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日本侘寂》【豆瓣8.2高分推荐!“侘寂”,影响当代各个艺术领域的原点思维与终极答案,理解了“侘寂”就是理解了日本。 精装典藏版大师大西克礼至高代表作,探寻“侘寂”美学渊源的东方文化经典!】 (日本美学关键词系列)大西克礼【文字版_PDF电子书_下载】

  • cys.tony
    cys.tony2019-10-07 00:43:03

    想给一星是因为讲了半天啰里八嗦还是没讲清楚,没给一星纯粹是因为终归科普了侘寂这个概念

  • 恰恰
    恰恰2019-09-17 12:58:07

    “侘寂”(wabi sabi ),日本文化与设计的原点思维,一个时髦得要死的词,一个几乎被封圣的美学概念,所有日本文化迷都爱它,但它玄之又玄。什么是“侘寂及其所创造的”呢?是原研哉,是杉本博司,是MUJI和Twitter。但"是什么创造了侘寂”呢——是茶道与俳句。本书会带着你回到“侘寂”的原点,两个古老的源头:从千休利的“一期一会”,到松尾芭蕉的“风雅之心”,从词源开始,从策源地开始,从虚无之美的尽头开始,理解“侘寂”是什么。

  • malingcat
    malingcat2019-11-27 11:18:21

    本书宜雪,宜灯。晴窗雪下看前半部,如教师作论,梳理透辟,冷冽微寒。一灯如豆看后半部分,家常里透着禅机,形式是侘寂的,内里却是丰盈的。对日本文化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在读了铃木大拙之后,来读一下大西克礼。又,译文很讲究,装帧也很妥帖。

  • Midori
    Midori2019-09-14 10:53:51

    侘び寂び 听起来那么玄 但事实上又可以在身边任何角落找到 只要有一颗风雅优美之心(这次来蒙古 按理说和侘寂相差十万八千里远 但我觉得自己仿佛感受到了 在西伯利亚火车上 在茫茫草原的马背上 在幽微光影的帐篷里

  • 美逝
    美逝2019-10-11 23:06:59

    这么高分,怕是水军居多吧。讲美学弄这么多概念,感觉是虚张声势,无助于理解,直接性、本质性这些词根本无法表现精确的概念,而行文一直不断出现,不知道是作者还是译者的问题,讲审美的话,朱光潜比他讲得好多了,这本书太啰嗦了,虚实、超越之类的词出现得太多,完全感觉是作者在自言自语,完全没有触及相关概念的本质。也就是介绍侘寂还稍微有点价值。感觉不如铃木大拙的《禅与日本文化》。

  • 张震老婆(V)
    张震老婆(V)2019-10-08 17:16:22

    好书,扎实而不晦涩,在我个人,看完敢说对于以“侘寂”为代表的日式美学稍微有点认识了,但俳谐也好、茶道也好,在我看,都是精致到小气了,我仍然觉得都抵不过一首春江花月夜啊,“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那里有自然、有人、有时间、有思考、有无常,还有一点我仍然觉得是人生不可缺少的豪情。我还是喜欢哪怕粗野,但特别带劲地活着。

  • 神威
    神威2019-10-20 19:07:51

    修行25th,大西克礼一半枯燥无趣,蕉门诸人俳句一半十分有趣,因理论层面不及九鬼周造之细致妙趣导致译者序言好看了起来。值得注意的是,侘寂同样是一种无所得之美,面对审美对象可倾心不可占有,觉得日本文化中,占有或大团圆结局或HE都会导致落于下乘,导致曲折幽缈而美好的内心感受消失,为了这感受,宁可抛却现世幸福,这种价值观取向可以说十分的典型而有趣了。再进一步来看,色气与侘寂两本书里,写意气写侘寂写幽玄,却很少提到矛盾,根本没有提到耻感,而意气与耻感更是有着对立,可见国民性庞大复杂,非多看些角度不可,作为感兴趣的读者,更不能读一本《菊与刀》便满足了哟

  • 胡串
    胡串2019-11-08 19:45:30

    一般,罗嗦,也似有圈内人故弄玄虚之感,侘寂无非从世界观到人生态度到环境行为模式,过于形而上了,如千利修对于茶道茶室的规范,是钻牛角尖的桎梏。本书的装帧和内含照片对销售应有很大贡献。 

  • 傅红雪
    傅红雪2019-11-15 22:57:40

    半本原作,半本资料?

