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北欧向左,美国向右?》(译文纪实)阿努·帕塔宁【文字版_PDF电子书_雅书】

  • 满格
    满格2024-04-04 20:28:01上海

    北欧不是神话,和传统印象不同,北欧的福利制度不是建立在丰富的资源和社会普遍富裕基础上,而是在其还很贫穷的阶段和相对贫瘠的资源上规划而出的,也是出于平等的理想,经过全民参与的激烈讨论诞生。一个很深的感触,很多事看似是制度保障,但其实在制度之前需要的先是整个社会观念的改变。比如育儿教育,此地从减负到所谓素质教育不许补课,出发点是好的,但结果是表面不卷背地里越来越卷,根源就在于此地就是一个信奉胜者为王丛林法则的地方,人们没有将平等互助、让每个普通人也能有尊严地生活当作社会目标来追求,想着都是把别人踩在脚下不要阶层掉落,在这样的逻辑下卷是无解的。这个问题光靠上层规划是无法改变,必须大多数群体真心认识到改变这一点的必要性。本书真正的启示不在于各项措施是否在此地可行,而在于给了一个真正能走出内卷的思路。

  • CatHEagle
    CatHEagle2024-03-30 15:09:43陕西

    读一些外国人在本国的观察和感受,可以体会到明显的“反身性”的存在。现代社会虽然以“平等”著称,但是贫富差距导致人们并为享受到这一成果,反而愈感焦虑。本书作者是一位芬兰的记者,她移居美国后,对比了北欧和美国的生活方式以及理念差别,论证北欧的优势以及原因。提到的“爱的北欧理念”为最为核心的部分,这一点也启发我不断思考:爱到底是什么。如果双方的经济关系中,一方依附于对方,那样的爱还是真正的爱吗?也许,当双方退出而且对其生活质量没有影响的时候,那样才是一种平等的爱,这种爱来自于本能的情感,而不是精打细算未来的得失权衡。另一个印象较深的点是,政府应当承认自己也会犯错,只有多接受人民的反馈,才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 布拉伯巴卜
    布拉伯巴卜2024-04-29 18:27:17北京

    “爱的北欧理念”,指一个健全的公共保障体系,对每个公民保有同等的关怀与尊重,把受教育权、医保、育儿、两性产假视为基本人权,给普通人以庇护而不是迫使所有人都成为超人。完善的托底环境正视人的需求并使之合法化,如此才能消除个体活着的罪耻感。公共保障之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必建基于义务或利益捆绑,爱和关心才不至于被亏欠感和被迫的牺牲所侵蚀。也只有免于生存必然性的忧虑,然后才能谈论进入公共领域的自由。基于对人性和育人的信念,去选择共同培育一个土壤,给每个人探索潜力的空间,以更加轻松的姿态去摔倒、并借助扶手学会自己爬起来。税率对比破除刻板印象,更根本的原因是分配:钱流向了穷人还是巨头。可以和《扫地出门》、《没有面目的人》对读,人在政策的不信任和相互对抗中会怎样破罐破摔、尊严尽失。可惜没有探讨生成性原因。

  • 姜小白
    姜小白2024-04-04 12:11:20中国台湾

    每天睡前读一会儿,慢慢看完,一开始很抵触作者的思路,当初唱好中国奇迹时一心反抗美式教育的蔡美儿,一册《虎妈战歌》也是同样让美国人耳目一新。“爱的美欧理念”,展示了独特社会结构下让人尊敬的魅力,尊重儿童人权,保障儿童福利的基础上支持父母,3-3-3产假设计很显技术操作性,美国那种企业规模小于50人就能拒绝女性休产假的福利制度简直barbaric。但作者很轻浮的开始提建议,中产视角+缺乏基本的比较政治学训练,supercell被腾讯收购后更自由,成效却最让人尴尬,芬兰这套制度下未来教师不在满足底薪的精神满足,会不会跟美国一样呢。文笔幽默,视角有趣,当作生活观察看很启发人,芬兰去中心化的大政府真心是制度进步吗,十年后再看这本书感受立即会不一样。作者有一个点很对,美国很多州都能尝试,大跟小不是问题。

  • Nelly.L
    Nelly.L2024-04-27 14:12:17上海

    读完是种又伤心又释然的感受。伤心于我们社会的诸多艰难困苦其实并非没有解决方法,释然于“从未现代过”的“我们”有那么多。北欧之道说来很简单,就是真正践行个人主义,让所有人都能不依赖他人生活,但付诸实践又需要如此多的妥协,特别是掌权者放手的决心。

