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上野千鹤子【文字版_PDF电子书_下载】
- kokomi2022-09-10 11:12:41浙江
上野老师的书总是那么通俗易懂。她在书中反复确认在家临终的费用,为推广在家临终起了很大作用。
- 喳喳喳2022-09-28 11:02:26浙江
上野女士年龄越大,越开始担心养老的问题。一辈子未婚未育,说对这件事不焦虑肯定是骗人,但她让人尊敬的地方在于不是仅仅停留在焦虑,而是认真了解事情的真相,并且尽自己所能争取最好的解决办法。书里讨论的内容和她之前的《一个人最后的旅程》其实一样,只是这次是更切身的体会,而且反复提醒读者:不要拿自己的想法去揣测老人,当你没有老的时候,你根本无从揣测。就好比,很多人认为跟子女同住或子女住得近的老人更幸福,但是调查数据显示,独居老人的满意度最高,子女住得近的其次,但是相对的烦恼也很多。和老伴两个人生活的满意度最低。还通过数据表明,指望“生前健健康康,死时十分突然”基本已经不可能实现,因为现在的生活条件下,人们在死亡前男性平均有8年多的虚弱期,女性有12年的虚弱期。
- mumudancing2023-02-24 11:05:33浙江
封面设计没有反映出这本书的激进。上野千鹤子真是猛士。
- Riesling2023-05-11 22:11:19重庆
很多观点得出的过程让人难以信服,无法解决我的疑惑啊。
- 思郁2022-07-27 16:02:10
在网上经常刷打过一个视频,日本的综艺节目,在大街上随机采访路人,问一些“你幸福吗”之类的话题。遇到一个老奶奶,打扮非常时尚,主持人问她最幸福的时刻是什么时候?老奶奶她说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现在,因为老伴儿恰逢其时地去世了,留给了她大笔的退休金,女儿也生儿育女,完全不用她操心,她有大笔的钱可以花,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浪费。这就是晚年独居幸福的条件,都在这个视频里了。
- 红色树🌈2022-11-18 23:15:56浙江
看了几本养老的书,还都挺沉重的。国内也有专门的养老服务,也在进步完善,像是社区食堂(专供老人的,饭菜也便宜。)、智能水表(给独居老人装的,12小时不走表会自动报警)、社区/居家养老、家里困难也能申请上门护理…所以不必太过恐慌,早点养生,保重身体。
- -LegalDan2022-11-10 18:17:29新疆
看完后只有羡慕的份儿哈
- 东单陆依萍2024-03-22 20:17:54北京
书中谈到了很多养老相关的具体问题和理想中保障体系的样子,独居可以在家中终老,患有认知障碍亦是如此。另外,关于安乐死的思辨很有意义。
- 212024-09-29 22:25:00福建
其实我也一直希望自己“生前健健康康,死时十分突然”。看完这本书后,觉得还是不要这样给别人添麻烦了……希望我年老后就算独居,也能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称心如意的老年生活”需要三个条件:①老人不应该离开自己熟悉的家;②比起有钱,更应该有人(亲朋好友);③不迁就他人但又自律的生活。」「一个能让独居老人安心在家的社会,也一定是一个可以让子女放心把父母单独留在家里的社会。请记住,一个不能让人安心老去的社会,它的年轻人的未来一定也会很危险。道理很简单,现在还是年轻人的你,总有一天也会老去。」
- 思齐2024-08-31 13:27:38新加坡
在东亚社会,“养老去家庭化”这种理念还让人十分难以接受,尤其咱们老中,不少人抱有对晚年独自死亡的恐惧。这本书最后一章介绍了日本的护理保险制度以及根植于该制度背后一整套公共治理逻辑,相比较于把压迫通过代际进行传承的人,还是更欣赏向外发疯,争取一种更健全的可能性。
- 光风霁月2022-11-11 23:47:34北京
