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家在世界的屋宇下:諾貝爾獎經濟學大師阿馬蒂亞.沈恩回憶錄》阿馬蒂亞·沈恩【文字版_PDF电子书_雅书】

  • twopersons
    twopersons2024-08-26 17:01:58上海

    对作者不太了解就不必看了。有钱人家的孩子一路顺利成长,泰戈尔和三一学院太遥远,童年的印度故事还算有趣点。

  • Step
    Step2024-03-10 15:22:32辽宁

    放入书单,等到货了

  • yokie~蝶~
    yokie~蝶~2024-02-25 19:34:49广东

    1. 阿马蒂亚·森的学术视野,是极其开阔的。他从一场饥荒里,看到了市场机制的缺陷,看到了殖民统治造成的供需扭曲,还看到了城乡地位的不平等。这些发现,并不是单纯的纸面推导。它们源自对社会现实的长期观察,既需要智识,也需要道德热情。 2. 阿马蒂亚·森的足迹踏遍亚欧美三大洲,最终成长为世界级学者。直到今天,90多岁的他还在继续为全球弱势群体的利益发声。 3. 旺盛的求知欲、开阔的眼界,以及真挚的同情心,这三项素养,对我们每个人的一生,意义都很重大。

  • 飞鸿
    飞鸿2024-09-17 10:59:10广东

    叙述很平实,但自有一股包容广大的气魄。读完书也被他追求自由与广博的同情心打动。 ps.要说有什么不太“满足”的话,就是书里提到不少有巨大影响力的名人,但写人不算太出彩,当然这不是他写这本书的用意。

  • 东林皆石
    东林皆石2024-09-14 21:43:01浙江

    阿马蒂亚·森自传:“森是罗易、泰戈尔、甘地、尼赫鲁的公众哲学和公众议事传统的卓尔不群的继承者…倘若确有一位全球性知识分子,则非阿马蒂亚·森莫属…森在九十余载漫长的人生岁月中以四海为家。无论是幼年时在缅甸的曼德勒、今孟加拉国的达卡,青少年时在印度的圣谛尼克坦及加尔各答,还是成年后负笈剑桥,抑或是后来在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等名校执教,他都有家的感觉。四海为家,其实就是一种格局,一种视域,一种境界。森实际上成了一个世界主义者,一名世界公民,一种包容性世界文明的倡导者”

  • 鎏旧
    鎏旧2024-05-24 16:51:20广东

    本书有相当大的篇幅介绍了许多属于自己时代但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尤其是印度与孟加拉、印度教与穆斯林、印度的独立、泰戈尔与他的哲学、马克思主义、亲属的各种事迹、同事与朋友的相关功绩。关于作者对经济学的体验、认识、辩论,只占了全书内容的极少部分。不是不尊重作者的贡献或者是不欣赏他的处事哲学,只是这本书写得非常一般。

  • 丢二
    丢二2024-06-25 21:48:53浙江

    没有中国知识分子身上常见的忧患意识和苦大仇深。作为大英帝国的子民,印度人比东亚人更能融入英美体系。总体写的一般,某些段落就是流水账式的记叙、罗列人名、以及四平八稳的总结性评论。

  • 水月孤桥
    水月孤桥2024-07-02 16:46:40江苏

    森在本书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在二十年前的《身份与暴力》一书中已成雏形,从知识论的角度而言,森的观点是有说服力的,任何一个国家,无论科技和文化有多先进,都不可能穷尽全世界的所有知识,对于各类知识要有开放的心态,才能不断地拓展自身知识的外延,不断提升自我认识。然而如果从国际关系、社会关系或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言,矛盾无处不在,可能是因为宗教原因、利益原因或者地缘政治等因素,国际范围内的地域冲突具有普遍性,即便从小范围内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言,由于价值理性的冲突,人们无法交流的状况也是普遍存在的。

  • 经济人读书会
    经济人读书会2024-08-25 22:29:39上海

    阿马蒂亚·沈恩是台湾的译法,大陆这边则译作阿马蒂亚·森。因为读的是台湾版的,所以书名当然用台湾译法。而我个人的阅读感想便是用阿马蒂亚·森。 栖息在世界屋宇下的,首先是每个人和他赖以生存的家,由家庭又延伸出来与生命、生活相关联的大千世界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阿马蒂亚·森从自己的家开始回忆,他生于一个传统的印度大家庭,在这本回忆录里,我们感受到作者家庭之树纷繁茂盛的枝叶、果实和鲜花,作者痴迷地在家族之树上,寻找深藏在一枝一叶一花一果中的那些神奇有趣和不可思议的故事。

  • 白鹿散人
    白鹿散人2024-11-21 16:33:25天津

    智者言,如沐春风。可以只写到七十年代,真是意犹未尽。

评论来自豆瓣,评论内容仅为网友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