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国食辣史》曹雨【文字版_PDF电子书_下载】

  • 句芒
    句芒2019-07-01 12:42:13

    上周我看的书是《棉花帝国》和《中国食辣史》。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大历史,属于历史学的范畴,后者讲的是辣椒在中国的传播和文化意义,属于人类学的范畴。两本书有些相通之处:一来都是从植物着眼看大历史,二来时间线几乎重合。 《棉花帝国》将资本主义的历史向前推进到16世纪欧洲与印度次大陆展开贸易之时,而《中国食辣史》则认为辣椒进入中国就是经16世纪的欧洲殖民者带到亚洲,再由中国商人带回的。同样是400多年的时间,我们将棉花和棉产品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贸易,跟辣椒在中国的缓慢传播作一个比对,就能发现中国曾经缺席了一段什么样的世界历史。

  • Tracy
    Tracy2019-06-13 14:39:46

    常以为川渝才是最能吃辣的,后来才知道湖南、湖北也是吃辣高手。但在这本书里,惊喜发现,原来贵州才是吃辣鼻祖。辣椒由观赏变成食用的节点在贵州,以辣椒代盐的形式将辣椒运用到饮食中。

  • #ArtfulDodger#
    #ArtfulDodger#2019-06-18 00:47:54

    应该是从学术论文改编的缘故,各个章节在材料和表述上重复的地方不少。阅读体验是从第一章开始逐渐下行的,作者梳理的基本史料和根据商路来推导的辣椒的传播,尤其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以辣代盐解决下饭问题从而开始食用辣椒等内容还是可以看的,后面开始进入大的文化分析和当代食物分析的时候感觉第一章的叙述动力消失了,基本是无引用的灌水论文写法。可惜了这个话题,如果有好的叙述结构的话后两章的题目其实应该也很好看的。

  • 豆友161326559
    豆友1613265592019-05-30 18:13:31

    非常社会学的写法,题目可以改成“中国辣椒传播简史”,很有趣的一本书。

  • 维舟
    维舟2019-08-19 13:24:55

    从辣椒/辣味来折射社会文化的变迁与社会结构的调整。看得出来作者试图从不同层面来切入、讨论(原本还有两章讨论辣椒与革命等问题,更全面,听说出版时被删了),运用了多种理论资源来解释,不过整体上与西敏司《甜与权力》这样的名著还是略有差距,后者的论述更聚焦,也更好地提出自己的阐释架构。此外,本书对中国人富裕起来之后未转向甜味而偏好辣味的解释也恐有遗漏,这需要更有力的比较框架。

  • Keno K. Tang
    Keno K. Tang2019-07-29 18:05:55

    结构编排不太合理,无明确统一史观做支撑,所以高度不够;考据不太严谨,观点和事实未区分,核心论点不鲜明,论据不充分,大量的“认为”“可能”“应该”,所以深度不够。

  • 时间之葬
    时间之葬2019-07-09 15:35:09

    相当惊喜的一本小书,从吃辣这个小的视角切入,可以看到近百年来整个国家的时局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市民阶层饮食习惯的重大转变。对于当代普遍流行吃辣的思考颇具启发。全国性的吃辣风潮,并不是人们想当然地以为吃辣地区的移民流向了更广的地域,而是所有的年轻移民阶层在这个时代的一种全新发明

  • 靜堂
    靜堂2019-08-16 23:18:00

    其实用副标题做书名就可以了 几个核心问题用人类学的术语糊弄过去了 没有说服力 还是功课没有做足 拼拼凑凑编了一本书出来

  • 小p
    小p2019-06-16 16:41:39

    比较散漫的随笔漫谈,内容本身并不太有意思

  • danyboy
    danyboy2019-07-18 11:56:52

    昨晚津津有味的读完。前两章写的平平,就是梳理了一下辣椒在中国传播的历史、文化意义,厘清了一些关于辣椒的常见误解,但总体上还不够有趣。倒是第三章令我耳目一新,作者毫不忌讳政治正确,揭示了中国饮食长期以来的阶级性,以一种历史社会学的方式,把辣椒、辣味纳入了更高的层次,也触及到了诸如现代性、工业化下的饮食产业,击破了中国大众加诸中国饮食上的颇多幻象,如:某些饮食并无悠久历史、某些饮食并无真正的地域性、某些饮食口味的来源等等。这对那些动辄就以为中国饮食奇高的饮食民族主义者,这第三章尤其值得读。

  • 安德烈大叔
    安德烈大叔2020-08-10 11:10:59

    很有趣的小书,从辣椒在中国的传播路径和符号演变小窥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的脉络。从明代的纯观赏性植物到如今席卷大江南北的食物,辣椒在饭桌上的普及是食物话语权世俗化、平民化的过程。辣椒向上流饮食的渗透也是一个「从农村包围城市的过程」,内陆地区贫穷阶层以辣代盐的次等选择,在中国城市化的过程中竟然席卷餐桌,感觉中国最大的辣椒革命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人口内迁的过程中,谁敢想到如今辣文化旗手城市成都和长沙的菜品在民国早期都绝不突出辣。而大江南北关于辣椒「上火」和「祛湿」的站队也只是一种变相的文化隐喻吧。「胡、番、洋、海」在外来物冠名上则体现的是中国的经济秩序。书中的切入点非常多,但都浅尝即止,食辣史的研究当然还可以更加深入。

