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枯萎病:大灭绝时代我们如何与真菌共存》艾米莉·莫诺森【文字版_PDF电子书_雅书】
- 無2024-08-07 19:09:34江苏
在近期看的生物学相关科普里面算是逻辑很清晰,故事能讲得吸引人的了
- 阿凛子君2024-08-29 11:23:34四川
只看着对人治病的微生物了,原来全球化下植物和其他动物也会面临挑战
- 烟斗客甲2024-08-13 16:23:27上海
美国东北部的佛蒙特州有一座山有个大洞穴一颗真菌孢子在泥里,早春小棕蝠来到它就出现,粘在幼蝠翅膀上长出菌丝夺命,它是锈腐假裸囊子菌,可以杀死大部分洞穴的蝙蝠;春天美国西部布满锈病的真菌孢子,落在白皮松上引发松孢锈菌病,薄雾利于萌发,老松树几年后枯死;大多数真菌都以孢子形式传播,满世界传播有些能长眠等待数十年,全球有600万种真菌,流行病每种都始于真菌,但大多数真菌是无害的;细菌生长的温度与人体接近,真菌生长需要更低的温度,哺乳动物的崛起与之相关,人类不断进食是高能量动物,这样的新陈代谢选择很不实惠但背后有逻辑线,6600万年前的撞击导致恐龙灭绝后真菌大繁殖,爬行动物难以繁盛因为被真菌压制,哺乳动物得以异军突起;人体高温的真菌滤器功能正在被破坏,耳道假丝酵母菌就是一例,耳道的温度略低于人体……
- 闻夕felicity2024-08-27 11:38:23江苏
这本《枯萎病》按章节介绍了人类面对真菌的不同战场——从一度消失在热带雨林里的青蛙到以山洞为单位整批整批在冬眠中被白色真菌吞噬的蝙蝠,从商业化开始就不停面临绝产的卡文迪许香蕉到一度改变人类迁移历史的爱尔兰土豆饥荒,从纷纷倒下的美国栗树和白皮松到浪漫电影《云中漫步》中基努里维斯以颜值巅峰诠释过的葡萄园真菌感染危机。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确实给我带来了蛙类真菌感染危机的后文——而且终于是一些好消息了,即虽然大量的蛙类死去,但剩余的一些似乎呈现出了对真菌更好的抵抗力。蝙蝠也是这样。这个“好”消息显得相当残忍但“公平”地遵循着适者生存法则,诚如《星际穿越》里安妮海瑟薇饰演的女科学家所说,自然从不邪恶(虽然残忍)。
- 东林皆石2024-10-17 20:04:10浙江
1、艾米莉·莫诺森讲述了5个真菌感染导致灭绝的故事,5个人类争分夺秒展开自救的故事:哥斯达黎加高地森林的蛙类灭绝(蛙壶菌、动物贸易与全球运输)、美国西部白皮松林的凋零(锈菌、气候变化、甲虫)、香蕉枯萎病(镰刀菌、TR4、杀菌剂)、佛蒙特州山洞中小棕蝠的永眠(白鼻综合症、涡轮机)、小麦锈病、爱尔兰马铃薯大饥荒、基因工程(抗性基因)、监管、空间站与航天器真菌 2、真菌入侵人体:耳道假丝酵母菌、抗真菌药物、真菌滤器-体,“地球温度的升高不仅有可能改变(增加)致病性真菌的地理范围,还可能筛选出一些对体温有更高耐受性的新发真菌病原体”
- 疯狂大帆船2024-10-29 00:08:25上海
平实而流畅的科普作品,翻译通顺,但并非最优秀的作品。前者是指书的内容很好地反映了关于真菌的种种事实,包括真菌感染导致植物和动物物种的的毁灭(以及被感染者的对抗)、人类社会与真菌的共存事实,自己学界/政府机构针对真菌共存的应对策略等…相当全面的事实披露。而不能构成最优秀科普作品的原因是对事实(本质)的揭露不足,对真菌感染的原因和如何引起感染的介绍不深入,能理解这是相对专业的内容(实际上作者在前几章里反而是引出了一些可供深入的问题,如全球化的影响,多样性如何对抗真菌感染等,但是她没有朝这个方向写,而且转向了其他事实),但是这部分内容的缺失而堆积大量事实容易让读者审美疲劳,始终处于浅阅读时容易被“弃读”,我在读后几章时这种感觉很明显。
- 重金属海王星2024-07-08 09:31:54山西
2024年NO.25 阅读本书前对真菌的概念:能吃和好吃或者有毒的不能吃的蘑菇(菌子);有点尴尬但于总体健康而言无伤大雅的小毛病——脚气(香港脚)。 当年看《星际穿越》的时候对里面表现的枯萎病是嗤之以鼻的:现实中根本不会有一种致病菌能导致全球性的植物枯萎! 读完本书:真菌真是可怕的微生物! 漫长的人类演化史中,真菌本来可以说一直和人类和谐相处,甚至有些还衍生出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什么时候变成了一种威胁?书中给出的数据可以说是触目惊心了,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恰恰正是人类自己。不过幸好,人类还有一些对策和时间应对,我们还有机会。
- TT2024-07-16 20:44:33江苏
作者艾米莉·莫诺森是一位是环境毒理学家,科学家的严谨使得这本书中出现的专业数据和术语非常多,看到一半的时候,我甚至都觉得有在看论文的感觉。但书中引用了很多有趣的实例,硬生生让我把这本书坚持看下来了。作者反复强调了真菌的耐药性、抗性、持续存在性,提醒人们,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中,真菌依然是人类必须要防范的危险生物之一。
- jdxyw2024-08-23 16:28:29上海
和《国家地理》2024 四月刊联动上了,包括美国栗树大量死亡,日本赠送的樱花树带有病菌,在两本书上都有涉及
- 宇2024-10-22 16:33:53四川
30%,弃。主要是科普微生物,通过发酵以及相互进化成病毒,对动物或植物产生危害,特别是在现在全球通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意提防。
- Jackie2024-09-24 19:09:26上海
值得一看的科普类读物
- momo2024-04-07 15:57:10湖南
人类的自救,虽然不能做到万无一失,但求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