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文学之用》芮塔・菲尔斯基【文字版_PDF电子书_下载】
- 安提戈涅2019-08-20 22:11:22
这本书全程都在和我对骂,偶然有和解的地方,但瞬间又被我的黑人问号脸取代。我常想,区分以往批评大师与当今文学理论操盘手的根本地方是什么?可能是“爱”,在当下的文学理论语境里,哪怕文本并不打动你,你也可以依循着典型的西方文论写作风格,捯饬出一篇洋洋洒洒、佶屈聱牙的东西——它们如此华丽,却永远无法触及最根本、最朴素的问题。本书的写作风格也是这样的,我甚至能推想出作者这些年所受的学术训练的路径,全书的基本风格与ProQuest、Gale搜索出的文学研究叙事风格与学术思维高度重合——所有这类批评都是均质的,缺乏个人化的感受、敏锐与洞察力。饶是如此,Rita还敢讽刺伊格尔顿的修辞混沌或者其他批评者“急于展示操演理论符码的熟练程度”。太多的概念都被作者误用了,而她分析的文本始终是浮在远处不关情的冰山。
- 章昕颖2019-07-27 11:00:52
编辑的第一本文论书。远离文艺学专业三年后重看文论,跳开学术综述的导论,从正文读,越读越酣畅。一本让人沉浸的学术小书,作为学术渣的我,读的都乐不可支。尤其是第二章“着魔”和第四章“震惊”因为是审美感受,情绪共鸣感会更强。第一章 “认识”和第三章“知识”涉及思辨认知和相关理论,读得会慢,但会有认知征服的快感。看完正文,再折回导论和结语,就越对芮塔•菲尔斯基的问题的学术史价值和研究方法有更好的体悟。
- 恶鸟2019-08-15 08:28:31
早课:读完《文学之用》,菲尔斯基在做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把读者的阅读体验、情感、审美和阐释策略都放到显微镜下一一检查,并用上比《千年文学备忘录》和《悠游小说林》多上五倍的文学理论知识储备,从认识、着魔、知识和震惊四章把文学批评和哲学串烧起来,语言流畅,当然也还是在韦勒克的《批评的诸种概念》版图里。
- 默默2020-01-18 20:09:29
出版社对这本书的定位显然有偏差。作者确实是想用一些对文学之用的更通俗更common reader的观点来驳斥或者说激活学界对文学之用的僵化讨论,但这不意味着这本书的对象是普通的文学爱好者。要想知道作者在讨论什么驳斥什么,至少对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特别是对此书初版时(2000s?)的最前沿文学理论了如指掌。本书写法也是纯学术论文写法,可是虽然译者保留了文内注释,但是竟然删掉参考文献部分和index,给人造成很大不便。而且第一章讨论的核心,对recognition, acknoweledgement, knowingness 和identification的细分,不放在英语学术话语的语境中很难理解。真的对文学理论感兴趣的人应该去看英文版,流畅好懂很多;而一般文学爱好者可以直接绕道了。
- danyboy2019-11-06 12:51:32
貌似好读,实则不容易读。我已经很多年没有看过文学理论的书,读这本很明显感到自己已经基本不了解文学理论的前沿思想了。但比起我过去读过的各类“理论书”,这本小册子在文字上是好读的,翻译水平很高,不仅流畅而且漂亮,若是年轻时,我还不知道勾下多少波浪线呢;而且引用的例子也多,不枯燥很好看。但确实理解作者的思想有些难度,我不太了解现在的文学理论家都在关注什么,从作者的意思看,似乎对一些理论否定文学之于读者最基本的“用”而不满,所以分析读者能够从文学中得到什么,特别是当一个理论家作为普通读者投入到文学中,阅读呈现出何种情境。如果有机会我补补课再读吧。
- 黑伞2019-08-01 21:58:59
初读印象。感觉作者有些骑墙,并没有超过韦勒克在《批评的诸种形式》里给定的范畴。优点是文笔流畅,表达条理性很强,还是可以激发许多思考,作为学术性的随笔非常推荐。
- 守望者eye2019-07-29 11:56:03
作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批评家之一,Rita Felski用《文学之用》试图回答“我们为什么阅读”这个巨大问题,她给出的答案惊人的简洁而发人深省:认识、着魔、知识和震惊。……如果说第一层次的阅读是私密的(阅读中,书认出了我),那么第二层次的着魔就更加危险,它显示了文学语言的魔法——既是无可言状的刺激,同时又让我们中咒。第三和第四层次则更多地指向读者和外部世界,但它们也是“认识”和“着魔”改变了读者主体性之后的必然延伸,我们以文学为渡口进入历史的幽暗之城,甚至前往平行的宇宙。“震惊”也是外延性的阅读,它言说着文学的恐怖和先锋性,它摧毁那些旧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它指向革命和大写的事件。Felski绝不为了取悦普通读者而牺牲书写深度,但也绝不拿各种艰深术语…试图打破学院派读者和大众读者的区隔——洛之秋
