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全方位理解孤独的跨学科指南,助你远离情感黑洞的真诚之书!)费伊·邦德·艾伯蒂【文字版_PDF电子书_下载】
- 赫恩曼尼2021-04-25 11:08:03
疫情隔离期间翻译的,一部有点学术的“孤独之书”,作者在文学和社会之间开辟出一条艰难的路,想要以此探讨孤独究竟给个人带去了什么,社会又以孤独为名剥夺了什么。很喜欢其中论述“孤独的身体性”的部分,它让我们看到我们自己——那么渺小的人,与人、与事、与地点、与记忆之间的密切关联——它让我们生发出一种意愿:在这个孤岛社会里坚韧自如地生活。
- 赫拉扎德2021-06-11 20:41:14
阅读起来的抽象感觉就像是卷起一张薄饼,从四周慢慢扯起薄饼的边角,从边缘向内围攻,最终将隐秘的孤独、独处、孤单一口气吞吃下去,于是现代社会之中人人如鲠在喉,但又难以宣之于口。 若要开出良方,便唯有存在主义可以救赎孤独,每个人类个体都在面对着同样的“独自生”,到“独自死”,然而“从生到死之间的价值,唯有信任与爱。”
- 宫保鸡丁2021-04-25 10:10:53
少量摄取的孤独也许有利于自省与创作,但身处人群的慢性孤独不仅可能危害身心健康,还是一个社会的隐患,遗憾的是关于这点,我们有了很多体验,却少有勇气谈论。这本关于孤独的传记谈到了青少年、恋爱中的人、寡居者、难民、老年人的孤独,作者回到历史与语言,重新发现孤独之于人类的意义,这本书好就好在它提出了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
- 秉存2021-06-26 11:21:50
在期末作业的重负间隙下读完了。 喜欢讲西尔维娅·普拉斯的那一章,孤独从“自我的模糊内核而来——就像是一种血液病”,“一个无脸人”。 或许这是跨学科的一次实践,但广阔的代价不该是肤浅。就像好几篇课文/圆圈要“群文阅读”,别只剩下交叉的那一小部分。 关于孤独的饥饿与寒冷,《诗经》里分别有“彼君子兮,噬肯适我?中心好之,曷饮食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但我在浪费生命的期末作业与被折磨得精疲力尽的肠胃疾病下感知的孤独,并不是饥饿,而是像要炸裂的饱胀。 人需要“有意义的联结”,总让我想起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人真是依存于“意义”的生物啊。 身体是自我与世界的交汇,情感是精神与身体的中点,凭借记忆与讲述——don’t to understand, but to feel.
- ly的读享生活2021-06-13 15:40:12
学斋精英研究。第八章《喂养饥饿:物质与我们孤独的身体》,卡夫卡《饥饿艺术家》的这段阐释特别精彩。假使我们把“被观看却从未被看见”这种状态扩展开来,这可能是对我们当下的孤独最到位的形容。我们一直在追求“被看见”,但我们得到的更多的是“被观看”。作者对于诸多文本的占据和解析无疑是独到的,不过有时沉迷文学性的分析,在叙述上的现实性有所漂移。因为这是一个相当现实的议题,我期待看到一些社会调查方面的更鲜活的当下的故事。
- 鴉片馬克思2021-07-08 17:13:12
「灵魂伴侣在西方社会成了『真正爱情』的模板和标尺,但它的缺陷也很明显。认为每个人都会拥有特别的另一半,一个人的完整取决于找到这个人——这种想法是极端有局限的……假如仅有一个『另一半』让你去寻找,那么浪漫之爱无非就是一种个人主义经验而已。 那么,那些从未找到过『真爱』的人呢?那些从未体验过与原生家庭之间的亲密关系,或是终其一生都在找寻『那个人』的人呢?假设我们接受了依照某种文化典型而设定的情感经验……那么完全有可能是灵魂伴侣的神话反而助长了人的孤独。」
- Buyaozhao2021-07-05 23:31:04
孤独是在上帝退场和对自由主义的颂扬之间的真空地带出现的,有如高传染性的疟疾,随着语言和生活费势不可挡地感染一切。孤独是一个叙事和实物,作为叙事的部分,承担着浪漫爱落空的重任,遥相呼应着灵魂伴侣的神话,而作为实物的部分,它和贫穷、衣着、房屋相伴。人的努力方向(朝着更多的物质占有),决定了新自由主义下,人不可能不孤独。但,是可以做准备的。比如,打破浪漫爱的幻想,比如早早地为即将来临的孤独做准备和练习。在更理想的环境下,可能是,打造一个更有对人的支持性的社区。
- emma2021-07-06 18:26:42
这本书讲述了女性因浪漫伴侣缺失的孤独、失偶者的孤独、社交媒介引发焦虑产生的孤独、难民和老年人的孤独、以及身体物质与精神需求之间的背离感。作者努力地将历史性、文学性、社会性、心理学等领域通过“孤独”一词串联起来,防止这个尚未被人们深入了解的现代情感问题,因为学科的区分,从一开始就被理解得支离破碎。大众对孤独认知的缘起追溯很有意思,之前都没有深究过,从18世纪的“独处”到19世纪的“孤独”,再到现在精神和物理双重意义上的“原子化”,对孤独的研究也会越来越迫切
