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打开一颗心》(一位心外科医生手术台前的生死故事)[英]斯蒂芬·韦斯塔比【文字版_PDF电子书_下载】

  • 坐地而行
    坐地而行2018-12-25 20:04:46

    年纪越大,越觉得纪实是强悍的。

  • yonedemon
    yonedemon2018-12-03 23:07:44

    四点五星。这是一个有点儿鸡贼,自信偶尔卖弄又高调的医生。会坦率自己的职业是压抑共情,缺眠又热衷于追求肾上腺素的职业。这个职业多么精细,又多么粗糙。每一个病人的病情都宛若是拼图,一个忽略,心脏就不会再跳动。医生也都是人,他们站在手术台的前一刻谁也不知道可能灌了多少啤酒。每一个人的存活都是奇迹。

  • 成知默
    成知默2019-03-13 16:26:57

    2019027: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碑上刻着:“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读过的每一本医生所写的书,几乎都会提及这种医学在对抗疾病、死亡方面的限制与无能为力,这本也不例外。韦斯塔比说:“对于我,心脏外科是兴趣多于工作,喜悦多于辛苦”,然而他写的这些手术台前的急救故事,却常常是悲喜交加的,既有穷途末路、无力挽救的悲伤,也有绝处逢生、救人于危难的喜悦,那种生死一线的紧张感让作为读者的我也如在当场,共同体验着那一份惊心动魄。虽然作者认为医生不应被共情的悲伤淹没,但作者却不像他的手术刀那样冷峻,而是处处可见他内心的柔软与细腻。很多时候,生命的奇迹正是这些医生赋予的,感谢。

  • 林雨飞
    林雨飞2018-11-26 22:13:47

    一名开了12000颗心脏的心外科医生的自传,非常非常感谢他能写这本书,让我们对医学、对生命、对人生都有了更多的窥见。竟然文笔还非常好,情节跌宕起伏又不失幽默,看到最后又很感动,几乎直接可以拍成一部美剧或者电影了。#No. 094#

  • Orange,
    Orange,2019-01-08 14:13:43

    感叹里面安娜的那篇,一个人连续五次长出肿瘤,最后还是坚持活下去了。还有费尽千辛万苦,做完手术,居然在某次外出忘了带电池而死亡的男子。人生的剧本真是意外百出。

  • 沈入忘🌟
    沈入忘🌟2019-01-24 10:14:18

    非常非常精彩!推荐! 作者用十几个案例,串起了自己从一个普通的穷小子到心外科巨擘的生涯。书中的案例都非常精彩,有想要救自己孩子的只身穿越沙漠的美丽哑母,有五次复发最终战胜粘液瘤的女患者。最精彩的是没有脉搏没有血压头顶还有插座,心口没有心跳声只有呼呼呼的涡轮声的科学怪人式的案例。简直神乎其技!

  • 熊阿姨
    熊阿姨2019-06-19 12:48:28

    像美剧一样精彩,能读出来经验带来的智慧,重述病例时一直有自信的专业视角,还有大量的情境复原与自嘲,作者在写作方面也是个天才。

  • schumpeter
    schumpeter2019-05-02 16:38:32

    读在中山医院心外科陪护家人时

  • Asherah
    Asherah2019-01-17 00:46:48

    我一直觉得人如果没有什么特别想要的,也就做不成什么事。所以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是他对病人病痛的理解和同情,别人的病痛和生命成了他勇气和愿望的来源。看着这本书,我能看到科技发展对健康所带来的改善,同样也能领悟个体的勇气在其中所产生的推动作用。这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是英雄,每一个故事都很动人。

  • 痞来痞去
    痞来痞去2018-12-12 16:45:45

    非常好看,把实习医生格蕾的病例抽出来写成书估计也不能比这本书更精彩,艺术果然来自于生活。今年看过的最好的非虚构都是医生写的,医生都是隐藏的作家。

  • 白色的蓝
    白色的蓝2019-02-16 05:41:58

    安贞医院某心外科医生的微信签名就是“每天都要开心”。 这本书是打开过 12000 颗心脏的心外科医生来讲他精彩而残酷的案例和故事,医生文笔很好,只是故事里每个都是活生生在死亡边缘的人。 “我们凡人只是租客,很快大房东就会通知我们:租约到期了。”

  • Twenty
    Twenty2019-06-06 23:27:14

    纪实系列中好看的一本,能写的如此通俗易懂真是不容易,两本医学相关的都使我满满感动。近五十年从业经验的心脏外科医生自述传奇之旅,跌宕起伏的惊险手术,不矫揉造作的表述,偶有“任性”的举动,作者写出了真实立体的自己,写出了手术室心尖上的舞蹈。 “骨髓流了出来。把心脏握在手里帮助它泵血。”这些字句所引起的生理反应,让人揪心。“看见一颗心,要忘记那是爱和奉献的源泉。打开一颗心,为它填进灵魂和人生。”

  • 少年 遊
    少年 遊2019-01-07 16:50:06

    可能是最会写作的心外科手术大师了吧,每一次“开胸”都写的惊心动魄,作为外行都看的根本停不下来,生动程度大可以拍成美剧系列了,因为我爸罹患胃癌也经历过了一场超长的外科手术,所以对外科大夫有了更深度的认同感,非常伟大的职业!

