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法治的细节》(罗翔新作,法律随笔,评热点、论法理、聊读书、谈爱情,人间清醒与你坦诚相见。集结两年社会观察,分享成长与感悟)罗翔【文字版_PDF电子书_下载】
- 江上峰2021-11-13 20:22:50
给我人生观的冲击是巨大的。 有一个朋友问我,怎么不care网友的指责。 其实,我早就不关心这些东西了。 互联网上的成就或许重要,真正能过好现实生活的人才是了不起的。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所谓声誉,是那些愿意和你建立真实的关系之人的评价。抽象的人永远无法代替具体的人,爱具体的人而不是爱抽象的人。
- 叶酱2022-05-19 22:24:35
其实在疫情发生之前,从来就没有真正关心过法治和社会议题,出于一种从小到大受到的经验论苦难教育,就是离zz远点,风花雪月最安全。直到落在自己身上,才发现做一个成年人太难了,什么都得懂一点,不懂法律连吵架都没底气、拒绝都没信心。
- 乔峰2022-12-22 17:36:49四川
各种奇葩案子我刷的够多了。 最打动我的是对谈里这一段:“以前经常就是偶尔空谈,空谈完之后喝得醉醺醺的,甚至抱头痛哭,但这些东西都很虚。现在,这是一个真真实实的一个人来到你们面前,而且当你看到了他的案件,你会发现法律是可以帮助他的,然后你就觉得很有意义。每个案件,它影响了一个人的一生,影响了一个人的一家。”
- Lottie2023-03-15 21:48:10上海
总觉得罗老师的文章已经跳脱出,或者说是已超出原本法律公共写作范畴了,普法教育只是他帮助读者(和自己)通往永恒和无限的手段之一,阅读过程里收获了很多勇气和感动。他在学者的谦卑中,一面承认自己的无知,一面怀揣着真诚的悲悯之心,关心个体命运,坚持程序正义,做城邦的牛虻。
- Air's Wing2021-11-17 16:41:40
看书过程自动脑补了罗老师的声音,最喜欢《从法律角度破解电车难题》《在读书中超越有限的今生》,最后的采访挺有启发的,是那种对生活的启发,就好像跟信任的长辈聊了个天
- 南国之风2024-05-02 23:50:52广东
文字中看得出这是一个谦卑、能够时时自省的人,跟我平时在视频上看到罗翔的感觉一样。不过就书而言,内容比较散,就是平时随笔文章的集合,更像是出版社为了趁网路红人的名气而凑出的一本书。
- 冰镇乌龙茶2024-04-20 11:54:59海南
对话,读后感,多余了,没必要硬凑。
- 涵2023-11-20 14:24:52四川
读的我有点难受……大杂烩的感觉
- 万鳖奔腾2024-04-20 22:33:20浙江
最重要的不是罗老师告诉你某个答案,而是罗老师给你示范怎么思考。独立思考未必会得出跟罗老师一样的答案,但这书也就不白读了
- 万人吾2023-10-18 16:12:23北京
1、不要爱人类,要爱具体的人。 2、要努力做事,然后接受事与愿违。 3、最难跨越的鸿沟是知道与做到。
- 递🔧低端小工2022-02-08 11:21:40
东拼西凑。五六部分完全可以删掉。
- 一个喜桃🍑2023-02-19 14:04:51上海
对于法律人士来说,过于浅显了;但对于非法律人士,可以一读。
- Helixy2022-04-01 20:54:15
最喜欢小王子🤴那篇,不要爱抽象的人,要爱具体的人,并且自己承担责任付出时间
- 饿霸地煮2023-02-16 13:45:22上海
罗翔划了几条底线。第一,法律只是道德的最低标准。第二,法律解决不了所有问题,法律只是最后的手段。第三,所有的正义都应该按照正当程序去追求,否则人们追求正义的初心,很有可能结出非正义恶果。第四,人类的有限性决決定了人类的司法制度只能寻找有限的正义,接受一个不完美的圆圈。第五,抽象的关爱和具体的帮扶之间的距离可能天差地远,要爱具体的人,不要只盯着抽象的人类。第六,批评的目的不是解构而是建构。认为法律存在体系性的偏见也许才是一种真正的偏见。第七,刑法中应该使用更规范的概念“不同意”,女人如果说不就是不同意。语言或哭泣这些消极反抗,应该被视为一种合理的反抗,而非花花公子哲学“不等于是”。第八,每个人的悲喜并不相通,从个体的角度看也许是对的,但是放在人类的总经验中,又并不准确。要承认自己的有限。
- 千树的鱼2022-07-20 15:28:30
法治进程就如同这本书 欲言又止 顾左右而言他
- 星小兔2021-11-21 20:38:46
时事新闻、法律经典的解读,还是更喜欢《圆圈正义》那本。序言里的那句话,值得记录下来:唯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 shininglove2022-04-18 10:33:30
做人当自省,接受有限,承认无知,认识幽暗,避免愚不可及,要爱具体的人,警惕道德智识优越感,克服偏见,摆脱伪善,误解乃常态,事与愿违亦如此,知道与做到之间,仍有鸿沟不可跨,勤勉度日,对焦超越,过有智慧的人生。
- Kagura2024-10-28 00:11:49北京
对罗老师学问不质疑,但是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很一般,本来期望看到的是结合社会热点,围绕“法制的细节”这个主题去做一些超越公众认知的科普,但实际收获较少,反而是被罗老师后面一些真诚的自我审视感动,但又和主题没啥关系。 中间章节的大段内容很晦涩,有专业阅读门槛,后面读书笔记和对话的章节又过于浅显偏入门,作为卡在中间的读者适应不过来,相信在我前后的读者读到不匹配的内容不适感要更重。
- 马掰掰2021-11-16 18:23:06
罗翔对我这两年思想上的影响还是不小的,比如为了搞懂他的观念,也会循着他的阅读轨迹,读柏拉图、孟德斯鸠、卢梭……他不断反思自我、完善自我,也给周遭带来很多打破固有观念的力量。而生活中的他,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不可攀,他爱读书,尤其小说,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小王子》,也读麦克尤恩、东野圭吾……(阅读量和记忆力惊人)总之,有时候觉得他就只是一个挺有趣的人,也没那么特别,成长的经历也跟多数同龄人差不多;但他之所以能发出那么强的光,肯定是跟常人有所区别吧,而这种区别可能就是他的内心有坚定的信奉。这本书能让我们更接近他,希望他的经验和思考对我们有帮助,让我们找到自己相信的东西,并朝着它走去。
- 新京报书评周刊2021-12-27 17:23:13
因为视频在网上的走红,罗翔成为这几年社会知名度最高的法学者。除了让“法外狂徒张三”变成网络流行语,他对现实生活发生的刑法、民法等案件也常有评论。《法治的细节》之“细节”主要是刑法的细节。近有2021年“与智力残障女性结婚是否构成强奸罪”,远有二十余年前的辛普森案。他对法律和人类知识局限的审慎理解几乎贯穿于每一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