  • 欢乐分裂
    欢乐分裂2019-11-09 15:27:52

    3.5;半星给精致优雅、契合文本的装帧;半星给译者及其导读,甚至觉得比正文更好看,这句“就审美而言,对任何事物的偏执、入魔、痴迷,都只是宗教性状态,而不是审美状态。”简直击中我心,大西克礼的论述相当繁复晦涩(牵扯太多概念,枝蔓丛生),但译文至此甚是欣慰。近年流行的「侘寂」显然已成某种标签,作者从词源学溯源,从字形声义多方考据其精神状态、生活趣味和审美态度,茶道美学之“侘”与俳句美学之“寂”合璧为一派苍劲幽玄、简淡素朴之境。第四章《流动之时间,恒常之美》最有料——“寂”在空间上具有幽闭收缩之意,时间上有沉淀落定之味;在流动不息的生命体验烛照下隐含着万古不易。后半本更富趣味,松尾芭蕉和弟子以及同期俳句大家的文论,可视作对“寂”的具体解释与实地演绎。

  • 刘十九
    刘十九2019-09-18 13:50:57

    拿到书的一刹那,产生了一种坐拥四海的错觉,哦,不,是坐拥一整个春天和一整个秋天。

  • 珍妮的肖像🦤
    珍妮的肖像🦤2019-09-26 14:17:45

    侘,寂作为感性的美学载体,在俳句美学,与茶道美学中合度的变量,衰减与转化。松尾芭蕉“寂静啊,蝉声渗入青苔里”,利休对侘的理解“佛心发露”。千宗室说最有寂味的是三味线。色度说是“中和的沉静”。读不快,作者知识储备太宽泛,需要反复咀嚼的一部。侘寂自然之境,素朴安宁恒常。

  • 刀叢中的小詩
    刀叢中的小詩2019-10-21 00:15:22

    周末穷极无聊,闲且惫矣,读《日本侘寂》毕,少年心事当横云,如果云倦了,发觉生活亦在周围那些朴素且细微的事物,方才慢慢有了侘之心。我九十岁的外婆以前唠叨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惜物啊”,故养猫必高寿,种菜必肥鲜,烧菜也最为好吃。后来我才知道了,凡事必先体己方才能达物之情,在闲寂中触碰到事物的恒常之美。偶尔翻开这本书,其实是为了验证自己的生活。余一日三省吾身:“孤独吗寂寞吗冷吗?”“寂乃风雅之体,即使身穿千层绫罗,也不忘一层寂。”——且还有茶禅可以参,俳句可以学。

  • 大路
    大路2019-10-20 12:52:14

    日本侘寂是一本让人能够详细领略日本之美,为何为美的好书。如同一副眼镜,让视线直接清晰抵达艺术的深层,获得至美的体验。无论从装帧还是内容,在美学类图书中都值得毫不犹豫给予满分。也是一本绝对值得收藏,并一读再读的好书。连续三周时间的精读,昨天把这本新书读完。一本真正的好书值得付出心力对待。一直很喜欢日本美学,但我最初接触并了解到日本美学并不是通过理论,而是种类繁多的艺术形式,如文学,茶道,花道,俳句,暗黑舞踏等等。所以如“侘寂”这样的美学概念,脑子里并没有任何概念。日本美学有非常严明清晰的脉络体系,侘寂只是其中一支,此外还有如“幽玄”,“物哀”等等。近几年,对日本文化感兴趣的人貌似越来越多,但大多不过是停留在表皮,未免可惜。除非对这些美学概念有深入透彻的理解,否则不能真正抵达日本文化的精髓。

  • 赵心心
    赵心心2019-10-10 22:22:16

    侘寂和魏晋时代的玄学有一拼,特别难解的概念。作者(和译者)用尽可能清晰明了的方式做了阐释。书的装帧设计很简单舒服。

  • 文森
    文森2019-09-21 23:49:35

    2019年9月。主要取材自古典,与静安、冈仓同具近现代之交的东方文论色彩。作为美学范畴的侘寂,与物哀及幽玄并称,分别响应创作主体论、艺术内容论和审美态度论,文体指涉上分别对物语、和歌、俳句。侘寂或寂,在声、色、精神三层面发挥审美旨用,松尾芭蕉时期已蔚为可观。又潜藏佛道交融的势向。不过以神道教代替道教的宗教层,由侘寂系统替代道家的审美层。寂然独立,长此以往亦成文人士人的一种避世去向。由此衍发今日极简主义、性冷淡风,也就不奇。无印良品即是身边典型。侘观古典俳论,有四个论题范畴:游虚实、归风雅、忘老少、见流行,综括以文学为首的各类艺术范畴,将时光流转的常与无常,印在日系审美的底色,至今昭示。鱼自独乐,悠游从容,是以寂心去形役。心到,虽潮阔万籁俱寂;不到,虽无声而意难平。一词以贯以蔽,揭开则见宇宙。

  • Faust Shu
    Faust Shu2019-09-13 21:22:44

    《日本侘寂》与《日本色气》这俩本“一頁”新书 不说别的 物美而蕴味 且明年的品行知日本写作大赛也能直接用上 当真是中秋收到底最爱礼物惹🌝

  • 糖罐子
    糖罐子2019-09-29 11:29:39

    “寂”和“幽默”那里挺感触的,高级的幽默好像都有一点寂寥,像笑声的回响。

  • 蓦没阑珊
    蓦没阑珊2019-11-19 21:12:27

    与色气一路,让人失望。

评论来自豆瓣,评论内容仅为网友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