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将熟悉变为陌生:与齐格蒙特·鲍曼对谈》(守望者·人间世)齐格蒙特·鲍曼【文字版_PDF电子书_雅书】

  • 赫恩曼尼
    赫恩曼尼2023-09-22 17:55:58北京

    鲍曼解答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原来我们之所以时刻生活在不确定之中,无力解决它带来的焦虑和困扰,是因为从根本上来讲,现代性的问题并不是我们自身造成的,却需要由个人来承担其后果。我们的生活就是一场为“主我”(内部)与“客我”(外部)之间的和平共处而进行的斗争。而面对过剩的可能性,人们采取“无为主义”的态度,彻底失去了思考何为良好社会的动力和能力,转而只为个人和家庭的生存而寻一个舒适的位置。“我们期待个体在一个无法改善的世界上寻找一个还能忍受的地方。世界注定要完,但每个个体都必须在这场社会的衰亡中找出自己的解决方案。”鲍曼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思考,创造,尝试不可能的事。

  • 曼仔
    曼仔2023-11-08 21:08:15北京

    三星半,讲社会学和现代性那两章最佳,实际上还是谈论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最好看,国家、劳工、国家与社会关系。一上来谈爱与性别那章差点儿给我劝退,保守的右感溢出书页()可见一个社会议题上的左翼学者,在性别领域则未必。

  • 远子
    远子2023-09-14 10:43:30重庆

    鲍曼比我想象中的要悲观得多。他谈话的风格很平实,却不乏洞见。比如他认为互联网技术与大屠杀事件存在某种内在的一致性:它们都致力于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并将避免人与人之间一切可能的接触视为进步;对消费主义的描述也很有见地:“抑郁是消费社会特有的心理障碍。”在对宗教的反思中,他认为“神代表了人的不足”,所以信神其实肯定了人的局限性。不过当他频繁提及卡夫卡、弗洛伊德、萨特、乔治·奥威尔、米兰·昆德拉、艾柯、斯坦尼斯瓦夫·莱姆、库切、萨拉马戈、维勒贝克等作家时,我就不免对他的结论产生了怀疑。套用本书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那些阅读同样的世界名著的人创造了一个真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东西:回声室。“与和你说相同的话的人交谈,这不是对话。”

  • 牛奶泼了
    牛奶泼了2024-03-27 22:48:31福建

    难以想象13万字的小书竟然涵盖爱情、移民、AI、现代性、宗教矛盾、气候问题、贫富差距等如此丰富的议题,可见鲍老举重若轻的表达效率,和译者王立秋文字的省净。复杂的身份背景和人生经历,让他提及很多变化:权力全球化了,政治却还停留在地方;人的道德和社会制度没跟上技术发展;消费社会就是在创造不足;「我们需要用自己所有的私人资源来应对并非我们造成的问题」……洞察真是非常厉害。很幸运,他在2017年去世,果真不必亲眼看到巴以冲突,但也是不幸地,十年前谈到的巴以问题、技术取代人类、气候变化问题,甚至引为笑话的苏联学,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老人坦诚我们处在旧秩序已死、新秩序尚未建立的垃圾时间,他的问题「怎样使世界变旧为新?」无解,但还是心怀希望,教我们努力工作,有所创造,尝试不可能的事,在不确定中追求幸福。

  • mumudancing
    mumudancing2023-08-04 15:00:13江苏

    看这么实在的聊天,不比听杂七杂八的播客有趣得多吗?从爱聊到消费主义,从科技聊到自由,现代各种困境都来理一遍,有句话聊得太好了,斯图亚特·霍尔说:“我因理智而是悲观主义者,因意志而是乐观主义者。”

  • Daytun
    Daytun2024-03-08 12:35:07江苏

    我们完全可以承认鲍曼的思想不够前沿,充溢着知识分子大于自身的责任感,又在对当下保持悲观的同时执着地寻找乌托邦的解药。但鲍曼也将这些知识的困局全盘托出——此时他或许更愿意回看现代性事业留下的疮痍,而非智识性反思所引向的未来。 或许同样也令人唏嘘的是,鲍曼在十几年前犀利的批判在今年早已成为了老生常谈,这也成为了令每个知识分子或喜或悲的谶语:当自己的思想被普遍接受时,这既意味着自身学术灵韵的消弭,却也代表着某种总体的进步与启蒙。 那便不断将自己熟悉的世界变为陌生吧,趁我们太过寻常地迈入未来的圈套之前。

  • 流殇reading
    流殇reading2024-03-10 21:51:24陕西

    “我随意地活。不觉得自己是事物的秩序的一部分。我活在碎片中,活在当下,我随机地经历每一个事件,随波逐流。”

  • momo
    momo2024-04-08 00:19:23江苏

    低开高走的一本小书,对人类发展的大基调还是悲观的。开篇爱与两性的陈述很劝退,越往后信息量越密且精彩,CPU快干烧了。最有收获的话是幸福的反面不是不幸,而是无聊,注定生于虚无,而终其一生又与虚无抗争

  • 渡边
    渡边2023-08-05 21:50:23江苏

    金句含量过高,几乎耗尽我的彩虹便签条。鲍曼和与这本封面相似的另一本对谈录的作者乔治斯坦纳、以及他多次提及的施特劳斯、伯林一样,拥有令人折服的“将思想转化为准确且普通语言的能力”,所谈皆为当下痛点,颇多真知灼见,但最大困局也正如他所言:“怎样把语言付诸行动”。即便“这世界不会越来越好”已成共识,佩服仍“因意志而是乐观主义者”。