  • 赫恩曼尼
    赫恩曼尼2019-06-03 23:46:48

    取名为“中国辣椒传播小史”可能更为贴切。非常扎实的人类学小书,厘清了辣椒在中国食用和传播的方方面面。可能因为篇幅有限,好多问题一带而过,没能深入,颇为遗憾。但很欣赏这种在特定领域钻研之后,能够深入浅出地写一本普通人看得懂的小书。感觉国内的某些专家学者,要么是不屑于从小处着眼,要么是囫囵吞枣惯了,总是很难贡献精力,为大众写精致的科普。这本书算是一个不错的开端。

  • 李玉米
    李玉米2019-06-19 00:42:26

    科普知识点还是挺多的。比如辣椒刚刚传入中国只是作为观赏植物。之后是作为盐的替代物被发现食用价值的。贵州是中国吃辣的发源地也是因为本地没有盐业等等~还有以中国自然分界线为大框架,以南的人民偏爱腌制的辣椒酱,以北的人民偏爱辣椒粉~还蛮有意思的

  • 韧勉
    韧勉2019-08-01 14:35:07

    第一章中,作者指出辣椒最初引入中国,其基本属性是观赏植物,继而变成了中药中的药材,最后才为大众所食用。第二章中,作者从食物地理学的角度,点明称呼与传播地域特征的关系,比如来自东南沿海的辣椒常被中原人称为“海椒”,而沿海地区称中原辣椒为“秦椒”,作者还用全球史的眼光驳斥了西南大学历史地理学名家蓝勇教授著名的“川地辣椒祛湿论”。突出了辣椒直率的文化属性。第三章强调“食辣群体”的阶级属性的学术探讨,继而分析了官府菜与江湖菜不同的菜式、主材与文化阶级属性,彰显了辣椒的“接地气”文化特征。本书作者是一枚留洋海外的中山大学青椒,这本辣椒学的概论小册子文笔流畅,正经中透着幽默。

  • 兔豹宝
    兔豹宝2019-08-14 07:53:11

    胡说八道:)越看越生气甚至想退钱的一本书。刷分的好多水军哦,十几年前注册豆瓣每天那么活跃,书评写了十几篇关注才一百多???

  • 童
    2019-09-09 18:53:31

    根本撑不起这么大的题目,顶多叫中国食辣小考。杂志水平的文字跟组织。可以确定的是,很多传统确实是被发明出来的,全民食辣不过是改革开放后的事,好比俨然成为本地饮食代表之一的皮肚面,改开前本不存在,不过好在没有拉乾隆来背书。

  • 王公子行行不行
    王公子行行不行2019-07-22 20:53:27

    章节规划得不够合理,导致有不止一处的重复性内容,在引用文献时也感觉有点吃力,不过好歹也算梳理了一下辣椒在中国的历史,并直言辣椒的确是中低层阶级的饮食习惯。

  • 宝木笑
    宝木笑2019-06-21 19:01:16

    阅读历史的享受感,除了最早的那种感受其中的故事性,还有追求宏大叙事的厚重感和史诗感,追求站在当时人物角度的穿越感。对于更多人来说,在历史中读到新鲜感永远是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的需求。比如,以大卫•克里斯蒂安《大历史》为代表的大历史观,将自然史和人类文明史结合,或者像罗杰•克劳利《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那样将我们不是很熟悉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刻还原。再就是像《中国食辣史》这样,从一个我们熟悉而忽视的点深挖,突破次元壁,让人们见识到貌似普通的事物背后竟然和文化、医药、地理、阶级等都有着那样深刻的关联,这种“最熟悉的陌生人”视角能够给人带来很美妙的历史阅读体验。个人觉得除了这种趣味,真正值得敬重的地方在于,我们穿过趣味的表象,看到了咱们老百姓在饮食文化背后的辛酸:最早的食辣其实还是生存压力下的一种选择。

  • 琴斋书话
    琴斋书话2019-06-08 23:27:44

    有人说,在四川,就连老鼠都是无辣不欢的。其实,在清朝中期以前,川菜却是不放辣的。这一席卷中国大江南北半壁饭馆江山的饮食口味的来源,实际上是云南和贵州。康熙六十年《思州府志》记载:“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盐”。在吃不上盐的日子里,土民的苗民以辣椒增强口味。 辣这种味觉,其实并不是一种味道,而是一种痛觉。而实际上,“辣”也承载了超越普通味觉的广泛文化定义。中山大学华侨华人研究和饮食人类学教授曹雨,写了这本《中国食辣史》来系统辣椒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含义,以及它与社会阶级的关系。 为何辣椒明明由东南地区(由海外商人)传入,却是在西南地区才被广泛使用进而推广开来?为何食辣被认为是一种低俗的、庶民才会广泛使用的口味?关于辣椒方方面面的问题,这本书里都有解答。

  • 江海一蓑翁
    江海一蓑翁2019-08-23 19:54:54

    非常精彩的一本以辣椒作为食物的中国传播史为主题的社会文化史论著。作者采取科普随笔式的漫谈笔法,分门别类、简明清晰地将辣椒在华的传播史、中国饮食文化和社会文化里的辣元素演化历程,以及辣椒作为食物的在华传播,与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变迁之间的对应关系等,梳理得清清楚楚。作者的论述深入浅出,且知识视野极其广博,其论述内容涉及饮食社会学、饮食人类学、社会文化史、政治史、人口学、经济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如此内容有趣生动,而又富于知识和学养的通俗史学作品,值得大力推荐。

评论来自豆瓣,评论内容仅为网友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