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梭罗传》赛琳娜·黑斯廷斯【文字版_PDF电子书_下载】

  • smile
    smile2021-04-14 20:55:27

    一个人能够舍弃的东西越多,他就越富有。真正的富有在于内心,而非外表。这就是梭罗,他的一位挚友写道:“给他阳光,再给他一把坚果,他就觉得足够了。“对自然科学的理解越深,他就越渴望了解那些在人类知识范围之外的东西,那些被他称作是野生的东西,在《行走》中,梭罗宣布了他的信条:这个世界保存在野外中。德国人说:一切皆真。借由它们,你会变得更好。那些时间本应用来学习的,但是我全部拿来探索我家乡的森林、湖泊和小溪。不要等到我们一无所有,也就是说,不要等到失去了全世界,我们才开始寻找自我,才开始意识到我们的所在,意识到我们与世界的无限关联。时间会冲刷一切,生命最终由艺术复活。在自信中,所有的美德都被理解。学者应当自由——自由并勇敢。天才知道他的目标是什么;其他人都不知道。

  • 至秦
    至秦2021-05-17 10:25:21

    花了整整一年翻译的,是本很好的书,可以从全面认识梭罗开始反思自我。(现在梭罗很有可能会成为博士论文的一部分……)

  • 菊子
    菊子2021-04-01 05:38:30

    刚刚听完劳拉·达索·沃尔斯的讲座,好奇她写的《梭罗传》中文版何时出来,一查原来一月份已经出版,大喜。劳拉是梭罗研究的大姐大,每年夏天的梭罗年会都能听到她研究的新成果,这部传记文笔优美,读来又深入浅出,注重考据但又不琐细拘泥,注重分析但又不主观臆断,是2017年梭罗二百年纪念会上的重头戏。 中文译本我没有看到,译者钱佳楠我也不认识,但读过她的文字,相信以她的中英文水平,她的译笔一定会给这本书增色。大力推荐给所有对梭罗、《瓦尔登湖》感兴趣的读者。

  • vivida
    vivida2021-04-19 09:36:30

    作家成功地整合了“两个梭罗”,一个是(被众人误解为)离群索居的湖畔隐士,一个是拒绝给发动战争的国家交税的良知公民、援助逃亡黑奴的社会运动家。这部传记将梭罗置于他所在的家庭和社区关系网络,凭借深厚的研究和丰富的细节呈现一个前所未有的鲜活立体的梭罗,让我们看到他从来不是凭空出现的特立独行者。他被还原,而不是神化,他有崇高的道德勇气,也有前后矛盾的理念实践,这只是让人更加感佩,在一个天翻地覆的时代,坚守个人的原则,不惧与庞大的体制机器对抗。在他的世界里,没有人比他对于荒野更为热情执迷,对印第安人部族的了解更为全面深入。一个真正的异类,时代的先行者。而作家立传的角度如此精准地切入当下,无疑是当代读者最容易进入,也最能受到启发的一部梭罗传记。

  • 青兮
    青兮2022-11-23 20:27:18山西

    “隐士”一词不足以概括梭罗,《瓦尔登湖》的盛名甚至容易让人误会他,而这本传记可以让人看见更立体更真实的梭罗。作为一位作家、博物学家和土地测量员,他身上充满了自然的野性,生活的诗性,宗教的神性,却罕见有向下“堕落”的动物性,这非一般人可比。另外梭罗一方面对政治本身怀疑疏离,另一方面他通过支持废奴运动、反抗不义政府、演讲写作等种种行动捍卫自由、平等和权利,在美国独立发展初期奠定下这个国家宝贵的个人主义精神,他不服从的抗争态度和“雅典牛虻”苏格拉底、倡导“行动”的阿伦特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梭罗播下的思想种子,像树一样“缓慢而确凿”地生长了一个多世纪,越是喧嚣时代越显重要。

  • Jimmy47
    Jimmy472022-03-23 10:29:42

    得到听书 第一,梭罗活了45岁,喜欢远足,最著名的作品是《瓦尔登湖》。1845年3月,他在瓦尔登湖边盖了一所小房子,在里面住了两年多。后来他把这段经历写成了《瓦尔登湖》,他是一个以隐居成名的作家,但他开创了“远行体”写作。 第二,梭罗在瓦尔登湖边进行了一场生活试验,他种土豆、菜豆,过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把消费降到最低。梭罗用两年多的独居生活,告诉世人,生活有另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虽然难以实现,但显得非常美好。 第三,梭罗教会美国人如何观赏风景,既要出门远行,也要学会在周围十几公里的范围内,欣赏自然。要有一定的博物学知识,要通过阅读了解更广阔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面对自然,也要向自己的内心探求,完善自我,雕琢深处的自我。

