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利玛窦的记忆宫殿》(新经典文库·史景迁作品)史景迁【文字版_PDF电子书_雅书】
- 乌漆嘛黑2024-07-29 10:45:58北京
利玛窦精通中文,甚至可以凭借自己的著作打入上层文人的圈子。但万历皇帝指着画像说:“他们是回回!”如果驾驭语言也无法抵达理解的彼岸,真正的理解真的能实现吗?“下往地狱的道路易行,黑暗冥府的大门昼夜敞开。但要返身原路登上天国,其路险阻,多费辛劳。”
- 五月阿隆2024-08-13 16:58:35北京
史景迁借用利玛窦的记忆勾连整个全球史和人生史,读来有《马丁盖尔归来》质感。时间总会逝去,没有书面的记录与图像的留存,我们甚至无法证实我们曾经经历过的事情。对利玛窦这样来到明朝传教的开创者来说,漫长的交通、难以寻觅的上帝、无垠的距离,都对他自己的主体历史构成了挑战。记忆的主体和被记忆的对象构成了一个“活着”的根基。他到底是在肇庆剃度着袍的僧侣,还是在北京穿儒家衣冠的西洋文人,还是那个耶稣会的教士?四幅图像,四个形象,勾连他对航海与中国内河航行,犹太教伊斯兰教与天主教内部之间在东西之间的共同纠缠,用数学、天文和无数礼物推动无望的传教热忱,临终只能感叹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索多玛。这种时空隐喻的无望感在第三章就有了注脚:他以为父亲去世的乌龙最终让他在临死前都没收到父亲去世的真正唁电,记忆的戏谑不过如此
- 阿轰2024-07-29 20:49:45北京
利玛窦说,如果不对上帝的恩宠有所了解,那么人类的努力注定是徒劳的,他还告诫那些在意时光流逝的人,他们既无法重回过去,也不能预知未来,唯一能做的就是牢牢把握当下的机会,及时行善。 “那一刻他休整好疲惫的身躯, 重新上路,向那荒芜的山坡, 坚定的步伐一直向前。”
- 京华倦客2024-07-29 10:39:15北京
作为非历史系读者看得津津有味,通过利玛窦这个异族人的视角看中国能发现很多平时会遗漏的东西,比如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从来没想过明朝时期中国境内有很多犹太人,也从来没关心过这一类人的生存境况。 (特别喜欢利玛窦以“畸人”自况,这个意大利人和我一样爱庄子√)
- bookbug2024-08-19 09:50:47北京
二十年前在百万庄上班时无意中误入行政学院,与静立其中的利玛窦墓不期而遇,后来便常借午饭后溜达前去探望,在记忆中搜寻他横跨东西的人生轨迹,直到去职。史景迁也是以记忆为由,重构了利玛窦远涉重洋踏上中华大地后便不曾离去的传道之旅。全书围绕着利玛窦用汉语写成的《西国记法》中四个汉字和纳入《程式墨苑》的四幅宗教版画交错展开,并将第四个字“好”完美融入第四幅画圣母玛利亚与圣婴之中,东西交流与融合的目的昭然若揭。前三字中,利玛窦将“武”分为止戈,意在宣扬战争中的和平,史景迁则借此回顾了利玛窦充满战争与暴力的生长环境;在“要”字的多重含义中,利玛窦在译经时取必须、基本之意,拆成西女二字则是为了探讨诸多西教东传之源流;“利”字则取农夫持刃收割田禾之意,显示教会追求利益和信仰的一致性,并以之为姓氏,以表其心。
- 友豆2024-08-13 20:15:07中国香港
刚读第一章的时候,还以为是在讲记忆方法,后发觉这不过是个引子,是在讲利玛窦,在讲他作为耶稣会士的行动,以及天主教在国内的受迫。 入乡随俗,从扮的像个僧人,到坐上轿子。(是不得不抛弃教义里不慕利了) 此外,可以通过另一个视角看待历史,上学的时候学过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但是通过利玛窦的视角来看,是利玛窦为了传教,也是徐光启对于几何的热爱共同铸就了这个结果,很有意思的。 最后,利玛窦的野心,让万历皇帝皈依天主,做他的告解神父,是何等的自信,和对于天主教的虔诚,我认为已经到了有些许狂热的地步了。
- 扭腰客2024-08-08 14:13:32上海
很难想象,史景迁1985年的著作,近40年后再版,再读,居然“时过境不迁”。利玛窦万里迢迢来到中国,虽在传教上有些进展,但绝多数时候阻力大于助力,“大环境”如此糟糕,他却依然顽强自立,还遇到了徐光启这样的异国知己。不过当下的中国,还有幸能遇到当代利玛窦吗?
- 麒麟2024-08-27 11:42:51北京
史景迁写历史就像写推理文学一样,兼具了严谨性和可读性,身临其境的体会利玛窦传教士的一生所见所闻,感受颇深啊,好书
- Berlinka2024-08-09 13:49:09北京
利玛窦的人生故事充分说明东西方之间理解的不可能,人与人之间理解的不可能。利神父执着到死,已经无关目标和终点,无非为了心中那一点相信。但这种信念只能支撑自己,不可言说。
- 中关村村花🌸2024-09-03 17:01:31北京
好好好好好!利玛窦的记忆宫殿也是史景迁的记忆宫殿 17世纪前后中西在知识、观念、信仰上的折冲交涉就像珠落玉盘一样被作者娓娓道出 同时还牵着出一段利玛窦的个人生命史。说点吃里扒外的观点 微观史这种东西还是老外写得好(里面还有跟《奶酪与蛆虫》的梦幻惊喜联动!好看!
