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封面图片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是指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

词条内容:

 
历史: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的主要倡导人是康有为、梁启超,而戊戌变法并非是康梁二人拍脑袋想出来的,只是当时正值甲午战败,变法思潮已经在中国大地逐渐的露出端倪,并成为舆论所指的一个方向,而康有为梁启超只不过是作为体制内不得志的又有些才学又接受过些许新思想的的知识分子,系统的将变法的呼声向清中央提出来。而清朝统治阶级支持变法的人也大有人在,并且这些变法派在甲午战争之后话语权明显高于守旧派。

 
历史:戊戌变法

1895年4月,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的组织发动下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痛陈民族危亡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上书因顽固派阻挠没有送到光绪帝的手中,史称公车上书。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积极进行宣传和组织活动,著书立说,介绍外国变法经验教训,在各地创办了许多报刊、学会、学堂,为变法制造舆论,培养人才。维新变法运动逐渐在全国兴起。

 
历史:戊戌变法

1897年冬,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严重民族危机的激发下,维新变法运动迅速高涨。康有为上书光绪帝,指出形势迫在眉睫,如果再不变法,不但国亡民危,就是皇帝想做老百姓都要做不成了。后来,光绪帝接见康有为,表示不做“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应诏统筹全局折》,4月,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

 
历史:戊戌变法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变法正式开始。变法期间,光绪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除旧布新。6月16日,慈禧太后迫使光绪连下三谕,控制了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准备发动政变。变法开始后,清政府中的守旧派不能容忍变法运动的开展。 有人上书慈禧太后,要求杀了康有为、梁启超;奕劻、李莲英跪请太后“垂帘听政”;御史杨崇伊多次到天津与荣禄密谋;甚至宫廷内外传言将废除光绪,另立皇帝。

 
历史:戊戌变法

1898年9月16日,光绪在颐和园召见统率新建陆军的袁世凯,面谈后升任他为侍郎候补。次日,光绪帝再召见袁世凯,命与直隶总督荣禄各办各事。谭嗣同于9月18日去法华寺夜访袁世凯,透露慈禧联同荣禄,要废除光绪;并说皇上希望袁世凯可以起兵勤王,诛杀荣禄及包围慈禧住的颐和园。两日后,袁世凯回到天津,将谭嗣同的计划向荣禄报告。

 
历史:戊戌变法

1898年9月19日,傍晚慈禧突然离开颐和园,返回大内。深夜,梁启超、康广仁等恳求康尽快出走。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突然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直入光绪皇帝寝宫,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然后发布训政诏书,再次临朝“训政”,“戊戌变法”失败。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下令捕杀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9月28日,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杀害,此六人被后人称为“戊戌六君子”;

 
历史:戊戌变法

变法失败后,康有为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辛亥革命后,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溥仪复位。民国六年(1917年),康有为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但后来,他与袁世凯成为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

 
历史:戊戌变法

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

 
历史:戊戌变法

谭嗣同在死之前留了一首绝命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梁启超称谭嗣同为:中国为国流血第一士。康有为赞扬谭嗣同:挟高士之才,负万夫之勇,学奥博而文雄奇,思深远而仁质厚,以天下为己任,以救中国为事,气猛志锐。后人将其《仁学》、《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等著作编为《谭嗣同全集》。

 
历史:戊戌变法

梁启超在变法失败后逃到了日本会馆,据传后来是伊藤博文帮助梁启超逃到了日本。伊藤博文早在变法期间就来到了中国,并希望成为光绪的助手,伊藤博文亲自来华希望成为光绪的助手,帮助中国改革,这是晚清的努力;日本黑龙会帮助孙中山武装,运到广东,惠州起义,直到辛亥,这是革命的努力。从现在看历史,当时的日本也分很多派别,不能一概而论,就更当前的美国一样。但究根到底大家都是为了两个字,这就是“利益”。

 
历史: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失败后,民众对满清政府充满了愤恨,从而推动知识分子由维新向革命转化。戊戌政变失败后,支持孙中山革命的人增多了,不少对清政府抱有幻想的知识分子转变为革命党人。百日维新使更多的年轻人出国留学,更多的西方学说被译介到中国,中国的思想界更为活跃。中国的知识分子越来越觉得要改变就要大变,要激进而不要保守,而所有的种种为13年后爆发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