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批判的限度》(守望者·镜与灯)芮塔·菲尔斯基【扫描版_PDF电子书_下载】
- 养鸡场客卿2024-03-10 17:46:47北京
读了一下中文版。感受还是跟以前一样,rita的写作被赛吉维克划定的路径锁的太死,原创的地方像是闪烁的星星点点,无法汇聚成气盛言宜的通贯华章。对critical theory的揭批查,如果局限在文学批评的孤立场域,未免忽略了更宏阔的全景。ct对文学的征用实际上更像是短暂的婚姻,这团残酷而灿烂的火焰,从被压迫者的血肉里燃起,先让扶手椅上的哲人尝尝火刑的味道,它不是要叫冷板凳太平,而是要叫象牙塔起刀兵。然后焚尽醇雅古典,坑杀朴素文儒,premodern的考证仙人蓦然跌落尘埃,老祖宗的学问也得按照法左的规矩乖乖挨打。最后夺换了一切人文社科的底层逻辑,亿万血神子化身为社区学院的入门教材,GRE的分析性写作,托福的阅读题。文人想要离开ct,作为话语的ct。但是ct沉默的时候,它仍然在动,它是地心引力。
- smile2023-08-11 10:40:08北京
让我们毫不犹豫地捍卫那些满腹牢骚者的权利吧! 文本是具有改变力的,是可以让某些事情发生的。 一旦接受并理解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能动性——而不是某些人所想象的隐秘社会力量的宠臣,或是反抗的英雄——我们就一定会以新的方式来定位批评的任务。如果要更公允地看待文学的所作所为,以及这种作为的重要性,那么这种转变就迫在眉睫。归根结底,要打的赌是,是否可以扩展批评的情绪,同时接受更丰富的批评方法。为什么——即使我们赞美多元性、差异性、混杂性——批评的情感类型会如此有限?为什么关于敌人,我们能高谈阔论,对深爱的事物,却如此耻于谈论?
- 远颂2024-07-17 15:31:11山东
对“怀疑阐释学”的概括很精准,但ANT并不是应对之道。
- 想不出名字2023-12-15 17:12:08英国
想起黄阿丽那句话,我不想要equal rights,我要equal pleasure。批判的限度即在于其无法建构“价值”,考察“情绪”,谈论“爱”与“想象”,换言之,不具有生成性,连接性。作者对阐释学的呼吁很有启发,思想与话语所嵌入的context不是时代“精神”,而可能是一种时代“情绪”,中介了perceive与conceive,它不应该被化约为批判,一种锋利但偏颇的凝视。
- 何锐文2023-08-05 17:07:41四川
还没深入读过拉图尔和利科,对文学与语言学也了解有限,对ANT 的理解也不够透彻。但是对于文章观点非常赞同。喜欢历史不是一个盒子的提法,也喜欢把文本看作一种行动者的看法。“最后,关键不是要重新描述或重新阐释批判,而是要改变它”
- Vernalio2024-04-03 09:42:58吉林
这翻译也太牛了吧
- Ludwigsama2024-09-21 03:29:08美国
Rita Felski难道自己不就在paranoid reading吗(到底什么是怀疑解释学?难道我们可以把所谓“批判”的传统用这个词概括吗?对怀疑保持怀疑难道不还是一种怀疑吗?)当批评的历史被简化为一个有关怀疑者的脸谱,我们自然可以很轻松的忘记所有那些对世界的严肃拷问而转向一种更加“快乐”的阅读方式。但无论如何世界并不快乐。 另外对于新的替代性阅读策略到底如何操作,Felski好像根本没有给出明确的方案。
- 顾舜若2023-07-07 10:29:43江苏
校对了一遍,觉得很好看。
- 夜深歌2023-07-31 08:00:22浙江
