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政治的视野:论方法(第一卷)》昆廷·斯金纳【扫描版_PDF电子书_下载】

  • 鸿渐
    鸿渐2024-07-03 10:48:50北京

    翻译存在明显的问题,译者似乎没读出来斯金纳对塔利的昵称,导致前后分别出现吉米·塔利和詹姆斯·塔利两个人,且中文表达很生硬,试举几例 “尽管这种乐意作为一位历史哲学家挺身而出的做法并不常见”, “这些解释之所以像是一种令人眩晕的猜想,似乎并不是其研究方法所偶然造成的” “缓解……怨愤” “有路才有志”(完全没翻译出来诙谐与反讽,应译为“事成,方知有志”) “无含义法明确地做到这点”(疑似文档编辑错误) “明白这么多远非对塞万提斯名著的一种贫乏描述” “挖掘出的业已被埋葬的财富”(显然误用了业已一词) “占用”(应该翻译成认领) “已经符合予以褒义描述的通行标准” 斯金纳还是在搬弄那套诡辩说辞:有限的相对主义、接触陌生信念、把握真和合理性的距离、促进反思,说到底只是用材料广度来取消思辩的强度。

  • 文在兹
    文在兹2024-06-25 14:04:22山东

    上学时读《观念史中的意义与理解》抽译本(收入第四章),大呼过瘾,让我放弃了对思想史哲学史旧套路(尤其是为往圣继绝学式)的兴趣和尊重感。现在重读此篇,依然全盘接受。但全书的意义在于呈现了作者相关的上游下游的论证补充和防守,尤其是通过反批评展示了一些不同意见。现在看来,斯金纳对于旧套路的摧破毫无疑问(用他的话是“使其信誉扫地”),但是在面对更激进的理论(如完全否认理解之可能)时,则不那么潇洒自如,最终只能承认自己是“中间立场”。好在对于实际运用来说,他的看法恰好够用。实际上理论不需要辩驳,不需要争论,信奉之,执行之完事,黄晓明氏所谓“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一拍两散,皆大欢喜。

  • 弁山大魔王
    弁山大魔王2024-05-31 14:09:03浙江

    难绷,原著刚看完没多久就出中译本了

  • 乔木
    乔木2024-10-28 00:06:45北京

    读得脑壳疼))历史语境主义的许多东西某种程度上已通过许多间接途径内化为了自己理解思想史的一种基本取向(甚至是认识基层),但通过斯金纳这种体系化和雄辩式的表述直接呈现出来还是触目惊心。第四章最重要(核心观点密集);读到第七章有点破防(实在不熟悉思想脉络);个人偏爱相对边缘的第八章,对革新型理论家修辞策略的论证(尤其是韦伯的例子)很有种举重若轻的感觉。对施特劳斯在时代误置和融贯性层面作了批评,就全书而言其主要对手还是经典的观念史;但是否要作出如此决然的否定性判断呢?("并不存在此种单元观念的历史,而仅仅存在有关不同人在不同时刻的不同用法的历史。"章四,章十都有类似表述) 翻译扣分。

  • 仙林野人
    仙林野人2024-06-30 22:27:49江苏

    文风雄辩,观点与思路多有启发,如早已耳熟能详的对不同类型“神话”的批评;针对社会人类学与精神分析,论证语境还原方法的在先性,不至一开始便概念移植;提出用“正当化”重新理解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崛起的关系,以此为韦伯辩护;反驳社会科学的(反)自然主义者,并尝试为人类的自愿行为提供一种既非因果性且不可化约为因果形式的解释方法;发掘《道德的谱系》开篇使用的重述技艺并论证修辞学研究的价值,无论是最终得出的结论与方法论,还是辩驳论证的理路与写作技巧都极其值得学习。第六章认为德里达“坚持将证明情况就是如此与有能力‘有把握地’证明就是如此等同起来”,可与安克斯密特“从定义的不可能性滑向意义确定的不可能性是解构主义的主要谬误”的观点互参,只是,意图或表现这类前提要如何抵抗形而上学的诱惑呢?

