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封面图片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国与法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牟取更多利益,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战争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开始,以1860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结束。中国丧失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沙俄成为最大的赢家。

词条内容:

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

清朝年间,很多欧洲国家都与中国建立了贸易关系,首先是荷兰,接着是英、法、葡萄牙等国。中国的丝织品、茶叶、瓷器等等都很受外国人欢迎,一直处于贸易顺差。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牟取暴利。鸦片被林则徐悉数销毁后,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侵华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以中国战败并赔款割地告终。

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

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加紧搜刮百姓。政治腐败与自然灾害使百姓苦不堪言,纷纷揭竿而起。鸦片战争后十年间,各族人民自发反清起义100多次,太平天国运动就是其中最大规模的一次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战争从1851持续到1864年,这场中国的内乱也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提供了可乘之机。

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

西方国家不满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既得利益,想要修改条约,但被清政府拒绝了,于是就决定对中国发动新一轮侵略战争。“亚罗号”是一艘中国船,曾为了走私方便在香港英国当局注册,但是已经过期。中方逮捕亚罗号船员本来与英方无关,但英国却强称船只属于英国,要求中方道歉并赔偿,中国拒绝。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炮轰广州。

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

法国天主教有一个叫马赖的神甫,违反了《中法黄埔条约》,按照条约规定,马神甫应该被押送到法国领事馆,结果却被广西西林县知县给处死了。在这不久之后,也就是英国炮轰广州城的第二年,英国向法国政府提出了联合出兵的要求。法国政府便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出兵入侵中国。

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

清军和英法联军在天津大沽口附近一共发生过三次战斗。1858年英法舰队在美、俄两国支持下袭击大沽口,时任直隶总督谭廷襄却弃守逃亡,大沽炮台失陷,中国与四方签订《天津条约》。1959年联军再犯,清政府奋起反击,守住了大沽口。1860年英法联军出动30多艘军舰,大沽炮台被攻陷,第三次大沽口战役清军战败。

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

大沽失陷以后,英法联军长驱直入,占领天津。清政府急派人前去议和,但由于无法接受英、法提出的条件,谈判破裂。侵略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清政府二次派人议和,谈判再次破裂。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在北京城郊抢掠烧杀近50天,京郊皇家园林均被付之一炬。火烧圆明园持续三天三夜,300多名太监和宫女葬身火海。

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

清政府忙于应对太平天国和英法联军,使得北方边境防备空虚,俄罗斯帝国乘虚而入,侵占中国土地。作为英法联军背后的支持者,俄国又以战胜国的姿态强迫中国签下条约,正式割让这些土地。俄罗斯帝国共获得土地15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三个法国的面积,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最大的获利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