赫赫有名的上层交际花,人物身世性情更为复杂,并非女主那般纯善富于牺牲。从1844年原型人物玛丽与作家小仲马20岁时的短暂恋情开始,到1847年玛丽之死引发了法国上流社会的热议,小仲马伤怀之余闭门谢客,在一个小旅馆里结合自身见闻回忆,仅花了月余的功夫写出了这部倾世之作。

文学:茶花女

《茶花女》的故事曾四次搬上银幕,其中以1936年葛丽泰·嘉宝主演的版本艺术成就最高,该片是米高梅公司出品的古典爱情片中极负盛名的一部。神秘女郎葛丽泰·嘉宝将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演得活灵活现,在片中有着完美的表现。她对玛格丽特的成功塑造凝聚了她对人生、社会、角色的理解、积累和交融,达到其表演艺术闪光的顶峰,并获1937年纽约影评协会最佳女演员奖。

文学:茶花女

《茶花女》是第一部被引入中国的西方文学名著。1897年某日,从法国巴黎留学归来的王寿昌,前往访见正怀中国之忧的林纾对他说:“吾请与子译一书,子可以破岑寂,吾亦得以介绍一名著于中国,不胜于蹙额对坐耶。”林纾听后,思之有理,才请王氏口述,自己笔录,合译了小仲马的这部小说,题名为《巴黎茶花女遗事》。林纾(1852~1924年),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

文学:茶花女

主人公玛丽生性偏爱茶花,每逢外出,随身必带茶花,其颜色时红时白。据说,这是她暗示客人的信号:红色表示这一天不能接待客人;白色则意味欢迎来访。或许这正是“茶花女”得名的由来。

经典语录:1 你们同情见不到阳光的瞎子,同情听不到大自然声响的聋子,同情不能用声音来表达自己思想的哑巴;但是,在一种虚假的所谓廉耻的借口下,你们却不愿意同情这种心灵上的瞎子,灵魂上的聋子和良心上的哑巴。2 我不够富,不能像我希望的那样爱你;我也不够穷,不能像你希望的那样被你爱。让我们彼此忘却----你是忘却一个对你说来相当冷酷的姓名,我是忘却一种我供养不起的幸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