- 撒旦的表妹2024-09-10 13:24:50内蒙古
利玛窦作为一个野心勃勃的外来传教士,对当时明朝的民生观察还是很细致的,但也带着不少偏见。怎么讲,可能是我自己的偏见,这本书读出了淡淡的嘲讽之意,写利氏既要又要,又当又立。利玛窦想让万历皇帝和中国人皈依天主,就像想通过向莫卧儿帝王阿克巴传教,而让整个印度皈依天主教一样,事实上他连皇帝的面也没见过。这些传教士虔诚到狂热,也狂热到盲目了。中西方文明可以交流,但哪怕是今天,也做不到互相理解,就像成长于宗教纷争不断、对异教信徒打压迫害的社会,利玛窦不理解为什么明朝人更喜欢用火药做成漂亮无用的烟花而不是用于军队战争。
- 把噗2024-08-07 15:05:23北京
通过“记忆宫殿”的概念牵起利玛窦在华传教经历,实话说有点牵强,但故事讲得还是蛮生动,史景迁一贯风格。
- 寂寞沙洲冷2024-08-16 21:35:53安徽
首先,新经典这本不是轻型纸,还是不错的。另外,书的内容也不错,以利玛窦这个外国人的视角来书写对历史的看法,算是一个新视角吧,总的来说不错。
- 以逆为名2024-08-08 19:42:22江苏
作者以文艺复兴时期的记忆术为线索,串联起了利玛窦曲折的一生。明朝万历年间正是欧洲航海探索走向繁荣的时代,中西文化正面相接,利玛窦则是这一历史浪潮碰撞之下的缩影。史景迁驾驭文字和史料的功力是无与伦比的,他对利玛窦心理的描写尽管多出于虚构,却又是那么合理且鲜活。在阅读本书以前,我对利玛窦的了解仅限于《几何原本》、《万国全图》以及《交友论》,往往忽视了他原本的身份——天主教传教士。如今看来,唯有将其来访目的、童年经历和十六世纪全球历史的大背景结合起来,方能还原利玛窦的本来面目。利玛窦最终没能达成他的心愿,但他一直抱有希望,正如他所写的那样,“一切事物在肇始之初,是那样微弱渺小,人们自己都无法说服自己相信,它将来能成就如此宏大之局面”。谁又能想见,他所看到的中国正是波澜壮阔的中西文明交流史的前夜呢?
- 韧勉2024-08-12 20:25:38北京
新版封面不错,本书是介绍利玛窦的历史成就最为通俗的读本,史景迁的写法引人入胜,他的诉求主体是以欧洲记忆术为引,将搭建记忆宫殿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巧妙串联起利玛窦的八个记忆碎片,并由此作为切口整理和叙述利玛窦的生平,这八个记忆碎片按照汉字记忆形象和天主教图像这两种类别交错的顺序依次介绍,总共包括“武”“要”“利”与“好”四个汉字及其对应形象,以及《波涛中的使徒》《赴以马忤斯之旅》《所多玛之人》与《圣母怀抱圣婴》这四幅利玛窦所绘宗教画。中西文化四对四的结构,对于理解利玛窦中西合璧的思想精神更加贴合,对其璀璨人生的传记表达更加清晰,由此彰显在时代浪潮之中天之骄子的立体形象。
- 格野2024-08-20 08:55:47江西
以利瑪竇的記憶宮殿重現中國時代的大背景
- J2024-08-19 16:04:14北京
【明】西国记法
- 冬至2024-09-03 23:52:27上海
用四个汉字和四幅画搭建大框架,将汉字和画作往特定主题上解读,再将利玛窦生平、事迹和思想中与该主题相关的材料进行汇编论述。这是蛮精巧/讨巧的写法,好在用记忆术来引入和统领,让纷杂的材料恍若记忆的碎片,避免给人过于生硬之感,而且许多材料很有看点,比如对圣经的翻译、对“要”的联想解读、国人对耶稣受难、圣母像的反应、与佛儒的辩论等等。
- 陆钓雪de飘飘2024-10-19 12:41:53山东
利玛窦时刻注意着中国社会里那些能对传教带来帮助的部分,他抓住了印书这个切口,大展拳脚。中文基督教祷文最早的一个版本,就是他和罗明坚在1584年编译的(根据的是早先一个拉丁文版本,可能是在印度草拟的),获得肇庆地方官员准许后,在当地耶稣会士的住所印了一千两百本。利玛窦在罗马学院求学时,学院曾派一些学生帮助德意志来的排字匠师制作书籍,有些人推测利玛窦或许也是其中一员,因为他显然对印书的具体细节十分熟悉。他仔细记录了中国工匠如何把整版倒置的书法文字刻在木板上——木板的材质通常是苹果木或梨木,其速度甚至与当时欧洲排字工排一页金属活字同样快。他还指出,中国印书法的一大优势在于,人们可以一次只印少量的书而把字版留存将来亦能重印,即使要作小改动,也十分迅速且廉价。尽管他感到汉字太多,又太复杂,阻碍学术发展
- 回到黑格尔2024-09-08 12:45:40陕西
很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