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宋太宗:阴影下的帝王》张其凡【文字版_PDF电子书_雅书】
- 雨革月王2024-05-10 18:31:12北京
算是中规中矩之作,看出来张先生很烦宋太宗,语多讥讽,导致不够客观,削弱了可读性。然而综合来看,宋太宗作为大一统君主显然过大于功。其集权举措、修编类书、规范科举、大弘文治虽然有利于转变社会风气,但也并非不可替代,然其轻率伐辽,剿夏失据,北宋两大边患皆始于太宗朝,可以说是“绝好的祖宗”了。他一手葬送了太祖积累下的禁军优势和兵力,奠定了宋军畏战的基调,导致幽燕陆沉三百余年。其未逾年改元、逼死兄弟子侄、时刻抬高自己、孜孜树立威望,明显是心虚,他对赵廷美在北伐失败后的雷霆手段,显示出他清楚此时的危急,那么太祖多半为他所害,可惜了本来应该光大事业,甚至更加恢宏的形势,丧于他手,千载之后还被人画画嘲讽也是罪有应得了。
- 魔豆7号2024-03-21 17:45:48北京
严谨全面,面面俱到,但是有些地方稍显赘余(比如罗列后妃子女不能说没必要但是很难不跳过) 虽说是功过参半,不过感受到的是先生对太宗打下了一个大大的❌
- 小~飞侠2024-03-09 07:19:34上海
可读性不好,大段重复语句,外加用文言文直接说明,内容上也乏善可陈,所以这本书也就只能算宋史入门了。之所以,我读宋史的断代不先从太祖匡胤读起主要还是因为我个人总还是把他作为五代十国人看待,而其弟光义则在其执政期间彻底统一了全国,开创了有宋一代科举文官治国的先河。他施行的黄老无为的治国策略(汉初百废待兴的80年也是这个思路)符合200年乱世后百姓需要修养生息的切实需求,后世的仁宗,神宗的一系列改革也应承了这种状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的。只可惜,太宗过早地选择对辽开战,也让宋朝中后期始终积弱,无法收回燕云十六州,这也算是太宗朝最大的的一个败笔。但是,总体而言,他还是功大于过,结束了唐中叶以来宦官政治,武人执政,开创了宋朝文官治理的基业,还是有大功的,应该被历史所铭记!ps:他个人性格还是功于心计的。
- 大中祥符九年2023-12-02 17:09:47福建
不错。几个关键问题破倒放电影尤力,文治等方面讨论则有逊色。大概是我接下来要学习的。
- 终极甜妹李一桐2023-02-12 13:40:34吉林
失望至极。全文文风轻浮,推断之处均为臆测,其余皆为老生常谈。无有任何收获。干货很少并且文言居多,毫无意义的引入文言原文,没用的部分极尽罗列之能事,大段大段、整篇幅的引用那些无甚可取之处的人名、地名、职务、杂事、书目、物件。作为一个拥有大段时间和资源的纯学者,这些抄袭毫无难度可言,可见作者写作诚意极低,为了写书而写书,凑字。更令人愤慨的是其他史学家和文人对本书的评价,夸上了天。可见文人之间的互相吹捧毫无底线,令人作呕。总的来说,熟悉宋史的人不用看,什么都收获不到,不熟悉宋史的人也不用看,文言太多观感差,性价比低,不如看看别的书。
- keensword2022-11-03 19:04:49上海
武功失败却能成功驱动读书人。皇帝都有的受害幻想。平庸的“祖宗”。
- 三清喵2022-04-15 11:25:21
张其凡先生在宋代人物传记方面有两大代表作,一是《赵普评传》,一是《宋太宗》。两者配合阅读,宋初历史明矣。特别是宗教部分,张氏贡献极大。80年代以降,他首次系统讨论宋初三朝盛行黄老思想,从而引起宋史学界对“宋初统治思想是道是儒”的热议。与此同时,他较早全面探究宋初三朝宗教政策,指出赵氏兄弟对待佛道的态度有别。除此以外,他对宋初围绕皇位的政治斗争、宋太*宗朝的君臣关系、赵二的生平事迹与性格特点等均有细致考订,尚在顾宏义先生《宋初政治研究——以H权授受为中心》之前。在“积贫积弱”问题上,他强调对辽作战是关键缘由,与邓、漆的“积贫积弱”论均有区别。倘与王育济先生的《宋太祖传》、汪圣铎先生的《宋真宗》互相参照,宋初三朝基本事实大体明朗。遗憾的是,前辈已归道山,该书难以修订。🥀
- 饿霸地煮2022-08-06 10:38:24
赵二在一众太宗里属于比较拉的一个,他一直给我暗中观察下毒暗算的猥琐男想象,这是一个背负了太多秘密的男人,人一旦秘密过多就会被一种不安全感吞噬掉。烛影斧声、金匮之盟、德昭德芳廷美之死,强奸小周后害死李后主,跟赵普卢多逊等小人宰相同台唱双簧宫心计,长子疯癫次子暴毙猜忌太子,还有名垂青史的好色之名。他是个小人,做事猥琐不磊落,疑心极重。他也是个庸人,得势时不冷静易自大,惨败于大辽,把太祖的军队家底赔光。失意的时候又太自卑,觉得谁都不服他。太宗手上中国彻底走上重文轻武的道路,他大力选拔科举人才,不惜冗官泛滥,就是急切搭建自己的权力基础。作者评价其功绩五五开是持平之论,相较雄才周世宋祖,太宗只是把一个平庸人可以达到的水平拉满了,宋朝因他积贫积弱。他是宋朝第一个独才者,一生都在因果报应的痛苦中煎熬。
