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梦室:大卫·林奇传》(鬼才导演大卫·林奇首部自传 敞开所有,回应一切 请君入“梦” 理想国出品)[美]大卫·林奇 & [美]克里斯汀·麦肯纳【文字版_PDF电子书_下载】
- 音乐派的小飞2020-08-19 18:17:08
不要担心他的电影没看,看了也不一定懂,这本传记也不保证你懂,这本自传真正的卖点是勇气,那种啥都说的勇气,不光只有自己,身边所有人都来说,不能你半点吹牛逼的机会,只有一条路,坦诚一切,从宽从严,悉听尊便。
- admiral2020-08-19 11:19:55
《梦室》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也是一张单次通票——让我们得以走进这个时代最高深莫测,又最具开创精神的艺术家的生活与思想。
- 恶鸟2020-09-03 21:02:25
作为传记很详实,配图也很丰富。看的我又想去看双峰镇了。
- Kornel Esti2020-08-23 21:11:35
想谈一下装帧。黑色的确很符合大卫林奇但一旦没涂完整,真的很明显。而且出现书页连在一起的现象(正常,just mention it)
- 欢乐分裂2020-09-08 16:13:56
编年史形式讲述林奇之Room to Dream,同一时期事件以旁观者角度和主观视角构成双声道,黑色装帧契合作品风格,所录照片具有直观意义上的时间流逝感。 这位以拍摄噩梦著称的导演,竟如此亲切、风趣、聪明、充满魅力,调教演员极有耐心和方法,不少演员得以出道扬名;大量合作过的幕后者长期与之保持合作关系——稳定而高质的班底,是产生佳作的前提之一。引用不少卡司/职员的观感,不亚于任何一位资深影评人——“他让我们寻找的,是自身内部通往永恒的东西。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并不仅由终极现实所组成。” 画画、雕塑、装置、做家具、拍广告、建网站、玩音乐,他是拥抱新技术的先驱、跨界奇才、多任务处理大师;富于艺术敏感,热爱静坐,沉湎冥想,事事亲力亲为(象人面具即他自己所做)。一个神秘而有趣、认真而调皮的全能艺术家。
- 鬼腳七2020-11-02 20:34:58
这清一色的五分……行吧。这回忆录如果要加一个副标题,那应该是《大卫·林奇的朋友圈》,以及也理解为什么要用这种“对质”的方式来构建回忆。/"亲爱的妈妈和爸爸,请不要去看《橡皮头》,也别告诉别人是我拍的。"
- MaxKi2020-09-02 21:28:36
最后一页林奇给父母的信——“亲爱的妈妈……还有爸爸,请不要去看《橡皮头》……也不要告诉别人是我拍的。”
- 无趣的乖乖牌2020-08-24 11:21:40
“一部电影背后要发生那么多事情,观众们永远都不会知道。你可以讲述想讲的故事,但仍旧无法确切传递那种经历。就像给另外一个人讲梦,但不能让对方真的做梦。”本书传记风格让我想到了之前读过的李安传,看完之后对于导演的作品会有更多的理解。还有,我觉得在拍处女作之前的书前面的几个章节内容,真的很好看,那段不确定的年少岁月,真的是人生的底色。
- 看不见的城市2021-01-12 17:01:18
真的是乏味又无趣,完全是粉丝之书。论文笔可能只有《侯麦传》能与之一战,跟后者一样,有趣或有参考的段落大都是引文,抑或是有关传主以外的人物之种种,感觉给超过三星的都是林奇的铁粉
- ly的读享生活2020-09-16 14:27:49
“影片中的世界是被创造出来的,人有时会喜爱进入这个世界。 对他们来说,那个世界是真的。” ——大卫 ·林奇,摘自联邦走马文艺书签 这部传记形式有点特别,首先是克里斯汀 ·麦肯纳的书写内容,然后是林奇的自传和回忆,各成章节,相互交叉,形成一种回应。所以,正如前言所说的,是“一个人与他自传之间的对话”。 “对于林奇来说,女人就像是猫薄荷。”这是女儿对于林奇的评价,归纳得太到位了,哈哈哈~ 林奇的偶像、林奇的朋友、林奇的创作生涯、林奇的私密生活…… 坦率,还是遮掩?且待分明。总之,林奇不会介意对他的窥探。