  • 一个喜桃🍑
    一个喜桃🍑2024-04-05 13:48:25上海

    我遭遇的头一次“美国梦”滤镜破碎是2014年我去了趟美国。当然我相信,我在美国的所见所闻所经历并不是全面的,存在局限性。而此书对我最大的冲击是“美国梦”信仰的彻底坍塌,所谓的“平等,自由,民主”是真实存在的吗?还是美国社会给全体民众炮制出来的一个美好幻象?但要说最令人忧虑的莫过于此地处处可见的美国现象,包括但不限于贫富差距,教育内卷,两性关系,工作税收,社会福利等。我知道,没有一个社会是完美的,北欧也并非完美。所有国家的发展也受制于自身的社会文化,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而我始终期望,我身处的社会是相对完美的,所有人都可以得到爱,平等,自由与尊重。可能我终究是一个浪漫的理想主义者,即使深陷泥沼,也依然保有期待。

  • 凤城之子
    凤城之子2024-05-29 23:27:34广东

    内心一边抱着疑问,一边让自己读完这本书。基本上通篇都是写北欧福利如何如何好,人民如何如何幸福。其实平民百姓遇到这种福利国家,很难说会不幸福,这种生活大家都希望过上,不过书中一直都没有解答我的疑问,那就是归根到底的问题——钱。整个国家的财政收支如何,对企业有什么影响,现不现实。 看奥派看多了,对这种福利国家会充满各种不信任,特别是我国曾经也经历过那种大政府岁月。 不太认同作者很多观点,不过现实北欧的确是这样,所以我觉得一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因为我觉得,人性始终都会有他的相通之处。还有,令我比较吃惊的是,给我一种感觉,居然让我觉得中国和美国反而更加相似。

  • 西窗随笔
    西窗随笔2024-05-11 10:56:56吉林

    这本好极了。作者是位芬兰女记者,认识了一位美国男朋友然后移民到了美国,在纽约生活十年之后全家回到芬兰定居。她在芬兰的时候没有感到这是个幸福的国家,芬兰人也经常吐槽我们国家糟透了,等到了美国生活才大吃一惊,对比之后原来芬兰确实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这本书对美国的芬兰的比较极具启发性,也纠正了很多对批评福利国家的谬误。这里面叙述的美国,很多和我们一样,也有很多比我们还好很多,而芬兰,北欧国家,确实是更现代更进步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

  • 飞骑斥候
    飞骑斥候2024-04-30 16:13:45浙江

    作者反驳了一个对北欧社会的迷思,既然这里是社会主义,肯定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吧?其实不然,北欧反而是更个人主义的。 在北欧,婚姻里财务是独立的,孩子18岁之后就是独立的,但这种独立有一个前提,就是成本被社会体系负担,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体系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个人更加独立自主,进一步则是所谓“爱的北欧理念”,即接近亚里士多德所言,将人从奴隶状态中解放出来。 所以,芬兰人为什么幸福?因为他们不用为择校、选择医生而烦恼,不用为学费而发愁,这样就可以把精力放到享受生活上。而公共服务私有化看似给了自由选择权,其实是把压力给到家长、患者。 也因此,北欧人不需要什么灵修、大师、算命之类的精神药丸。中国人为什么活得这么焦虑,为什么fire生活如此有市场?看了这本书也许就有答案了。

  • 月下黑
    月下黑2024-05-12 12:43:03内蒙古

    说白了,美国是在用焦虑推动社会进步,害怕自己和子孙后代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就不断内卷,从小开始为他们规划人生道路。北欧国家则截然相反,他们不会说:你不这么做就会怎样怎样,不这么做就过不上好日子。而是让孩子自小就独立自主,自行选择人生道路,并且整个社会致力于为他们创造自由选择的条件。

  • 不是假发
    不是假发2024-05-08 17:18:29广东

    一个芬兰人写自己如何看待美国人生活方式和公共政策的书,把我这个老种人看破防了。要践行“爱的北欧理念”,靠的不是很多人随口拈来的“原始资本积累”,也不是让美国人闻风丧胆的“劫富济贫大政府”。而是非常复杂的一套制度设计。还要知道政府也会出错,北欧不是童话世界。北欧福祉国家的好就好在政府对于人力资源的根本重视,而非教人以牛马精神。

  • 敖喵喵
    敖喵喵2024-04-16 20:39:06广东

    太啰嗦了,几个观点来来回回车轱辘,水成这么厚一本书。果然是会凑字数水稿费的穷鬼记者😂

  • 祝羽捷
    祝羽捷2024-04-30 11:49:34中国香港

    之前读刘瑜的比较政治学,提到没有完美的制度,只有比较下的相对好坏。读这本《北欧向左,美国向右?》就是作者用躬身比较北欧的社会福利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方方面面。作者为什么决定从芬兰搬去美国,因为她觉得北欧的生活一眼望到了尽头,她正处于与美国男友进入新婚的人生阶段,将两种制度的差异显化在她到美国求职以及面临的种种压力上。通过讨论这些社会差异,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对北欧社会政策的深刻见解,也对那些以“美国梦”为标榜的政治论调提出了质疑,提醒读者重新思考社会政策的根本目的应是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公众的福祉。这种跨文化的比较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不同社会系统的理解,也促进了对全球化背景下社会政策的深思熟虑。(可惜的是对于美国制度的书写只停留在奥巴马改革,现在是不是更卷呢?

