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明清以来文史研究系列)方志远【文字版_PDF电子书_雅书】
- 废土剑圣老冰棍2024-03-23 12:53:08江苏
华表千秋过,词林几度新。 漫言廊庙事,俱作北邙尘。
- 王小差🐺2024-05-16 02:01:49河南
本书是关于明代制度史的全面梳理。以明代国家权力的演变过程为研究核心,通过丰富的史料和严谨的学术分析,还原了明代权力体系的“制衡”关系。作者对明代中枢机构内阁和司礼监、地方组织从“三司”到“三堂”再到巡抚等明代权力结构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动态整理,揭示了“内廷机构外廷化、中央机构地方化、监察机构行政化”的普遍规律。通过对明朝历代君主的个性及政治举措的分析,使读者能够从“人”的角度重新理解有明一代的制度运作,尤其是对宦官参政重新定位,展现了明代政治活动中的普遍性与偶然性,摆脱了对明代制度的刻板印象。这本书内容庞杂,既可通读,也可当做工具书,序言部分已经对明代“权力结构”进行了高度概括,正文部分可以看作是对“运行机制”的详细展开。作者在行文中对同一位皇帝存在庙号、谥号、年号混用的情况,需要自行辨别。
- 初晓2024-03-24 15:20:22山东
本书内容十分丰富,读这本书,你会发现方志远对于明代国家权力研究详细到令人惊讶,这些内容不仅可以让我们更深刻了解明代国家权力是如何运行的,还能窥探明太祖所制定下的“愿景”是如何一步步化为泡影的。
- 🧡勞小姐🧡2024-08-18 09:57:01广东
-_-超全超系统!最难得的是读起来一点也不无聊(因为作者会缝插针地给你阴阳两句)。其实大家对明代中央决策金三角(皇帝、内监、内阁)和五府六部的制衡关系都挺熟的,不了解的只是整个权力系统的演变过程。比如中央和地方集权与分权间的矛盾有哪些?矛盾的爆发原因和处理结果是什么?这种权力构成方式(皇帝集权、中央各部门分权、中央集权、地方各部门分权),以及权力关系的演变规律(中央机构地方化、内廷机构外廷化、监察机构行政化),又是在哪个时期被固定下来的?
- 月下黑2024-05-19 22:21:29内蒙古
读完这本书,应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我们对明代的皇帝、宦官、权臣的一些刻板认识,其实大家都不过是政治棋盘上的棋子,都是为了多博取三分地而绞尽脑汁用尽手段。唯变不变,也正是在这样的权力博弈过程中,明代的国家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一直在发生变化。
- 沈沉舟2024-07-02 10:04:42宁夏
洪武的愿望为什么一定会破灭,因为在他的心里国家可以永远成为在他绝对权力支配下那个精致复杂的静态水晶球,明朝的失败只不过是帝制破产的再一个注脚
- stone2024-10-26 20:41:11河南
水平真的很高,对省级府级的演变,内阁首辅的形成的解读,让人颅内高潮,写的真好
- 柳无益2024-03-23 10:46:13广西
经典再版,作为明代政治史的重要参考,学术分量十足。期待方志远老师在大学问的后续作品。
- 韧勉2024-05-04 01:10:18北京
方志远指出对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明代国家权力的控制,部分地让位于基层社会组织及群体,更有利于经济和文化循着自身的规律发展。但是,由于在社会权力结构中,国家权力的地位仍然至高无上,因此一旦国家权力发生问题,必须同时面对来自底层的民众反抗和来自外部的军事挑战时,整个社会便容易陷入权力瘫痪,这是明朝没有解决好的问题。从明代国家权力结构的历史进程而言,可见两方面力量的作用,一是社会发展各阶段关于国家权力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二是明朝统治者在适应社会要求和维护政权稳定方面的主观努力。就明朝统治者的主观努力来说,有三个因素值得注意。一是明太祖本人维护朱明皇朝的主观意愿和杀伐果断的性格因素,二是明初统治集团通过对历代治乱兴亡经验教训的总结而产生的整体认识,三是明代统治者在社会关系发生变化时的被动性适应。
- 今天读史料了吗2024-08-10 13:38:15湖南
虽然很多时候也有大段罗列原始材料的习惯但是扎实的制度史论证就是让人神清气爽 方老师真厉害
- Xiao的储藏间2024-04-12 20:06:27海南
真好!如果专业学术的历史书都像这样写,怎么会读不懂?
