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原子与灰烬:核灾难的历史》(全球六大核灾难的惊天恐怖)沙希利·浦洛基【文字版_PDF电子书_雅书】
- 布卤2023-10-25 20:05:31辽宁
1、绝不公布真相,绝不说实话。 2、错误都在个人身上,设计绝对没毛病。3、天崩漏了有人填,该盖还得盖。
- 于是2023-12-11 14:43:52上海
相比于切尔诺贝利和福岛,英国的这段着实刷新了我的认知。这样的世界史无异于末日世界全民常识。知情权是多么多么多么重要。
- 新京报书评周刊2023-11-05 14:05:29安徽
发生在切尔诺贝利的悲剧,只会发生在切尔诺贝利吗?自从人类开发核能技术以来,大大小小的核事故、核灾难时有出现,其中不乏后果严重、影响重大的。在这本书里,沙希利·浦洛基讨论了包括切尔诺贝利事故在内的六次重大核事故。他从官员、专家、事件普通参与者以及普通民众的视角来审视这些事故。核事故是地域性的,更是世界性的。不仅因为事故的影响范围广大,更因为核工业诞生之初就是作为一个国际项目发展起来的。无论服务与和平还是战争,核工业的从业者们都是国际协作中的一环,“他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有相同的误解与过失。”浦洛基关注的是核事故发生背后的意识形态、政治、社会、文化因素。而这些因素今天可能仍然伴随着我们。我们必须正视这些潜在的危险。
- 时间之葬2023-10-12 21:45:39北京
一种很扎实的新闻式书写,关注的是六次著名的核事故,但事实上牵连的是核能发展的全过程。不同时期发生在不同国家的核事故,具体原因和处理过程各有差异,但其中又有许多无法忽视的共性,这种共性,本质上是共同的人性,以及权力自带的特性,注定不可能被消除。所以,人类这一物种,基本上是在等死和找死两个选项之间,艰难地挣扎和摇摆。
- 煎饼果子的夏天2024-01-24 23:16:21四川
像是在看新闻报道,就还行吧,但我不会再多看一本这位作者写的书了。
- 水如天2024-03-22 08:43:50辽宁
詹姆斯·马哈菲:“试图建造永远完美运行的设备是一个崇高的目标,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据学者研究2036年前很可能再次发生核事故。重要的是要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大型事故揭示了除简单失误和技术故障以外的诸多现实问题,凸显了更具广泛意义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因素。这些因素以间接、隐秘但最为深刻的方式导致了事故发生。同时,这些事故也体现了在核灾难和核紧急事件中,科学家、工程师、核工业巨头、大众和政府在处理方式上的异同。”
- antares2023-12-16 15:41:04美国
飞机上看完的,非常不错,作者尽可能保持了冷静中立的笔调叙事(虽然有时候忍不住吐槽政治),几乎每一章都蛮好看的,温茨凯尔那一章对工程师们的努力的描写尤为让人动容。客观来说这本书让人对核能科学与技术上的安全保证会产生一些动摇,因为即使理论是基于容错考虑上的,它也无法完全保证在实际这种充满着各种混乱条件(主要指人类)的环境下究竟会发生什么失误,而发生问题时的时间条件下要求决策者做出完全正确的最优决定也很难。但另一方面,来自环境和能源的压力又似乎不能让人们放弃核能这一领域。因而了解历史事故的更多细节会让人面对这些问题时更能保持冷静,推荐每个因为福岛事故而恐慌的人都应该读一下本书。
- 麒麟2023-10-25 15:11:50北京
《原子与灰烬》是我一直以来想看到的那类作品,作者并不基于情绪上的宣泄以谋求读者的共鸣,叙述上更加偏重于历史事实的记录,没有主观臆想的编造,叙述多于对话,数字精准,资料可信,视角也不再局限于切尔诺贝利这一典型事件,而是介绍了更多我们不熟悉的惨烈核事故,看待的方向也不仅仅局限在事故本身,更多涉及到了灾难发生背后的原因,比如人类的自大和盲目,人性中的弱点与疏忽,国家之间的竞争的算盘、人类对于科技利用的反思等等。
