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国科学史》(全两册,对“中国古代有无科学”做一次严谨而明确的回答!)李申【文字版_PDF电子书_下载】
- 务实2022-04-17 12:35:48
中国古代是没有近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的,有的仅仅是基于实用主义和归纳方法提炼而成的技术,缺乏抽象和演绎一般规律上的系统性科学体系,故此该书的标题有歧义之嫌疑。
- aily-lv2022-11-26 11:47:04北京
一千零一页,终于读完。感慨1.原来沈括的《梦溪笔谈》是博物类著作2.古人用藻井研究光的传播太厉害了3.传教士的本意其心可诛4.发展与需求永远紧密相连
- 青风乘翼2020-10-17 16:41:54
不太能接受这样的科学史的梳理。思想史更合适一些
- 鸡精2020-01-05 11:51:06
思维能力不佳者不适合做科学史,竟然还是哲学系出身,更让人难以理解
- 这么近,那么远2018-10-07 16:17:37
按需。本书首先对中国古代有无科学这一问题提出了看法,进而以时间为序,分朝代详细介绍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历程,内容涉及地质、气象、数学、医学、生物、音律、历法、地理等领域,内容庞而不杂,体量弘大丰富。
- 乾元2022-07-27 08:46:55
“儒教”科学史,要求不要以今之科学说明古之科学,理由是古代思考毕竟有误差。但作者格中国古代科学却多数以今之科学古以有之之思维路径论证,如测算星历周期的精确性、《庄子》《夏小正》中的化生案例说明物种起源等等,过于荒唐,思想性叙述大于思维性论证。有人还用库恩的范式转换说夸该书,我要说明的是,科学作为一种学术范畴是一种思维模式,是假说—实验—理论(解释或者相对真理)—应用。若西方古代的亚里士多德、盖伦、希波克拉底等人同样是实验材料、假说多的情况,和中国古代并无差距,但人家随着时间变化,摸索创造了这种学科特定的思维模式,而中国哪怕到了清朝依旧是应用(奇淫巧技)居多,而不去追寻该现象或某工具的本质构成和发展,所以才说中国的这些“科学”,技术压倒思考,应用大于探究本质
- past2023-05-04 19:09:17天津
有可取之处,不过对“科学”的定义还是有些太宽泛了
- Pegint2018-11-17 11:38:21
时间顺序简介自古以来的中国科学,有时略显冗长。
- yeikai2019-07-21 08:16:29
在当下中国已然全盘西化,西方科学完全掌握话语权的前提下,要用科学的范式来提炼中国史里的科学脉络,在立论和论证两个方面都会举步维艰。而李申在他的《中国科学史》里,巧妙地找到了两个突破口。一是把中西之辩转化为古今之辩,西方科学史也是由蒙昧走向现代的,这里面有突破也有传承。用现代科学的标准,否定中国历史中蒙昧的科学理念,显然有失公允。二是融会贯通库恩的范式理论,将中国古人探索自然的思维体系,与现代科学范式放到了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去讨论,甚至在极个别地方,还表达了中国古代世界观体系优于基督教神学范式的观点。
- Astron2018-01-04 09:50:04
两册合在一起非常厚,有一种营养很丰富的感觉。可能是书名使然,一开始觉得这类型的书应该比较学术,然后枯燥。读下来却发现很有意思,内容涉及很多方面。从传说时代到清代,好像真的沿着时间走了一趟中国古代的科学之路。在博物馆看一些出土文物的时候很喜欢凑近去看表面的灰,总觉得这些也许历经了千百年的灰有很多话想说,很奇怪,看这本书时有一种类似的感觉。那时代的人们在各种条件的限制下,为了进步(或其它目的)所做的努力,就算以现代科学的眼光来审视时并不那么正确,他们也是可爱的。
- 末原烧2023-02-21 08:40:36山东
2002年作者出版的另一部《中国古代哲学与自然科学》,对中国在清代科学衰落的问题的解释可以对照着看,就会发现,这部书这方面估计是受某些政治因素影响,囫囵过去,没有说实话,但杨光先那段的剖析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