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鸣沙)》尚小明【扫描版_PDF电子书_下载】

  • 新博士生17
    新博士生172024-09-26 22:01:19贵州

    虽然我对尚小明教授研究太平天国的某些观点持保留意见,但是对于尚小明教授研究辛亥革命的成果,则钦佩至极!从武昌起义到清帝退位,看似只有125天,实则头绪纷繁复杂。尚小明教授在梳理史料的基础上,辨析了孙中山让位的原因、袁世凯是否是“窃国大盗”、段祺瑞等人吁请共和后北洋新军与革命军的休战和解、良弼被炸死前后的思想微妙变化等,对厘清前人研究辛亥革命诸多细节上的误解,实在贡献良多!

  • 136****2957
    136****29572024-10-03 12:46:47北京

    写得非常细,可读性比较一般。如果不了解前人著作的话读起来没有什么新意,书里对前人观点与自身观点的不同之处阐述的也不够细,对于不了解相关研究的读者来说很不友好。感觉对于近代史专业以外的人来说意义不大。

  • 悼玉轩主人
    悼玉轩主人2024-10-13 23:26:13广东

    恭喜尚老师在刚经历了一场不愉快的风波之后又推出了一本力作,本书继承了《宋案重审》中不厌其详的风格,以后研究这一领域应该绕不开本书了。巧合的是,美国宪法的制定经历了127天,和125天的清民鼎革非常接近,仔细挖掘,绝对能做出很多第一流的研究课题,起码在形式上,那时的民国还存在很多不同的可能性。个人一直觉得,当前的主流叙事将辛亥革命的起点放在了武昌起义上,更完整的辛亥革命应该将之前的保路运动和武昌起义后北方的各种运动直到清帝逊位都包括进来。书中的个别推论,窃以为还稍有可商榷之处,毕竟政客的心机不会完全体现在电报中,而且袁氏从重出到完全掌握局势也有一个过程。当然,我完全同意尚老师关于历史复杂性的结论。强烈建议尚老师不要再分心研究太平天国了,接下来写一本《洪述祖传》如何(近期两大名作都是重要角色)?

  • 尤大木
    尤大木2024-10-06 16:44:09重庆

    把焦点集中在清廷、袁世凯以及南北议和上,对于了解这段历史可谓大有裨益。通过这本书可以发现一个很明确的袁世凯形象,即追求个人权力者。从武昌起义后清廷对他的启用,到议和阶段以及清帝退位,整个过程中他都以维护自身权力,夺取更多权力,确保最终权力为目的。当他的权力以清廷“宪法”为背书之时,他便以君主立宪者自居;当时代之潮流推动共和制度在中国之鼎新时,他又虚与委蛇,为保护自身权力为目标,不愿助力清帝之退位;在和谈过程中,他虽标榜自己以中华民族之前途为考量,实则始终与南方政府针锋相对,只为将权力牢牢把控在自己手里。不能否认,正是在他的参与下,辛亥革命之火成功地终结了旧制度的时代,且代价可控,权力相对和平交接。但他并非一心向共和,最终的结果便是另一种个人统治的再现,以及后来三十年的乱局。一声叹息。

  • suzumiya
    suzumiya2024-10-10 17:32:12上海

    虽无大发明,但考史功力极佳,叙述也流畅,高出桑兵那本不知多少。

  • Perserkatze
    Perserkatze2024-09-27 20:16:33北京

    翻完,这一段历史涉及各种意识形态、相关人物众多,加之捕风捉影虚美隐恶的现象严重,导致研究起来非常复杂。书梳理了从武昌起义到最终清帝退位间各方的角逐博弈,重要的点是重新评估了袁世凯“窃国”说和逊位诏的版本文献变化。

  • H逸凡
    H逸凡2024-09-30 20:41:01吉林

    非常精彩而扎实的梳理和考论。清王朝的瓦解只用了一百多天,再配合后人一些已经脸谱化的历史叙事,确实太容易让人忽视鼎革之际的种种细节。事实上这场剧变绝不是在两条道路之间做一个单选题,甚至一个简单的措辞或形式都可能成为国运博弈的焦点。后人可能确实高估了袁氏在这场剧变中的实力和自由度,甚至对袁氏真正的利益所在有理解偏差,“虚君共和”的可能性值得重视。

