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纠缠小史:人与物的演化》(美国考古学会杰出成就金章,英国皇家人类学会赫胥黎勋章得主作品,像考古学家一样思考,理解今日问题的史前根源)伊恩•霍德【文字版_PDF电子书_下载】

  • 折耳根大盗
    折耳根大盗2024-08-17 17:17:18陕西

    Hodder的书鸡肋感很强,人—物纠缠的观点相当近似于拉图尔行动者网络的长短,那我再看一遍干啥,,,不过话说回来,还是蛮期待这些思想能够更深地进入考古学的研究领域。 本来是6分,但是对文物遗产保护的评价切中我的好球区,遂加1分。向西北美洲原住民和涂画古代建筑的大爷大妈致敬!

  • 德川家狸嘻嘻嘻
    德川家狸嘻嘻嘻2022-09-04 00:33:17澳大利亚

    我并不觉得这是一本好读的书,虽然它很薄;而且其中并没有什么新鲜的观点,总结起来大概就是这么一个基本的人类学观点:“人类为了解决问题从一开始寻找了太多技术性的方案,但它们又造成了更多的麻烦,一次循环往复”,都写在了序言里。

  • mlyywd
    mlyywd2023-03-18 11:03:00北京

    马马虎虎。

  • 弹尔簧之
    弹尔簧之2023-05-26 09:40:41安徽

    物累

  • 火车上岸
    火车上岸2023-08-15 20:02:09吉林

    对我最有启发的大概是努力脱离进步漩涡的类进化论吧ps译者居然是我们专业本科师兄

  • Lpure
    Lpure2023-11-18 10:36:20广东

    视角有点意思,但也仅此而已,卖力的论述也显得有些狭隘

  • 叫他以实玛利
    叫他以实玛利2023-12-05 17:18:21上海

    作者很辛苦地重新造了一遍轮子。得出的结论是:我们需要轮子,但是轮子是不好的。至于作者造的这个轮子,我没有看懂作者对它的新定义,

  • 一只银盘升熟宣
    一只银盘升熟宣2022-05-12 09:15:05

    没想到The Evolution of human出了中译本……

  • holly2007
    holly20072022-06-03 12:02:11

    文明是一個生態系統,技術進步只是層累遞進中之一環,雖然看起來如此突兀,不可忽視之存在,但太過重視,大概率會陷入技術崇拜的迷思。譯者借Quantum Entanglement意涵翻譯主題,倒也妥帖。借閱於大眾書局之江北虹悅城店。

  • 喵喵喵星y
    喵喵喵星y2022-11-21 13:17:35广东

    2022#93 既然对人类不感兴趣,就不要再看了….

  • 颠狂柳絮随风去
    颠狂柳絮随风去2022-04-30 23:40:09

    感觉有点过于“导论”了,了解纠缠理论更适合看霍徳没被翻译的那几本。

  • 飘来飘去
    飘来飘去2022-04-24 08:48:41

    太水了,太陈旧了。既看不到考古学的扎实,也看不到思想史的深度,更没有谱系学的脉络。这不是“纠缠”,只是某种堆砌,说他七宝楼台又不够漂亮,简直一无是处,纯粹浪费一个早晨。

  • Prunus d
    Prunus d2022-11-08 00:52:43美国

    短书,将人与物的“纠缠网络”作为一种区别于线性回归的思维方式,STS的同学翻3页之内必然想到拉图尔,当然也有一种拉图尔的“说了等于没说”的 so what 感……网络纠缠的展现怎么利于具体问题的解决的,本书基本没碰(后面说到一些但也仅仅是浅谈了)

  • 之暾
    之暾2022-06-24 16:36:09

    列入送礼清单~很有启发的一本书,能让人用从未有过的角度思考自己充满物欲的生活。毕竟作者是考古学家。因为举的例子日常化且数量多,读起来也不觉艰涩难懂。

  • 下颌线保卫官
    下颌线保卫官2022-12-13 09:56:44福建

    p169:在本书中我预设了人类的一个基本前提——他们依赖物。但我没有预设人类“本质上”是竞争的、不断索取的或者累积的,或者他们有这样那样的普遍目标。相反,我认为人类这些所有的方面都是人与物之间特定关系的产物。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我们与什么样的物纠缠在一起,我们走上了不同的路径,并与环境和彼此构建起不同的关系。

  • 不知啊谁知道呢
    不知啊谁知道呢2023-03-30 21:42:54辽宁

    感觉只是提了一个新壳子,举了几个例子,也没什么

  • 紫月
    紫月2023-05-05 13:52:42云南

    √ 看见后过程考古的视野啦,上一本只看了目录,可能也没有更新的。这本应该是走出来了一些。赞同路径依赖。问题是,就算发现复杂性了,最后能把在具体存在中发现的复杂性转换成什么样的方案呢。能够怎么样撑起沟通的空间?以使之在场,从而挣脱纠缠? 能够不加注释地蹦一些词出来,很有底气。很多理论虽然看见了,好像没有完全吸收过来。提及的研究的论述感觉本来可以更有深度。但是本来就是小册子嘛。。没有彻底贯通的感觉。 3.5星吧,有的书评的批评是有道理的。但是,感觉它有很多可以成为新的论据的地方。

  • newiz
    newiz2023-02-22 17:36:06海南

    对我而言最有启发性的便是开头提出的问题了,然后提出了一些语言注意的地方,接着便是通篇的重复举同样的例子论证一遍又一遍之前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打了一个个小小的补充。 p.s看到图中物物关系图各种剪头的时候,突然想到各种养成种田游戏复杂的物品合成路径。 p.s2看到最后几页的时候,想到近些年在国内物的种类的增加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大概就是淘宝了吧,资本催生出了看起来很有用,实际用处不大的东西。

  • 王紫
    王紫2023-04-28 21:51:21江苏

    23-10:一部入门级作品,描述了人与物如何高度互缠,如何互相改变,提倡人不能过度物化自己,需要有意识地对物进行控制。可惜知易行难,人的求知欲也是一种占有欲,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也让我家堆满了物(书籍),让我的思维方式被物化(知识并不必然使生活更幸福,懂得很多道理也不能过好一生),而本书也不过是稍稍引起人一点感触的“物”。有可能最终人类的进化方向也是物,把自己变成信息流存储在某种机器终端里……

  • 沙鸥馆客
    沙鸥馆客2023-03-20 00:08:18四川

    考古学家可能对“物”有着职业敏感吧(笑)

评论来自豆瓣,评论内容仅为网友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