- 小肖2024-08-30 16:41:17重庆
五代之后,中原的统一是在太宗朝完成的;文官统治地位超过武将也是在太宗朝逐步确立的。对于太宗朝的诸多大事都有详细评介,也将太宗独立于太祖进行了评说,是较好的太宗传记。
- letdouman2022-08-10 22:11:11
王立群后来的讲稿也难跳出此框架。太宗乃历代帝王作伪之典范,寡人有疾,无耻之尤,也要防民之口,屡屡篡改史书,竭力为自己塑金身、立圣像。先前同情后周之命运,此时都转过来对太祖生出悲悯。都是别人弟弟,不会带兵打仗的还有或称孙十万、或称渣权的那位,太宗北伐折损了三十万精锐,设若两人碰面真不知谁笑话谁。无怪乎民间都迷信从太宗至高宗最后绝嗣是因果报应,孝宗中兴,帝位很离奇地回到太祖一脉手里,如此巧合,实在难以解释。
- 宁蓦尘2023-07-27 07:29:43美国
作者字里行间对赵三简直是压抑不住的满满的嫌弃......
- 碧海潮生2022-12-05 23:33:04陕西
作为人物传记写得差,整本书描写太宗本人的篇幅相对太少了,更多的是大段引古文。我发现很多国内的传都有这个弊病,本来史料就废话文学明显引那么一大段真正需要的也就一两句,浪费读者精力也失了重点;还有就是列一堆无关重点的名字比如每次科举都录取了谁然后这个名字只这么出现一次,显得整本书偏重就轻。总的来看本书除去废话文学连一半的篇幅都不到,广度深度上都太差,尤其第五第十二两章最差,也没有哪一章写得出彩。没什么新论,还有重要内容前后重复,这书简直了。
- 阿牛爱生活2024-02-05 21:46:54河北
2024年已读004 这本书建议在封面注明“阅读本书需要具备文言文基础”,大篇引用文言原文且不说,正文里也经常直接用原文。引用原文也就算了,还经常不做筛选,直接引用全文。引用全文也就算了,第二次第三次引用还是全文。可以说这本书的很多字数都是这么凑出来的。 不过收获还是有的,知道宋太宗是个得位不正的皇帝,为此他急于用武功立威,却因为不善军事又不敢放权,屡战屡败并失去全部精锐,于是他又转而专注于内政,虽有成就,但也埋下了冗官冗兵的祸根。 从我特别特别主观的角度看来,这是一本写一个我很不喜欢的皇帝的很敷衍的书。我甚至怀疑这本书是作者的几个学生各写一部分,再合到一起的。
- 外星人也爱种树2024-05-12 12:11:19河南
由此书可知作者张其凡教授功底扎实,学识渊博。凡举例之事,皆出自经典拷校。不愧为宋太宗经典著作。
- 只能修改一次2024-04-08 21:22:49江西
作者说宋太宗之功业,首推完成统一大业。我是不赞同的。除去燕云十六州不说,漳泉陈洪进、吴越钱俶纳土,太原请降,都是顺势而为,大势所趋,属太祖余威,太宗捡漏而已,捡个漏说成是他伟大功业,过誉。在武功方面,真正跟辽动起手来,是一败涂地的,甚至把开国不久的宋朝引入深渊。谈统一大业,宋太宗应该汗颜。要说他的功业,首推文治还是说的过去的,确立文官统治,形成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独特局面,勤政爱民,善治法令,鼓励垦荒,大兴水利,重视文化事业,诸方面还是颇有建树。
- 可乐不加冰2022-11-20 16:11:05北京
就一般吧,而且有些啰嗦而重点不明。
- Lain2024-02-26 16:59:03湖北
读完后发现,副标题起的非常不错,皇位合法性的阴影伴随了一生,也影响和太宗时代政治,文化,军事,经济的方方面面
- 狂暴匹格2022-04-18 13:57:38
宋之一朝共修了四部大书,其中《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三部都在太宗一朝,这可以说是非常惊人的。要知道康乾盛世前后三代皇帝也不过修出《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外加一部《康熙字典》。大量后世散佚的古籍,都是从这几部书现存的文字里面重新辑录出来,今人才得以一窥其貌。不论宋太宗作为帝王功绩如何,在这一点上的确百世流芳。
- 名号不能为空2022-05-31 17:09:11
老先生简直在调戏太宗,哈哈哈哈寡人好色。
- 朱颐钊2022-05-27 10:54:33
原书写于1980年代,老一辈学者的扎实功底和稳健行文,令人佩服。太宗得位有愧,君臣之间心照不宣的这种心态,不仅让太宗朝的施政多显急躁,也对处在奠定期的宋朝的诸项祖制的形成和政权性格的塑造,影响十分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