  • 朵朵小时候
    朵朵小时候2024-10-28 23:55:19北京

    延续了宋案重审一书的短时段内缜密叙事的特点。项城拥护君主立宪应该是公认的了,不过孙氏妥协的解读似乎过于理想化。永平秋操了解过,但不知道滦州兵谏,倒是真疏忽了家乡的重要战略位置。ps内封署名大臣赫然可见沈家本老师。pps“岂不懿欤”真乃神来之笔

  • 无心恋战
    无心恋战2024-10-15 07:13:09北京

    阅读时间:2024年10月4日-15日 自评:8.0 推荐指数:★★★★★

  • 绿猪
    绿猪2024-10-13 20:55:35安徽

    79页“邮传本拟唐绍怡” 106页“豫、晚边境”

  • 栗子有毒
    栗子有毒2024-10-07 00:47:01浙江

    和《宋案重审》一样,对整个过程有一个清楚的梳理,但是问题也一样,就是在梳理的基础上怎么做到不被当事人的说法和记载牵着走,就本书而言,我个人感觉就有一种割裂感,一方面说大头对清室有感情,甚至到了清室下退位诏书的第二天还因为深受打击而没缓过来,一方面又说他非常想当这个话事人,两头忽悠。这其中真的没有矛盾吗?他心里既为清室退位而痛苦,又要竭尽全力当话事人,那到底是他精神有问题呢?还是其他?我还举一个之后的例子,他对段冯等人说我要做什么龙椅,我大儿是个残疾,二儿只想当名士,我坐了之后传给谁?那如何看待他这段表态?是有人强迫他一定要做吗?

  • 赛雅颂
    赛雅颂2024-10-16 22:14:08北京

    时段就限定在仅仅125天,因此作者极尽描摹细节之能事,这也是见功力的地方。当下不少历史研究都强调结构,这本书则重视事件本身,倒没有什么过多抒发议论的地方,摆事实就足够了。而从细节来看,大变局前各方都没有什么准备,都是你一步我一步,七拐八拐就凑到一起去了。最早缴枪的是清廷,两三个回合下来就失去了力气和手段,只能被牵着走到王朝终结。

  • 火锅
    火锅2024-10-07 21:04:17四川

    既有对史料隐微之处的细致分析,又能在叙事中保证连贯的情节性(这点尤其难得),传统政治史的示范之作。

  • 大寨核桃露
    大寨核桃露2024-10-30 17:18:04上海

    袁能在辛亥革命爆发后内外交困的不利局面中,时战时和,最终达成对自己颇为有利的结果,颇得老领导李鸿章真传。另根据书中描述,以冯、段为代表的未来北洋诸军阀早在辛亥之际在某些具体事项上便与袁立场不一,这也显得洪宪后几人与袁的分道扬镳更加合理不突兀了。

  • 携书带剑之士
    携书带剑之士2024-10-03 15:01:20江西

    尚小明的书读着一贯的流畅舒服。 不同于以往的辛亥革命研究多着手于革命军一方,因而认为南方内讧不断,终难成事。本书则关注革命爆发后的北方政局,显示出清廷和袁世凯面对革命时的举足无措——随着革命的不断推进,各省独立、滦州兵变等事件爆发促使北方选择不断地退让和妥协,深刻诠释了南北双方都是草台班子这一事实。

  • 碑亭巷雜貨鋪.
    碑亭巷雜貨鋪.2024-10-07 17:53:08河南

    话说千万遍,史料爬梳为治史长久之功法所在。

  • 方塘
    方塘2024-11-11 08:50:25山东

    以清廷及袁世凯一方为主、以革命军一方为辅,自武昌首义后逐日编排史事,非常扎实,多有发覆之功。

  • 回到黑格尔
    回到黑格尔2024-11-14 18:22:01陕西

    作为这方面的入门参考

  • 告辞
    告辞2024-11-18 14:22:41陕西

    尚sir这本书,可以写入史学史了 评价袁世凯为“攫取”颇多准确 事实证明、不必宏大理论、单就考虑发微、亦能出好作品、更能立得住!

  • 阿珂路
    阿珂路2024-10-30 12:26:04浙江

    史事梳理清晰

评论来自豆瓣,评论内容仅为网友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