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拉维尔斯坦》(读客彩条外国文学文库 索尔·贝娄作品)索尔•贝娄【文字版_PDF电子书_雅书】

  • 贝塔伽马Omega
    贝塔伽马Omega2023-05-17 23:15:13山西

    拉维尔斯坦,一个在宗教里隐藏了自身,而又在政治名人里如鱼得水的人,但他的存在本身就是矛盾…政治与宗教的调和,直至“将死”才开始谈论的问题,对之前视而不见的问题重新捡起的思考…“像拉维尔斯坦这样的人,居然离开了人世,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这里,或许也带了贝娄的一些遗憾吧,是拉威尔斯坦,也是未能完全记录描述的自己

  • 石橋Ishibashi
    石橋Ishibashi2024-03-28 17:10:59江苏

    《洪堡的礼物》《赫索格》里吸引我的某种特质在《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耗损不少,之后三部中篇可读但看不出贝娄的功力,再到这里竟觉得无趣;更感兴趣的是贝娄写男性知识分子在险象环生的现代世界的一次狼狈冒险,穿越纽约、前往芝加哥、远到铁幕之后,那些他嗤之以鼻的事务(反文化、嬉皮士、平权)至少在视野内作为张力拉扯着,人文主义的内核(诺奖获奖演说中所谓“艺术试图...找到本质的东西”,我猜大概就是男性沙文主义)得以扩大,刻板陈旧的见解(出于叙事的需要,或曰“文本内在牵引力”)得以与其反面相遇因而变得可忍受;但在《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与这部,任何“狼狈的冒险”被涵盖在男性共同体之内(“我”与舅舅、“我”与拉维尔斯坦),“逃避-回归”的轨迹被静止的点替代。于是贝娄也就写不出什么有趣的东西了;五年后贝娄去世了。

  • 蟹行
    蟹行2023-07-11 00:55:32北京

    很难不读索尔贝娄,因为他离我们太近

  • Consequence
    Consequence2023-06-05 20:51:14四川

    我可以满腹经纶出口成章,但我也可以把洗不干净的咖啡洒在衣服和领带上,毕竟人这一世活的就是个欲望。

  • 细
    2023-08-08 12:33:10重庆

    娓娓道来的现代启示录。

  • 一方静读
    一方静读2023-05-23 20:37:35四川

    《拉维尔斯坦》是一本有关拉维尔斯坦的传记小说。本来这应该是一本写拉维尔斯坦的传记,但作者不走寻常路,以拉维尔斯坦挚友的身份,写的回忆录。

  • AMMO
    AMMO2023-05-14 19:12:26云南

    索尔·贝娄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里面提到,“一部小说在少量真实印象和构成我们称之为生活主体部分的众多虚假印象之间谋求平衡。”这也是在阅读索尔·贝娄作品时最大的感受,他笔下的人物和自己都有真实的原型,他们有着普通人的一面,但更多的还是展现出了区别于常人的特质,在这个现代民主社会里,你用什么满足自己的灵魂需求?

  • π
    π2023-11-14 13:05:40浙江

    拉维尔斯坦,一位教古希腊经典的犹太教授,他身上有着各种矛盾的因素,他研究经典却追求庸俗奢华的生活,他生活放浪却深受学生喜欢,他死于艾滋病,死亡却成为了他的春药。据说拉维尔斯坦的原型是贝娄的好友阿兰·布鲁姆,那这篇真有点纪实的味道了。

  • 卡俄斯
    卡俄斯2023-11-10 00:18:51山东

    15.6w/9.3h让你失去理智是伟大灵魂做的事情。

  • 远离尖锐物品
    远离尖锐物品2023-10-17 10:00:47福建

    后一多半是听完的

  • Swine Song
    Swine Song2023-12-12 21:58:20江苏

    迂腐且凌乱

  • 刘波刘海留疤
    刘波刘海留疤2023-05-09 18:41:22上海

    以艾伦·布鲁姆为原型创作的小说,描述了一个既渊博深邃,有顺从欲望直接了当的学者形象。作者以一种半叙述的口吻,谈论这位故交,其中有大段的对话。 但是有时候看学者之间的对话真的很生气,因为他们谈论的乔伊斯,普鲁斯特,托尔斯泰,他们口中的《伊利亚特》,《奥德赛》,这些我都只听过名字,所以对于这样信手拈来的学术讨论,完全不知所云,也很难产生共鸣。以至于全文通读的时候时常出现愣神、发呆、一头雾水等情况。这无助于我对拉维尔斯坦这个人物的理解。我甚至有些愤恨,甚至不再想翻开索尔·贝娄的书,为什么一个作家博览群书之后,就不再照顾普通读者了呢,好像在说我表达的是我的想法,看不看得懂是你的事。 所以最后我还是决定扣掉一颗星,这颗星里既包含了我对这位大师博学的嫉妒,也有对自己因无知而无法理解这部著作的自卑和愧疚。

  • southdeepglass
    southdeepglass2024-03-10 11:15:00上海

    读贝娄的速度快了许多(自然接受了他发散的文风没有在挣扎问为什么这么写)因为写的是行将就木濒临死亡的故事,感觉讽刺挖苦都少了很多,多了点对死亡的恐惧。主人公包括一众出现的知识分子,一方面有精神高尚的追求,一方面又有世俗的快乐,自由且真实。

  • 众涅
    众涅2023-08-24 22:58:31广西

    我以为反讽福柯...吓得我

  • EesDb
    EesDb2023-06-15 05:19:38上海

    他死了之后,我emo了很久。对能发火的备胎火了个遍,删了好几个gou男人。后来才知道躁郁的原因是,依旧没办法接受爱的人死亡。多亏了作者,又有了一个新朋友。

  • 早就想叫白玉狐
    早就想叫白玉狐2023-07-23 18:05:32北京

    时隔多年后的重读。第一次是在豆瓣书店随便翻到的一本薄薄的小书,读起来颇感有趣。这次重读却感觉到了沉重。足够年轻的时候,我们相信等我们读得够多,有更敏锐的目光,不再被表象蒙蔽,变得更明智,就能更从容的生活。到头来,我们还是要不停的选择,而且不知道前途如何。我们东方人希望获得的东西,西方人已经在反省,站在思想的分叉口,在时光的洪流处,书籍或者说知识能否成为一艘抗风的船,保全我们的性命?

  • jianjian
    jianjian2023-09-23 15:31:29澳大利亚

    很好看。。文学家们都很赞同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从艺术中得到思考,目的是一遍又一遍的感受艺术世界的真善美,至于到底是弥补还是丰富我们的真实世界,那大概就要看运气了。

  • wood sage
    wood sage2023-09-14 23:18:19江苏

    看不懂……

  • rikamay
    rikamay2024-09-03 11:37:49上海

    深深贴近了死亡的感觉,从这个年龄开始真正审视衰老与死亡,周遭的人事陆陆续续来了,有点茫然而担忧,但是这本书并不让你害怕,只是看着看着,觉得很近。

  • 夜的草
    夜的草2023-11-14 20:25:51浙江

    不好读,很难说我究竟看懂了多少,但为数不多领悟了的部分已足够发蒙振聩。

评论来自豆瓣,评论内容仅为网友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