  • Maura
    Maura2024-08-06 12:23:39山东

    道德 规范性与评价性语言 社会现实 修辞重述 近邻关系 paradiastolic redescription

  • Martinaise,R.
    Martinaise,R.2024-09-10 16:30:21浙江

    其实第一次读应当是在卡师的世界历史文选课上。第一次课上读、讨论收在《思想史研究》里的第四章发表版译稿,也讲了“冰很薄”的例子,之后的课再读《论法》。非常有启发,完全不同于刻板印象思想史(个人观点)里那种在复杂文本中找出一以贯之的思想脉络,进而构建谱系的做法。因此在毕业论文中也试图找出一些关键概念的语境含义、关注文本意图,写作时也避免步入神话或无端斥责前任等误区(不过呈现的效果并不太好……有些点水的意味)。现在读此书,尤其是三、四、八九十章,依旧受益良多!,尤其是斯金纳乐于用一种批评-反批评的模式顺利地将自身方法论的要点讲清楚。总之要洞察处于变迁中的社会信念、社会理论;洞察处于变迁中的社会认知和社会意识;洞察处于变迁中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态度。之后还要再读🥺

  • 大中祥符九年
    大中祥符九年2024-10-06 13:15:26福建

    须读。

  • 不知道了
    不知道了2024-10-26 23:17:55北京

    斯金纳思路非常清晰,野心也不可谓不宏大,这些系列论文可以说是两线作战,一边是同社会科学层面的涂尔干主义以及与其有紧密关系马主义作战,另一边是对观念史路数拳打脚踢。不过可惜即使读完我大体上仍然是一个一边站在涂尔干主义另一边持有相当观念史立场的人(而且最近对理学越来越注重,愈发认为观念史有其充分的合理性)。但斯金纳对我的帮助是润滑了看似不相搭的这两端,部分地补充其裂隙,虽然不能替换二者的主体性,可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帮助。不过看到后面我也觉得斯金纳的论述虽然犀利但也存在以极端化的严格标准要求对手(比如p113提出的合理论证三前提的后两条我觉得都不可接受)来方便自己打靶的问题。另外,更为我不能接受的一点就是,斯金纳为了推倒观念史而限制思想语境所指涉的时间长度,我不认为可以成立。希望以后能写个具体的评

  • 黄子
    黄子2024-11-01 13:27:35福建

    方法论的一次极大洗礼!像在接受他的苦口婆心、循循善诱的手把手指导。【当结合英文原著细细研读】

  • 枕秋潮
    枕秋潮2024-10-21 01:01:40北京

    文风雄辩,论述严密。纵然翻译欠佳,也无法折损斯金纳思路的规整严明。实话说读得很不够通,但斯金纳对于历史语境的强调的确对此刻的我而言是一道当头棒喝。受益最大当属第四、第九章: 1、理解文本的前提在于掌握著作家本人希望通过文本传达什么意义?著作家希望这个意义如何被人所接受?著作家如何通过发出话语,与读者进行何种层面的沟通? 2、不存在一种超越时空的恒久问题。著作家关心的是自己时代的问题而非我们的问题,所以经典文本解释的不是一种本质同一性,而是多种切实可行的道德预设和政治信仰。 3、修辞亦是解释历史变迁的有力分析工具。洞察处于变迁中的社会信念和社会理论;洞察处于变迁中的社会认知与社会意识;洞察处于变迁中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态度。

  • 时祺
    时祺2024-10-30 15:27:03北京

    已经不是很相信思想史方法论的讨论了。尤其是发现他第一章提出的标准第二章自己也未必做得到。历史果然还是艺术,什么文本什么对象都会有独特的处理方式。

评论来自豆瓣,评论内容仅为网友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