- 孟冬2019-08-28 16:09:52
其实卢卡奇的《小说理论》有这本书的观点雏形,认识、着魔、知识、震惊涵盖在“心理描写多过行为,外部现实多于心理”之中,总之,没有脱离针对现实主义小说提出的“将文学虚构等同于真实生活”的问题。也没有新的见解,着魔一篇没有朗西埃《包法利之死》以一个点去展开论述得好,深度也不及勒内基拉尔。描写读者与文本的互动更推荐玛丽埃尔·马瑟有温度的文笔(是作者看不上的法国散文)。书的主题对我是认识上的重复,没有更多延申。后来想,即便是想跳出虚构叙事的现代小说,不管怎么呈现,也都囿于意愿和思想的疾病之间,毕竟“社会已经成为各种思想和欲望、渴求和失落的永无止境的喧嚣”。所以现在对博尔赫斯式的革新(对福楼拜的虚构塑形)更感兴趣,如理解他用虚构恢复集体想象力(无关叙事的),这种虚构又来自经验的循环等去恢复一种史诗的统一
- 看不见的城市2020-08-09 10:55:32
作者在立论的同时引用了不少本来就不大好懂的经典理论,搞得这本书读起来让人雾蒙蒙。后两章很好,着魔与震惊作为两大文学主题确实是应该有专门的探讨。有空可以对着注释列个书单……翻译挺神奇的,译者老师有能力找出原作者的语法错误,却连同一本书的译名都无法统一,可以说是相当厉害了
- 𝑾𝒂𝒍𝒅𝒆𝒊𝒏𝒔𝒂𝒎𝒌𝒆𝒊𝒕2021-01-16 09:21:15
与韩炳哲一样“如七宝楼台,炫人眼目”,但人家“碎拆下来”好歹是立场鲜明的,这本书却真就“不成片段”了。作者一直宣称自己的折衷主义文学观有多么“独特”,甚至将自己调和现象学与历史主义的尝试称为“新现象学”,但真的有那么“新”吗?评论区有人说这本书没能跳出韦勒克的框架,何止是“没能跳出”啊,档次差了不止一级。韦勒克的《文学理论》之所以折衷,是因为导论的定位决定了它没法倾向性过于明显,更何况它不是没有倾向性。反观这本书,它的折衷更像是作者只能不痛不痒地说到这个份儿上,毕竟看前言作者应该是有学术野心的,为啥却在“神圣理想”的指引下写成了畅销书的样子?总之,作者的“立场”根本不算立场,这本书就如同《神曲》中的被逐天使,只能在不属于任何阵营的虚空中久久徘徊。
- 兽2019-07-29 21:11:39
学术小书,有颇多扎心之语。
- 改不了名字2020-01-03 16:38:43
女性主义的理论家往往有那种撕碎一切权威嘴脸的架势。不管怎样,战斗姿态先摆出来。
- 阿巴厮2019-08-20 23:08:04
文学能带来什么?给出了几个不全面的答案,着魔、震惊、知识,相信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理论的书读的太够呛,读完一段都要用再马上看一本小说来对冲。有一定的收获,不过,就算文学没用,也很喜欢文学呢。
- 韧勉2019-10-14 21:28:06
菲尔斯基在本书中通过认识、着魔、知识和震惊这四个概念史层面的思考维度,重构了对于阅读这一认知行为的文本性层面的文学理论的思考,尤其探讨了文学作品真实性与文学理论实用性之间的关系,是一部以论文形式表达诉求、且富有真知灼见的文学宣言~
- 信心不逆熊先生2019-09-07 09:41:53
“当你不情愿地合上书、抬头看周围的现实世界时,你会有一种别扭的重新适应的感觉,一种类似于机器齿轮重新调整的震颤感,会感到一瞬间的难过和遗憾。”
- 飘来飘去2023-07-05 11:33:32广东
“人文学者受反讽绝症之苦,难以抑制地想为每一个词加上双引号。问题化、质问、颠覆,这些做法是默认的选择,是深藏于现代思维之中的常规模式。批判式阅读是文学研究的圣杯,不断地在宗旨声明、毕业演讲和与院长们的谈话中被提起。它已成为一句标语,将所有的价值都赋予阅读行为本身,而并非阅读的对象。”“怀疑阐释学在现今的文学理论中几乎已被视作理所应当,而非可供选择的选项。”“深奥微妙、注意形式、情感积极的文学阅读方式的缺失。”别骂了,别骂了,给讨工资的学者们一条活路吧。
- 崇光2023-05-12 14:47:13上海
啊,菲尔斯基这本好像不太受大家待见,我学术视野确实不够开阔,这种去批评的尝试现在确实打动我了😣(记录:一篇期末论文用“着魔”分析了爱伦·坡的诗歌美学)
- 刘静之2022-05-05 13:55:24
敏锐地看透了一切又找不到出路才是最徒劳的。
- 大白莲万岁2020-12-12 11:22:25
把简单的东西用一堆学术理论和高级词汇包装起来
- peyote2022-08-15 17:21:51
"认知"、“着魔”、“知识”和“震惊”作为文学阅读的四种状态,而实际上都是对文学文本阐释的结果。与其说是文学之用,不如说阅读的效果。作者试图在私人阅读和公共之用之间找到平衡点,正如这本书试图在专业和通俗之间找到共通。尝试有好的初衷,但我并不觉得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