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学历之死:美国博士消亡史》[美]赫布·柴尔德里斯【文字版_PDF电子书_雅书】
- 林中响箭2023-11-13 19:21:48贵州
学历,看似是一张有用的文凭,但在不恰当的时间,其实远没有把握时机更重要。
- 桑2024-01-19 22:03:47云南
2.5-3 行文松散且冗余,也夹带了不少情绪化私货。不是太买单作者的不少论述和归因。最后一章里,作者针对个人经历的有感而发倒是挺真诚。不少该深挖的地方都隔靴搔痒,譬如tenure制度的迭代缓慢与落伍、国家公共财政在教育投入上大幅减少的深层原因、党派分歧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和硕博高等学历如何被过度生产等。鲍曼在将熟悉变为陌生里提到全球化对工作伦理和个体的冲击,人将持续生活在不确定性带来的隐忧中。精英教育是稀缺的,tenure 和任何金饭碗职位都是如此。在扩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里,高校老师的昔日光环早被稀释得不成样了。想到现代科技和全球化催生的零工经济和服务外包是长期必然趋势,早点明白大部分高校老师在系统内扮演的角色,早做职业祛魅或另做打算也许是必需的
- 尤小澜2024-03-22 21:49:18山西
学历这个东西过去大家给予了太多光环,其实博士或者在大学任职也都符合科层制,权力一层层下压,负重都在底层。不是多读几本书就可以翻身不做打工人的,充其量只是横店群演。而且更可怕的是学历越高批判性越强,自己过不好,身边人过不好,无法改变却自命清高。
- 新京报书评周刊2023-11-26 16:43:10安徽
2019年4月,《大西洋月刊》杂志刊登了一个故事。一位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的年轻学者,毕业后找不到教职,做着多份临时工作才能勉强糊口,她拿不到医保,只好用治疗哮喘的方式治疗肺疼,最终被癌症夺去生命。她的遭遇是上世纪的文科博士生们无论如何都无法想象的。这些年,关于文凭的劳动力市场已经在世界各地被改变。过剩的文科博士,何去何从?赫布·柴尔德里斯,一个在高校和公司都有工作经验的环境行为学(这也是一个不容易找工作的专业)博士,把有关学历的变化和现状写了下来。要是你向往正式的教职,你恐怕得需要卡着点出生,求学之路毫无意外,即便满足了凡此种种条件,被淘汰出局的风险仍然时刻躲在某个难以注意到的角落。马克斯·韦伯一百余年前的“以学术为志业”演讲,已经遇上史无前例的劳动力市场变革。
- #ArtfulDodger#2024-04-16 21:02:09上海
读完查了一下当年一起毕业的朋友们。同届美国同学还有一个在学界,刚刚开始助理教授的工作(恭喜她终于找到了长聘岗!),当年一起上研讨课的英语系美国小哥绕了一圈回学校搞起了行政,我和同届的巴西小哥都是一毕业就走了,因为我们都知道自己的做东西在美国根本找不到工作。未必会同意作者的很多分析和判断,甚至会觉得他提出的解决方案最多只能叫愿景而不是任何真正的办法。在越来越多工作被卷入不确定性的时代,大学只能预演更大的社会问题而不能成为隔绝一切的象牙塔。但是作者在后记里讲述的自己和高等教育纠察的故事实在看得人难受,说到底,走上学术道路从来不是单纯的经济理性判断,总归是受到了一种理想感召下的冲动,文科尤其如是。
- 伊夏2023-10-18 13:19:54江苏
“跨学科”是“后继无力的杂交品种”,只适合已有建树的学者,而不适合成为博士项目;高等院校在玩危险的“叠叠高”积木游戏,它的崩解将会毫无征兆;如果学者成为“按需而定”的“职业”,那当“需求”消失,他们就会成为“废品”;你不能指望建造一座房子,同时满足:造价低廉、建造迅捷和造得好。人不是驴,人不是驴。
- 许季山2024-01-16 15:41:27湖南
与其说是按需而定改变了校园的教、学逻辑,不如说实际上大学的培养方式已经落后于时代的需求了。如果大学耗费十几年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连大学都不需要,这个体系不是有大问题吗?