  • momo
    momo2022-03-18 22:49:28

    当微观史材料输入看就比较有意思。

  • soloye
    soloye2021-12-05 12:08:42

    梭罗是超验主义者,与爱默生过从甚密。《形而上学俱乐部》一书中曾经引用梭罗批评詹姆斯的话——这是当然的,詹姆斯认为黑人天生低人一等,充满了肉欲,这是梭罗完全不能够认同的。从爱默生那里,梭罗理解了人是与万物关联的生命体,但现实却充满了道德沦丧与污浊堕落。因此,梭罗可以说是一个反建制主义者。梭罗相信直觉,同时认为生活本身就是践行理念和道德的行动方式。生活并非活着这么简单,生存在梭罗的意义上被提升到了精神的高度。正是这一点,让梭罗的思想具有实践和反抗的双重意义,而这也远远将梭罗与简单的心灵抚慰拉开了距离。然而十分可悲的是,《瓦尔登湖》这本书从书名开始就是人们的自我欺骗。重读梭罗的传记和他的文字,可以隐隐看到其与后来者蕾切尔卡森之间的承继,这一条细线一直延续到当下人类对自我行为的反思和纠正。

  • Tony
    Tony2021-11-24 15:00:07

    之前读过英文版,但是毕竟英语水平有限,这次出了中文版又读了一遍,还是很喜欢梭罗。

  • 万方中
    万方中2022-01-18 21:56:04

    翻译腔太浓了,人名又多,绕得我有些头晕,无法坚持读下去。可能对于梭罗的粉丝来说,这本书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吧。

  • 飞行的丁丁10422
    飞行的丁丁104222022-05-27 22:00:11

    读过这传记才知道自己过去对他的了解有多么少,当年没读完的瓦尔登湖应该重新拿来读一遍。

  • 源
    2022-11-06 21:55:37四川

    “梭罗”姓属法语。他生于殖民时期的自给经济农场,在校接触超验主义,以爱默生为首,相信高尚的古老精神传统能在美国重生,衡量现代并“超越”日常生活,行走,去到能使精神重生的“荒野”,漫长的散步构成梭罗主要的文学项目。 他在瓦尔登湖研究的是如何在商业边缘的荒地上看到新价值体系:住在只满足生活最基本需求的房子,安宁、诚实且自立地生活,把人类的道德伦理延展到其他自然世界,成为有机流动的整体,通过栖居的自然来探索“公共领域”,把他的抗争变成一项行为艺术。 而後他对自然界“各种关联”的求知欲让其成为生态学领域的先驱。梭罗把“自然”看成是永恒的可再生源泉,能够治愈最可怕的人类摧毁行径,包括奴隶制、战争和环境破坏,且对民主社会的所有公民而言都是一种必备资源。他在45岁那年死于肺结核,南北战争刚刚打响不久。

  • 未名日
    未名日2022-04-23 18:13:37

    初读《瓦尔登湖》至今已经过去十几年,如果有人问我推荐一本书,今天仍然是它。无疑我与其散发的精神气质相契合,它融贯东西方哲思,是伟大传承的回响又孑然独立。里面展现了人应当如何“在”,百年后列侬在Imagine中如同与之朝向同一个世界。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只是想做个每天静静欣赏日出日暮无染光辉的人,那我会感到欣慰并为ta承担生而为人即有的代价。

  • 李不是
    李不是2022-10-17 18:44:49广东

    比另一本的范围大些。梭罗早逝的原因,有一个是他制作铅笔的工作吸入的粉尘。习惯性的散步也没能延长他的寿命。留下那么多笔记,没来得及整理成书。不小心烧了森林,被拒绝的求婚和拒绝的被求婚,……人哟,终有一死的人呦,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 目童森森
    目童森森2024-03-03 17:49:05四川

    写得太杂了,而且非常细节,很琐碎,翻译得又很寡味。实在是没有《瓦尔登湖》十分之一好看。

  • 黎白南
    黎白南2024-03-21 15:56:37广东

    买了两三年了,断断续续看完了。有时候买书就像买方便面,可能买回来很久也没想起过,但夜深人静的时候,需要一本书的时候,手头上必须有。

  • 名字肯定bid
    名字肯定bid2023-01-04 20:04:59湖南

    伟大的作品,很棒的作者以及很棒的译者。让我了解到梭罗的一生,梭罗也许真的是自然之子,建议看完瓦尔登湖后都看看这本书。

  • 已注销
    已注销2023-05-26 21:57:40美国

    梭罗本身也算是privileged的了

  • al_lea
    al_lea2023-05-05 02:47:43美国

    “整个1857年,梭罗都在给他的印第安书系添加内容,1858年年初,他完成了第10卷。要到1861年4月,他才把第12卷,也是最后一卷放到一边。” 真能写啊;另外,我自己不读一下传记读不懂《瓦尔登湖》。

  • 变化有鲲鹏
    变化有鲲鹏2023-06-14 17:04:36湖北

    梭罗在瓦尔登湖边进行了一场生活试验,他种土豆、菜豆,过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把消费降到最低。梭罗用两年多的独居生活,告诉世人,生活有另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虽然难以实现,但显得非常美好。

评论来自豆瓣,评论内容仅为网友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