- 沏碧2021-04-09 23:00:19
一个诚实的渣男。大师也是应运而生,一个好的时代过去了。
- Alain2022-01-18 11:42:47
“双音轨”差不多就是个噱头吧……是时候为《沙丘》正名了,要不是它,林奇也不会拍出后来的《蓝丝绒》,找到自己真正想拍的那种电影,真正的电影。
- 程智2020-08-27 23:14:14
读的过程总想放下书去写点什么,甚至有种能写好多的那种感觉,激发创作欲并能成功的的那种感觉。林奇的魅力,做事情会坚持到底,不出卖自己只会死一次。随时写下来,故事也许就会逐渐成型。能学到很多优秀的品质。绝顶优秀。如果有一个朋友是这样的人那简直太棒了,既然没有就让自己成为成为这么棒的绝顶优秀的人。
- 走读僧2020-12-13 18:08:24
作梦中梦,见身外身。
- 伲凹2020-10-17 13:25:55
非常有趣的一本传记,第三人称与第一人称之间的转换,与自己再对话,很有林奇的感觉了,怎么说呢,其实对大卫•林奇了解的并不多,因为《双峰》才知道的他,他的其它作品也没怎么看过,看过的也不咋懂,喜欢纯粹是因为影片呈现出来的风格和质感,和这本书差不多,《梦室》提供的也只是轮廓和边缘,就像林奇自己说的一样,“随便看看这本书的任何一页,我都会想:天啊,这不过是冰山一角,还有那么多可说的,那么多故事。你可以用整整一本书来讲述一天里发生的事情,却仍旧什么都抓不住。讲述某人的人生故事,这件事是难以完成的,我们也只能奢望在这里提供一朵抽象的“玫瑰花蕾”。毕竟,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个奥秘,只有我们自己能够解开,无论知道与否,你我都在向着这样的地方进发。”我喜欢,是因为处于中心位置的人依然是一个美丽的谜。
- Agilulfo2020-10-31 14:51:34
“现在我们只是在为人工作。我们拍到了月光和美人,这就够了。”
- Kean2021-03-21 17:09:40
人人都爱大卫·林奇
- Alexei2024-04-26 00:03:38北京
字面意义上的流水账吧,重点并不是林奇的艺术特点,而是所有人对他的吹捧,看到后面挺无聊的,看完也不知道林奇何以为林奇
- néant2024-09-27 09:33:50安徽
It's time to change,我们那些僵硬的尸想,It's time to change,大卫林奇觉得自己制作的小玩具都能损害他女儿的智商,这也是一种继承,大卫林奇的父母就从不给他买填色书,因为觉得这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我们都要允许我们生产更多疯疯癫癫的想法,应该彻底放下手中那么多愚蠢的事,走向户外,我们从来不知道身上那些偏见是何时进入我们的身体的,也许从在子宫里它就慢慢分泌了,不要活得像一个纸杯一样好吗答应我,到头来只能接热水或凉水,可悲的二选一的人生。
- late bloomer2021-01-20 12:43:40
大卫的讨喜,让很多人愿意帮助他。本身也是成为导演的不可获取的特质吧。正因为人格魅力大才会有很多情感经历,但又能掌握好度,回归于家庭,在不拍片的时候独自一人打磨剧本,而那几年沉浸在暗黑绘画风格里的经历亦使得他对色彩和人物形象的训练,即一种直觉。直觉很重要,强大到看到人物的出现就能立刻感知到对应故事的需要,不需要过多的试演,简短的台词练习就知道适不适合。大卫的头发造型真酷炫,看一眼照片就迷上了。阅读才知美国普遍结婚早,也就没有圆满的概念,反而是不断在尝试,谁也不能保证一次就很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