  • 少女漫步世界
    少女漫步世界2023-08-14 18:07:46陕西

    这个月读到最舒心的一本小册子。富内斯因博闻强记而遭受的折磨也正是我们每个个体当下正在经历的痛苦。无需想象便可参与的混乱感,无需创造便可捻来的可能性,唯独摘不出属于自己的那一条答案。理智下的悲观、希冀下的乐观,即使知道明天世界会毁灭,我还是会种我的苹果树。

  • blueshadow
    blueshadow2023-08-25 09:21:02北京

    阅读过程,感受到思想的流动性。就像鲍曼在点评自己喜欢的卡夫卡和弗洛伊德时说的:思想一旦被人们普遍接受,它也就死了。 一旦门被打开了,一种光线又成了习惯。 我们需要新的门,新的光线。因此流动性不仅是现代理论,还应该是一种视野和真正的智慧。

  • 长安
    长安2023-11-19 00:30:01湖南

    一本实则忧伤的社会学对话,鲍曼的失落与悲观尽显其中:我的写作是试图抓住一只尾巴撒盐的老鼠,我的写作是旷野乎告却无人倾听,我的写作是找到把世界变旧为新的答案但直到我老死也无能如愿。同弗洛伊德提倡将病态纳入正常,将正常问题化。鲍曼强调的并不是familiar the unfamiliar这个动作,而是目的——回应和揭示时代问题,驱动思考,号召个体寻找解决方案,激发补救行动。因为社会已经解决不了阶层间的鸿沟、消费主义的霸权与生而不平等的处境。

  • malingcat
    malingcat2023-08-06 18:18:33上海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鲍曼一生著作等身,一些著作的确是为同行和学生而写。但这一次,是思想者的最后一席话,也是面对世界的最后一席话,他解释了自己的一生,阐明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观点,娓娓道来,不掩锋芒,不入时趋,臻于澄明之境。高僧只说家常话,本不必大甩术语,他引用了特别多的作家,极有品位,赞美。

  • 恰妮斯虫
    恰妮斯虫2024-02-23 19:17:50日本

    「你知道我的声音如同旷野呼告,无人倾听。」怎么会没有人倾听呢?终于读了这本一直想看的访谈。实在是无论采访者还是受访者以及翻译水平都很高的一本书,读下来酣畅淋漓。 唤起了我对这个世界的一点关爱,哪怕目前的生活已是自顾不暇。 然后就会觉得人类实在渺小,困境始终存在,不知道谁能真正撼动历史的车轮。但必须有所行动,通过创造来让自己接近幸福,对他者也有所关爱。「我写书、思考,我充满激情地投入。我的职责,是提醒人们注意那些危险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我也要更有热情地生活,并且尽可能保持创造。

  • 夏冰雹
    夏冰雹2023-10-02 15:07:10浙江

    这一本简短的访谈录基本涵盖了现代人的生存境况和焦虑来源 —— 我们处在一个过渡时期,“原来的做事方式全部失效,新的方式却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我们不再信任国家和市场,这两股力量也无法弥补它们的破坏性,人类创造了精密的制度,这些制度却似乎不受控制了,原来要靠共同体(国家、法院、议会等)来的解决的问题,落在了个人的头上。一脚已迈入坟墓的鲍曼感慨道,“我不再相信有良好社会这样的东西了。” 读完整本书,我在想,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形态、实行什么样的主义,打造出来依旧是千疮百孔,制度是人创造的,而人性本身就带有诸多bugs,骨子里的自私、贪婪和攻击性自然会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资源的乱分配。

  • 恶鸟
    恶鸟2023-08-04 17:06:22浙江

    很好的谈话小册子,我因理智而是悲观主义者,因意志而是乐观主义者。

  • 周粥粥长
    周粥粥长2024-03-31 23:01:35广东

    妈呀,难怪他们的婚姻能幸福地持续61年,鲍曼也太好啦!不计较双方照护孩子的付出,愿意与妻子分享自己的自由时间,平等地看待她从事的工作,体谅她坐办公室的辛苦,从小就知道赞美妈妈“在灶上创造奇迹”的能力,理解和肯定家务劳动的价值,真诚地说出“她不太喜欢做饭;我喜欢——因此,我们相互补充。”这样人和谁相处都会让人身心舒畅! 鲍曼是个经历丰富,为人谦逊乐观,有着人类共同体责任感的社会学家,听他说话流畅舒适,又能收获很多。

  • 小波福娃
    小波福娃2023-10-18 01:43:41上海

    晚点补评,但太好玩了我读时嘎嘎乱笑,和鲍曼对谈要不停抵抗他跟你聊美食的跑题企图,感觉我大概率会控制不住,采访失败,但从此多了一个饭搭子(不是)

  • 布卤
    布卤2023-10-14 14:01:34辽宁

    恨不得把整本书都划线,是一本太牛逼的小书了,我已经读了两遍了。我得揣着,时不时看看。

  • 黎戈
    黎戈2023-08-10 15:55:36江苏

    站得高,活得久,视野开阔。话题涉及移民、爱与自由、犹太人的身份归属、知识分子的社会性……很多。没虚晃,不废话,直球接招,挺环保的语言。

评论来自豆瓣,评论内容仅为网友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