  • 小波福娃
    小波福娃2020-01-11 17:46:12

    好看,本来只当通勤读物结果读得停不下来,是《癌症传》之后看过的同类读物最佳了。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2019-03-12 23:43:02

    【2019.kindl.2】心摹手追,多少次随着韦斯塔比手术刀的起落牵引器的开合浑身不适,仿佛创口就在自己身上。那种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确切清晰的代入感就是阅读non-fiction的特殊体验(译者大功劳)。肾上腺素、酒精、金钱、模棱两可的“谎言”,对病情和手术过程陈述,出自医生之口及其冷静,像书中说的,“心脏手术必须倚仗技术,不带感情”。可我分明感受到韦斯塔比的共情力从未消失,要知道这和医生的职业并不违和,当被上帝注视着的医患双方同时面临考验,超大剂量的积极心态和充沛的斗志并不只属于其中一方。感谢人类文明的进步,让更多人有尊严地活。在感叹医术高超的同时,眼泪几乎全部贡献给那些意志力坚强或只因身体机能本能地挣扎着要翻出泥潭的人(安娜印象最深),无论结果如何都值得尊敬。

  • J.
    J.2019-05-10 07:13:44

    管理体系本来是为了杜绝重大失误、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效率而存在,随着人们对医疗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纠纷越来越多,管理的督责却逐渐衍生出了官僚主义。可以做好的事情容不得半点失误,毕竟对病人来说是命悬一线的事情,但是就像作者说的那样,书中那些惊心动魄的例子会越来越少,很少的人再会愿意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去冒险不幸失败最后被推到风口浪尖去被问责。作者高调自信,如果他的高调可以为他研究的项目带来资金和关注,那毫无疑问是明智之举,而任何想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突破的人,自信是必备的心理素质,自信则来源于不懈的努力和精益求精。医疗类的书籍最大的好处是让人意识到医疗的局限,人类在自然之下的无序和渺小。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 方悄悄
    方悄悄2019-01-07 15:30:04

    就像在看胸外科版的怪医豪斯。

  • No Surprises
    No Surprises2019-06-04 21:31:26

    2019年第17本书:在这个漫长的五月经历了香港行、找房、搬家、憋着写不出稿等起落落落落后,终于在今天把其中一篇稿子憋出来了,就是这本书作者的人物小传。跟韦斯塔比先生的交谈在北京的下午、英国的早晨,隔着电话难以想象他如今形态、样貌、手有没有恢复,身体是否康健,但依然能从他亲切而缓慢(为照顾我的英语)的回答中感受到他的nice,和书中他那种时而擅长制造紧张气氛、时而风趣幽默的调调完全相符。说来惭愧,这恐怕是我正式做记者以来第一次以邮件以上的形式采访外国人吧,但是真的很开心。只可惜因为杂事太多,还是没有看完他的尚未翻译成中文的新书,不过之后可要继续好好读书呀。

  • 此情
    此情2019-03-30 21:22:33

    特别好的一本书,本年度迄今为止No.1。我要再读一遍,然后写篇书评。

  • 甘草披萨
    甘草披萨2019-04-14 13:32:35

    读来惊心动魄而又悲伤,死神时刻持着镰刀站在身后的职业,生理和心理都饱受摧残;他们见证生命何其脆弱痛苦,而同时又见证超越常理的奇迹;有的人伤情可以称为恐怖,却不可思议的避开了性命攸关的颈动脉,有的人却因为药太贵医院没有甚至仅仅只是运送设备的车找不到停车位而死去,越读越感慨“活着”本质上只是个概率问题,这些为了心脏外科殚精竭虑的人最后得出的结论因此是伤感的:“生命有其必然性,人力无法扭转”;完全可以考虑拍牛津心脏手术大夫既然作者都已特意写到知名牛津侦探《摩斯探长》;没有辜负60年前乙醚厅里死去的贝丝一段高能催泪

评论来自豆瓣,评论内容仅为网友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