- 张小火2024-01-11 16:28:18浙江
我们时不时会读到这样一本振聋发聩的书,它说出了你一直想说又不知从何说起的话。这些话可能在你心里埋藏了许久,却一直找不到任何有意义、有力量的出口。 同为大学里的老师,译后记里的这句话就是我在读这本书时最真切的感受。触目惊心,欲言又止。我曾幻想改变世界,现在真的只想体面的离开。
- 矮马来了2024-01-16 23:49:51广东
上学时,我特别羡慕能去英美留学的人,ta们的校园生活看起来丰富极了:有宽松的政治言论环境,有代表不同群体的活动团体,有为多元背景学生服务的专业机构和办公室……这些资源我都不曾在自己的大学享受过,不仅如此,哪怕我只是靠自己想做一点事情,收获的也只有被约谈、被“信息员”监视、目睹伙伴被监禁的经历。此书让我管窥英美大学的运营逻辑,多少理解了英美大学为何有动力支持丰富多元的学生活动,因为学生是企业化运作的大学的重要收入来源,学校也尤其希望吸引高昂学费的国际学生(当然,为了满足日益复杂的学生需求,也间接造就了低收入而不稳定的临时教师的普遍化,成为教职人员中的弱势群体)。不知道这对我来说算不算一种释然:拿谁的钱就替谁办事,在国内公立大学读书的我,遇到的行政人员自然也只会戴上国家权力代理人的面具。
- 陆吴双2024-02-17 13:08:07安徽
美国的今天将是我们的明天,本书主要写美国高校调查,作者太太 1982 年博士毕业,一直能拿到正式工合同,在校教书 40 年,但作者 1996 年拿到博士学位就已经得不到正式教职了。 • 当 70% 的高中生都能上大学时,大学毕业生能找的工作自然是过去高中生承担的。 • 各大专院校在人口增长时期,膨胀扩大,现在大量普通院校生源不足。 • 院校增加了越来越多的智能化机器,未来普通教师就是数据录入员。 • 助教都是短期聘用合同(根据课时付费,没有社保)。 中国的高校也已经进入这个阶段,我 85 年本科毕业就可以留校当教师,10 年后需要是名校研究生,再过 10 年需要博士海归,到现在很少有空缺了。终身学习将成为必须,大机构越来越会是一个平台而不是一个金字塔,传统的高学历只是个敲门砖而不是个终身饭票
- 万人迷!2023-09-24 20:58:41湖北
对这一热点问题的有益讨论,个人挺受启发。小开本很舒服。
- 容安馆月札2024-02-06 11:16:25广东
2024年读完的第一本书(1/30),对于在申博等待期的人来说,像是一剂剂量很大的清醒剂。之前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个也在申请的女孩写道,等得焦虑了就来看看这本书,可以有效缓解那种等待时爱而不得的心情。 时至今日,可能不论国内外,申博、教职都更像一个飞蛾扑火的选择(限定在人文社科领域)。教授在面试博士生时,即使被提问过千万次,但永远还会问的问题就是“Why PhD”“Why this school”。他们想通过这些问题来让想要走向这条独木桥的学生意识到,是否清楚、明确地知道自己的读博动机很重要。 这是一个“自毁武功”、很孤独也很艰难的旅程,但仍然有无数人在尝试着、努力着,因为任何工作都是困难的,特别是在当下。但起码,我们应该提前看到那些困难,自己要知道想吃什么样的苦,是否愿意为此付出。
- 匹克尼克来江边2024-01-01 18:07:26新加坡
读博之事,万望思索再三。
- S. YU2024-08-05 08:25:20英国
中译本书名过于宏大,其实讨论的是一个相对具体的问题:当前美国高校中大量非终身制体系的教职人员的困境及其成因。如果砍掉大量重复的例子和情绪化的段落,内容其实至少可以删减一半。
- 越石赋扶风2024-07-05 16:04:04广东
很有意思的消遣读物,其实中国高校体制存在的诸多问题,美国也有(比如存在大量的合同工,重视科研不重视教学,招聘存在年龄歧视),本质上还是因为本世纪初高校扩张速度过快,市场供过于求。豆瓣青椒们😂看了可能会稍微平衡一点吧
- 小~飞侠2024-10-05 12:24:25上海
如果你是本科,还是继续读,因为现在学校都在改名,目的就是为了增加研究生的招生份额;如果你是硕士,那就俯身去工作,读书不是最重要的,工作经历才是,你可以根据你的出身选择工程师,老师,医生或者金融等工作(出身代表了你的资源,金融学需要很强的资源和背景,要承认这一点);如果你有钱并且不是利益驱动的人,那么你去读博士,无问东西,纯粹为了个人学识的提高。总而言之,实用主义,是凌驾于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上真正的参考指标,需要尊重这一原则。
- X2023-11-08 18:09:26浙江
dp#?哪里死了? 按需定制兼职教授临时工 为临时工喊冤 师资过剩啊那怎么搞? 不是学术追求么?都是为了做青椒是吧 都是为了学校再就业是吧 你博学历赌机会赌输了特么还必须给你兜底啊?
- 恰帕斯东风电囼2023-11-18 12:55:21河北
很值得一看,但问题也很大。作者对目前美国高校教师“按需而定”的趋势做了许多有效的归因,例如公共财政拨款减少、学生多样性需求增加、高校企业式营销和竞争导致的按需项目、学生流动性增加、技术设备滥用、人口结构变迁、职业上的女性贬低等等。但将“按需而定”等同于零工经济从而将零工化的趋势必然化,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实际上按需而定可以是好事。关键是,究竟是按谁的需求而定?他在大的逻辑框架上为高校管理者进行了辩护,仿佛他们是无辜的。所以完全可以预料到本书在最后一章建议方面的彻底垮塌和走向反面。组织教师和学生工会绝不仅仅只是提高工资,当工人组织起来的时候,他们可以做任何事,包括整个社会范畴的减少工作和有保障的收入。
- 说点什么呢2024-02-21 13:48:48上海
讲真,真不觉得兼职教师有什么冤的,你但凡有能力与终身教授一较高下,你也不会退而求其次;既然技不如人,就得承认差距;要么忍,要么滚。
- norve2024-03-05 15:26:18广东
畅销书的文风和信息冗余率总让人难受。有些问题的切入视点还是有启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