- 壁花少年2024-01-13 19:02:54四川
当人类手握毁灭一切的能力,必要发展出更大的能力来控制这股毁灭之力。人类生生不息,人口爆炸增长,生活越来越舒适的同时,背后的一切隐患都被我们忽视。或者我们总是心怀侥幸,把一切问题留给后代子孙。我们不断创造,然后被创造之物所淹没。不管是核能还是互联网,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然而除了更快、更便利,这条路通向哪里?背后的意义在何处?因为我们无法回到过去,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向前,我们必须要不断适应,不断学习,去平衡这个摇摇欲坠的世界
- bookbug2023-10-29 19:07:50北京
看完《奥本海默》之后,刚好可以接上这本书对六次核事故的梳理与回顾,因为引发1954年布拉沃城堡事故的氢弹试爆,恰恰就是奥本海默后来所拒绝与抵触的。然而这次因对氢弹威力和风向预估有误导致的辐射只不过是人类进入核时代后的首次事故,紧随其后的1957年苏联乌拉尔山脉克什特姆核废料罐爆炸及英格兰温茨凯尔反应堆起火,均有着浓郁的冷战时期核军备色彩。之后,当核能应用从战争军备转向和平工业,1979年三里岛、1986年切尔诺贝利、2011年福岛的三次重大核事故却在几十年内陆续爆发,虽然各有客观诱因,但来自核工业原理本身的风险、安全设施上的隐患、操作处理上的失误以及事后的竭力隐瞒和善后不力,也是所有事故的共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尽管人类几乎不会从历史上吸取教训,仍希望类似书中这样的核事故与悲剧不要再来。
- danyboy2024-04-11 23:27:00北京
怪吓人的。
- 青时2023-10-25 13:11:24重庆
极具现实思考意义的一个话题。技术与伦理,正义与非正义,战争与和平,科技进步与幸福升级……它们如何博弈,如何取得平衡,如何维持在一个合理限度呢?值得思考
- 苹果微语2023-10-25 15:59:04浙江
一个念头、一次闪失、全在人性。核能由天使与魔鬼控制。
- 深空转体两周半2023-10-25 16:06:25广东
“罗伯特,当我带着那些计算来找你时,我想我确实毁灭了世界”,这本书就是原子弹成为现实后,世界自毁启动器启动后的连锁反应。
- 万人迷!2023-10-26 03:19:49湖北
相比同作者的《切尔诺贝利》缺了点力度,但仍是一部从头到尾皆精彩的作品,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张力。
- 开心爸爸的日记2023-11-13 19:32:43山西
是的,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的纠结过: 我们对核能源带来的巨大收益光明前景充满了期待,这对于对能源需求巨大的人类来说,无异于是光明的前景;但同时这份前景的背后,还有着和前景一样巨大的风险,一旦控制不住那带来的将会是泼天的破坏。 毕竟不是每个国家都是日本,地球这个家园也经不起第二次这样的折腾。
- 芸菲读书2023-11-14 12:29:12广东
非常恐怖的历史事件,一次全面了解核能的书,从核能的产生到今天,核能的好与坏,都一一展现,我依旧认为,核能坏多于它的好,更可悲的是人性。
- 半夏2023-11-16 20:32:22辽宁
这本书从政治、文化、军事、政策、民众、舆论、科技等方面介绍了历史上六次标志性核事故,不应说是天灾,更该说是人祸。看完之后我也有了更多思考,每个人都该有忧患意识,每个人都省电可以减少核能,特定职位的人是否该把自己置于第二位?
- 卡拉米2023-11-16 21:41:42广东
当它安然无恙时,核能是世界上最洁净的能源; 一旦事故发生,核能就是世界上最肮脏的能源。
- 路德维希2023-11-16 18:59:08浙江
材料比较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