  • TCE
    TCE2024-04-26 18:32:00上海

    虽然比较厚,但是好读,作者文笔很好,翻译也很流畅。芬兰人民比我想象得幽默得多啊。以及爱只能产生在平等而且独立的个体之间。

  • 向北向北
    向北向北2024-06-02 20:28:50北京

    2024已读25。如果一切确如作者所说,那么这不是什么“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争,而是基于“爱的个体实践”的制度设计理念鸿沟。把教育、医疗等视为政府需要提供的基础社会福祉还是视为个体需要努力才能获得的保障“奖励”,身处其中的个体感受决然不同,前者让北欧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为实现个体自主和机会平等,北欧选择了“国家供应”(社会保障)模式,社会由此建立起健康的雇佣关系和种种不带经济附庸义务的人际关系。个体不必在格子间搁置自己的潜力或梦想,不必在家庭中忍受财务依存加诸身上的情感枷锁,人们尽可以努力去追求幸福、享受自由、实现成就。相反,如果教育、医疗体系追名逐利,资本无限增殖,个体无法不“向钱看”,与之相伴的是无尽的欲望,以及看不到头的焦虑与忧惧——北欧或许也不是终极答案,但它是未来的起点。

  • 威尼斯男人
    威尼斯男人2024-10-08 12:05:49江苏

    通过《北欧向左,美国向右》这本书,帕塔宁呈现了两个截然不同国家的社会面貌和文化差别。人类追求卓越的愿望并不像美国人对利润动机的信念所暗示的那样脆弱和软弱。也许生活比金钱更重要,这在全球各地都是一致的。北欧的生活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启示:在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同时,同样需要关注生活的本质和幸福感。

  • 万人迷!
    万人迷!2024-05-08 02:02:46湖北

    非常坦诚的描写和反思。我曾经的室友母亲是芬兰人,我到他家去过不少次,因此对芬兰人多少有一点了解,也对书里描述的北欧和美国的差异有所认识。说起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杂糅了极为复杂的面向,想起我隔壁宿舍读JD的美国同学有一次刷牙时问我MIT是什么意思,而我博士班上的另一位美国同学在打牌聊天时第一次知道威尔士是英国的一部分。

  • 基瑞尔
    基瑞尔2024-04-12 22:24:44四川

    想起了去年读的那本《丹麦一年》,只是叙述者互换“方向”并且时限有长短之差差;但大家都是对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方方面面的制度设计做出了最切身的观察与经历分享。一些很基本的说道包括“美国产假稀缺-北欧重视”“多文化-致郁的单一”等等,被作为标签在这里一一摈除,而作者在写作中也努力拒绝只看其中一面。因此这并非“润人文学”,也非必须一决高下的结论合集。她写自己的经历见闻,基于资料做出更多讨论抛出思考;最终的结论却落在了个人,以及关于生活本身的一点启示。无论向左还是向右,无论置身哪里;需要的是对追求自己想要生活的坚决,也是不怕做出改变的勇气。它的纪实在这刻留下的回响并非「沉思」,而是系列里少见的「祝福」。【2024 #39】

  • 赤羽
    赤羽2024-10-04 19:31:52山东

    书名中的“左” 和 “右” 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模式和理念。“左” 指向的是北欧模式,强调政府的积极干预和社会公平,注重福利保障、公共服务以及平等价值观;而 “右” 则代表着美国模式,更突出自由市场、个人主义以及竞争机制。这两种模式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也反映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和价值取向。但事实上,左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哪种方法能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在两种模式间找到平衡是关键,可以在政府干预和市场竞争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度,既要发挥政府在保障基本权益和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作用,又要充分激发市场的活力和创新能力。毕竟生活不是一个符号,而是踏踏实实的每一天,读这本书与其说是在看北欧和美国的左和右,不如说是在想象生活的一种可能性。

  • 梵 φαν
    梵 φαν2024-06-16 21:18:17广东

    "爱的北欧理念"是适用于斯堪的纳维这些小国寡名的国家(相比之下西班牙4700万人口都太多了),人少才能保证把每一个人都培养成个人主义的独立个体并支持他们作为个体的自由,这并非可以美国或者其他人口超过一千万的国家可以复制的经验。全世界的高福利国家就那几个,没投胎到那里只能自认倒霉,同时感慨原来人类社会是可以达到这样一个文明程度的。。。

评论来自豆瓣,评论内容仅为网友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