- 芦溪道人2024-10-26 23:43:08四川
研究明代史的必读经典。
- BJMYAO2024-06-06 00:36:26广东
本书不仅是对明代国家权力机关静态地描绘,更是对国家权力从上至下如何运作地动态解析。因此,本书的特征即视角宏大的同时不乏细节;同时对于整个动态变化的线索(国家统治力、基层社会、外部力量)交待清晰。明代国家权力的三大演化:内廷机构外廷化、中央机构地方化、监察机构行政化,尽在书中自有表达。
- 千寻2024-07-30 06:07:24湖北
今年读的最好的一本书。颜值内容手感俱佳。这部600页的名作上篇分析了内阁内监和皇帝,由于洪武废相和明朝中后期皇帝的懒政于是太监开始掌权,重在内外制衡。中篇分析外廷和内府、官员选拔、财政、军队、司法和监察。最佳的一句是:西方分权为了民主,而我国皇权时代分权是为了集权。下篇讲了行省、道、县和民间基层管理。印象最深的是《到任须知》讲了官员31项具体的内容。反思了下自己为了装帧和收藏买了太多特装书。但是内容才应该是核心。一本书讲透一个朝代的国家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实在是太难得了,这种书做特装,加上作者的签名钤印才有价值。
- 烽烟滚滚照彩虹2024-05-18 13:30:11北京
只能说经典就是经典!尤其关于宦官部分的记载,还原了真正的历史。
- 阿元聊历史2024-04-11 10:20:24浙江
这是一本有关明代制度的基本特征与其形成的经典著作,以明代的国家权力结构与运行机制为切入口,对这一庞大的国家机器展开了从螺丝钉到整体架构的详细剖析。
- 慢慢走2024-07-09 15:35:07陕西
查漏补缺,发现多处通读《明史》未留意处。其中第四、五、十一章待二刷。 1.明承周制(“成周之时,治掌于冢宰,教掌于司徒,礼掌于宗伯,政掌于司马,刑掌于司寇,工掌于司空。故天子总六官,六官总百执事、大小相维,各有攸属,是以事简而政不紊故治。”) 2.辨析明代内阁与唐、宋代学士异同及内阁首辅特权(专决、专票拟、专应对) 3.宦官制度评价:仁、宣继位之际,都有心腹太监参预(后发展为竟有托孤之重)。内书堂—侍东官—入司礼培养制度,成为宦官正途出身。宦官与翰林官的师生之谊(天顺、成化已存,隆庆、万历之时并不稀奇)与南北比重。 4.八议次序重定(功居贤前,勤至贵前),大诰作为判例法的解读方向。 5.太祖—成祖—世宗的礼制建设,太祖—孝宗—今上的政治谱系建设。以祭祀天、视朝、面议、批答来判断皇帝行使职能。
- 镜水栖竹2024-10-29 21:47:45陕西
从中央到地方权利演变,内容详细,考究细致,读完对明朝政治体制有了初步的了解,以前读到的只是从一个时间段或者以某一个人物去了解大明,从小看大,这次从大看小,视角切换,别有一番感悟,政治体制往往是滞后于社会现实发展时,这就需要及时打补丁,补丁打得好缝缝补补又三年,不好的话带来的社会影响可就太大了,老想以静态的体制去控制动态发展,这是螳臂挡车、痴人说梦,平衡是暂时的,混乱才是永恒。还有就是大明王朝拍的真好,老是带入剧中。
- 校书郎公子熙2024-05-28 09:44:40河北
本书的再版绝对是明史爱好者与研究者的福音,全书内容完整、史料丰富、论证严谨,不仅详细介绍明代六部百司的职权范围,也细致地阐述中央与地方行政体系的演进过程,更有力地论证出明代权力结构体现出的两个基本原则、三条演进轨迹。中央内部内阁与司礼监的互相牵制,地方行政机构从三司到三堂再到巡抚巡按的演变,都突出“分权制衡”以达到强化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根本目的。书中的部分内容也打破了一些大众的固化思维,如对宦官都是奸贼、皇权不下县等的误解,本书都给出了详细的解读。总体而言,本书作为了解明史的入门读物略有难度,作为明史研究工具书恰到好处,称之为“明代行政体系的百科全书”也不为过。
- 愚公∞2024-04-08 11:20:41贵州
方志远,江西师范大学教授。本书是方志远教授撰写的一部明代政治制度史的专著,全书分为三篇,分别为中央决策机构、中央行政管理系统和地方行政制度,全书的重点其实仍旧是中央决策系统。中央决策系统主要包括外朝的内阁和内朝的司礼监,这部分其实是明代政治制度的中心问题,温功义就将其作为明代政治制度的中心问题,王天有、谭天星、王其榘、田澍都将内阁制度视作明代中央政治制度的中心,应该说方志远对于上述研究都有相应的综述和评论,梳理也是更加接近于行政制度研究。中篇探讨中央行政职能部门,主要是人事、财政、军事、司法和监察的分述,可以与白钢的政治制度史分类相比较。最后是地方行政制度,主要是以三司和巡抚为主。本书是可以作为明代政治制度研究的入门来看待,系统性非常好。唯一的问题,是作者试图用行政研究思路来探讨古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