- 素履之往2021-08-19 22:08:55
「如果我们只有找到一个能满足我们的伴侣才能实现自我完整(不管从什么意义上来说),那没有了“那个人”,我们又怎么才能保持完整性呢?社会心理学家瓦莱丽·沃克黛的研究在这里就很有启发性,尤其是对于我们理解下面的问题颇有裨益:年轻女孩是如何从年少时就变成男性欲望的被动接受者,又是如何从年轻时就被有意塑造成期待依靠男性同伴来完成个人成就的形象。」第三章真是适合反复阅读和记忆,女性伙伴一定要读一读。
- 一张大饼子2022-07-02 13:02:17
“年轻女孩是如何从年少时就变成男性欲望的被动接受者,又是如何从年轻时就被有意塑造成期待依靠男性同伴来完成个人成就的形象。这种渴望成就的模板一旦形成,就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
- 番茄盖饭2021-07-04 15:07:56
孤独感的来源绝大部分是因为个体与群体的关联地淡化或者消失。因此,对抗孤独或者享受孤独的不二法门在于个体能够自转,即使沉下去,依然握住了自己情感的舵。
- 半半2021-07-11 17:23:31
负面情感的确会让人上瘾,即便它们让人不快,有时这种不愉快本身会产生舒适感,因为若一件事成了你的一部分,就很难去改变。孤独是一种感知, 也是一种感觉体验,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想要如何存在,我们想要拥有什么样的关系,该如何谈论孤独,如何区分积极孤独与消极孤独,区分为抵达某种情感和精神的澄明之境而有意寻求的独处或“独自一人”,以及破坏性的、存在感缺失的孤独。对于孤独的积极而有效的回应,必然建立在对这本书里描写的差异的历史性理解之上。“你独自生。你独自死。从生到死之间的价值,唯有信任与爱。”
- 海风2021-08-01 13:51:13
大路货。四平八稳,高开低走,论证略显薄弱,行文有些臃肿。有启发的观点不多,孤独的身体性那里还行。下定义拿xx百科来也是无力吐槽。希望看到孤独、缺失感和“人与人之间有意义的联结”的详尽论述。
- 不玩豆瓣2021-07-18 21:45:38
稍感觉有点枯燥乏味了,也不是太过学术性的问题,总之,写得过于死板,做为拿来做为闲书消遣+开眼界,而非做为工具实用书来学习运用的人来说,趣味性实在不够。
- Jimmy472021-08-13 10:20:11
得到听书: 第一,孤独并不是一种古已有之的情感,而是从19世纪才开始逐渐流行起来的现代情感。孤独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上的变化都密切相关,在21世纪正在变得日益严重;第二,孤独是一种很独特、很复杂的情感,它的核心特征是个人与世界的脱节感,以及个人生活的无意义感;第三,孤独表现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导致孤独的不只有年老、离婚、失业、丧亲这些常见的原因,对爱情的理想化、对新社交媒体的依赖、过于自我的人生态度、被社会边缘化等等,也可能导致孤独;第四,在孤独已经成为严重社会问题的今天,应对孤独确实有一些普遍性的策略,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具体地去了解和关心孤独的人群,根据他们具体的需要寻找解决办法。
- Icebubblegum2021-07-24 12:50:33
太散了 读完也没找到主心骨
- 黎戈2021-07-25 08:33:24
考证孤独在词源学、人类历史、文化史上的变化,微观考察它对不同个体(鳏夫、寡妇、作家、老年人)的影响,有横有纵,有趣的是,已经延展到了因特网时代,很现实地考量了网络力图克服以及招致的孤独(这对矛盾很有意思)。
- 橘子桔子2021-06-29 22:59:56
物质解决不了孤独,肉欲也解决不了孤独,孤独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双重影响下的产物。个人所能做的是觉察自己的人际关系,谨慎对待互联网带来的虚假充实,社交媒体永远无法代替线下交流。
- 江海一蓑翁2021-07-19 22:10:21
一部横跨文学和社会学两大领域,系统对作为一种普遍社会心理的孤独感,进行深度阐释的优质大众学术作品。作者一方面细数英语文学中的典型孤独人物与典型孤独故事,另一方面又深究西方社会生活中孤独感的主要来源、表现面向与衍生问题,从文学中剖析社会,从社会中关照文学,足以让每一位身处当今世界的读者,反思自我、反思社会、反思生活。值得推荐。
- Kevin2021-11-20 22:00:38
其实不是社会学、心理学专著,更像散文随笔展示了孤独的不同面目,孤独的历史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