主观且随意。作者对安乐死自以为是的反对令人难以接受。
- great grey owl2024-01-28 21:23:32瑞典
这个没有跟小笠原问答的那本好看
- 荒伦2022-12-21 19:48:08上海
整本书在探究日本独居者能否居家临终的问题,用较大篇幅介绍了护理保险制度。上野认为,托日本护理保险的福,不论是否有家人,老人都可以居家临终,即便患有癌症和认知障碍症也没问题。日本的上门护理服务在世界范围内是高水准的,独自在家临终的老人每月需要个人承担的费用大约是四五千人民币。我国尚且不具备这种条件,独居女性如果没有充足的财产,只能在痛苦中度过晚年了吧。上野立场坚定地反对安乐死,但我还是希望能够生活在有安乐死制度的社会里。
- Supercalifragi2022-12-21 11:43:33北京
真的是满怀期待读,因为这个话题不多见。本以为还会一针见血地指出可能性,但是更多是介绍现状和希望改观已有认知而已。另一方面,的确是抚慰人心,不知道有多少未婚,已婚未育的人们看到她的介绍,可以安心,不用害怕未来。孤独死可能带给人们的是对死亡的恐惧,不一定是孤独,人们只是没办法用孤独当作挡箭牌。另外,一直以为作者在女权角度上非常有见解,但是这本书感觉是“你看,我这么做也可以的。”我认为是可以,可是政治上还是现实中,可能性会一点一点减少,好在作者没光说不做,还是号召了很多,最起码这本书可能会让人们有不少改观。
- Mote2022-12-21 18:15:01上海
非日本中产没什么必要读吧。日本养老护理保险的作用解释和意见对中文读者没啥参考价值。数据来源窄,很难令人信服。
- 小野智ma2022-11-30 12:27:40浙江
2022-34 虽20代但已经在想以后的事了(笑)|比起去各类设施 不需要别的“人类”在场 和我的猫猫们一起在家迎接人生的最后一刻真的挺不错(但应该还是要仰赖社会福利政策的|此刻的我好像一点儿都不害怕人生最后的孤独 甚至觉得这样的孤独是种福音
- Rosheen2022-12-20 10:38:15山东
希望通过这本书摆脱晚年独居、居家养老的焦虑,结果没有达到预期。上野老师在这本书里的论证显然不够严密,论据也不够翔实,甚至怀疑有的部分算不上理性客观,再加上信息密度较低,所以在我心里算不上一本合格的社科书。虽然生活背景和社会文化均有不同,但日本的护理保险制度对我国还是有不少现实借鉴意义的。罗列几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何看待安乐死背后隐藏的优生思想?认知障碍不是情感障碍,痴呆但能感受快乐,有无活着的“必要”?如何界定生前预嘱的有效期?追求自我的同一性,难道不是过去的我对现在的我的一种越权?在政府与私企合作建立的守护独居老人的网格化系统中,如何把握保护生命安全和尊重个人隐私的平衡?
- 🌷2022-12-26 23:59:20陕西
“决定老年生活满意度的是——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拥有真正信赖的朋友(亲戚),以及随心所欲的生活”。 “我们不如去建设一个即便需要护理也能让人感到安心的社会,一个即便患上认知障碍症也能安心生活的社会,一个即便有残疾也不会被杀害的社会,而要建设这样的社会,我们还有很多很多的事要做。” 和《一个人最后的旅程》行文逻辑差不多,补充了一些最新的发展与问题。
- 一颗小星球2022-12-27 17:36:30上海
首先最重要的,无儿无女的人是不会在老年阶段感受到无儿无女的寂寞的,因为已经习惯了;人到了临终阶段,可能会希望自己突然有一天可以猝死,这种可能性也很低;真正需要临终护理的大概是死之前的三个月,所以不要对这100天过于紧张,过好这100天之前的日子!
- Creative2023-01-03 11:56:35广西
这是发达社会的一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