作者对批判采取了一种比较中立的立场,既赞成其作为一种诠释方法的用途,又不断提醒读者它的限度。最根本的一点是语境与文本的关系问题,在脱离语境的情况下探讨文本是不可能的,可是完全将其作为“时间切片”来解读同样是不合适的,重点在于挖掘,在于和文本进行对话与互动,而不是审问与纠正。
- 惟文字间2023-08-11 13:47:41广东
绕开一圈,重归文学。
- 冬至2023-07-28 00:47:17上海
借助利科的概念,作者将“批判”还原为“怀疑阐释学”,从而在更广的视野下重估已陷入教条主义的批判(文学批评领域内的)。批判所引领的怀疑式阅读,在面对文本时的姿态是“向下挖”或“靠后站”,带着探长般的神情,剥离依恋的触动,其实是对文本作为“非人类行动者”的否定。作者所倡导的“后批判阅读”,既承认对先前思想的依赖,也为更多的情绪阐释学腾出了空间。这本写得真好,思路清晰,情绪也饱满,非常值得关注和从事文学批评的人来阅读。
- 迢递2023-07-29 18:21:26上海
作为重要的文化研究者和女性主义学者,芮塔的文学理论从来不止步于文学。《批判的限度》亦是如此。阅读时大可不必被其中纷繁驳杂的、对学院权威的旁征博引吓退,因为作者与你正在一并正站在文学研究的塔尖之上,用锤子敲击着塔身和塔基,然后纵身一跃,观赏这座宝塔的阵痛和重建。
- 皮十三2023-08-02 18:08:00江苏
从这本理论著作开始,我好像又对那些曾经困扰我、厌倦我的文学批评方式起了兴趣。我怀念本科时对文学的那种激情,无奈硕士时对文学的那种麻木,那种为了论文和批判而否定,而做作的刻意。这本书给我打开了新的思路,它让我看到批判也可以很有趣。我终将学会与文本共舞。
- 月の出2023-08-02 23:59:21浙江
菲尔斯基令人信服地描述了批判的情绪、修辞和方法,洞见了怀疑先行的批判式阐释带来的盲见与平庸。为改变文学研究唯批判是从的现状,为打破批判思维形成的定见与惰性,为拯救西方人文学科的合法性危机,菲尔斯基带来了她名为“后批判”的赫尔墨斯!让我们脚踩带翅膀的双靴,头顶带翅膀的盔帽,感受赫尔墨斯独特的个人魅力,为我们的思想也插上双翅!《批判的限度》不仅体现了菲尔斯基的学术敏感度,更是展现了她作为一名学者的责任与担当。(最后,当然要狠夸但老师,这是什么神仙翻译!!!幽默流畅,字字珠玑!
- -schwerelos-2023-08-02 17:59:44浙江
前四章基本上每一个在人文淆界被mindfucked的人都有点切身体验,以至于有点不言自明了。写作上论理和隐喻用得好。第五章提“后批判阅读”,振奋人心了起来,多讲点会更好,然除了反过来“批判”一遍学界,我也不知道还能写啥。翻译极好,专业且易懂,加上一颗星。
- 黎麦薯包2023-08-14 13:45:02重庆
菲尔斯基这几本书读下来能感受到她的思想范式,这种流动的思维让我舒畅,文学理论学习或许最重要的就是对思维模式的捕捉。
- 语辕2023-08-14 16:31:50浙江
以“后批判阅读”,拓宽文学批评视野。
- 那颗晴空2023-08-05 21:28:38北京
2023.7 @万圣书园
- 賽珍珠咬打火機2023-08-05 22:36:02湖北
喜欢第三章!但这章的citation似乎错位了。\\读到第四章,深感应当重读一遍并做笔记。
- 四六酱2023-08-08 00:17:56北京
虽然论证仍旧很考究,并且尽可能面面俱到,但菲尔斯基这次真的暴露了“博而不精”的缺陷,掩藏在引用和论述表象下的是一种自视甚高。一番审视之后并没有找到什么新的方法,还是转投了后批判式阅读的阵营,怀疑阐释学也只是对之前所有方法的一个分析佐证。学者的阅读也许遗憾多过愉悦,重重拆解批判之后还能留存多少手捧书卷的快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