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牛津通识读本:美学》(中文版)本斯·纳内【文字版_PDF电子书_雅书】

  • 不存在的一千人
    不存在的一千人2024-01-11 16:45:15四川

    制造更多迷雾的书

  • 吴振宇
    吴振宇2023-10-14 10:51:20北京

    一本很薄,内容很具思考性的专著。延续了这一系列某些经典之作的特点,一个庞大的主题从几个微观的小主题切入。美学也不例外,引发我思考的章节有美学与自我以及美学与生活。虽然从此书中并不能了解美学自发生到现在的最简要的历史,但这些主题的介入,使抽象学理与日常生活体验的互相触碰成为可能。作者在书中多次援引自己作为“本斯·纳内”在生命历程中对美的感悟,使这些个人化的体验与读者产生了共鸣。这或许是美学真正进入日常的一次尝试。美即生活并非没有道理。此外,“审美谦逊”的提法也具有思索性,的确需要反对英美的审美霸权,适度提倡审美与地方性背景知识的结合,不过这倡议乌托邦色彩太过浓厚。可能我们会为生活中美驻足观赏,但是碎片化的时间真的不允许我们为了了解某个遥远地方的工艺品而去认真搜索背景知识。

  • BW
  • 炼玉
    炼玉2023-11-28 17:28:10陕西

    特别简单,识字就能懂

  • 梦中尋雨
    梦中尋雨2023-12-06 22:48:55山东

    不明白通识读本为何选择了这样一位作者来写通识。内容简单一些,但是没有办法称为通识。 审美谦逊,全球性美学,审美体验,审美价值(规范性理由)

  • 无限粒子
    无限粒子2023-09-30 21:03:08河南

    挺简单的

  • xvcangcang
    xvcangcang2023-08-17 14:09:20安徽

    好看 来劲 喜欢这样的文风 确实如腰封上讲的“充满异趣” 作者好可爱(p21川普那个注意力分配对审美体验的影响和p61与ex存在审美分歧那个想笑)

  • 李异踊
    李异踊2023-08-23 00:34:05广东

    啊我竟然是第二个来标记读过这本书的人。本斯·纳内呼吁审美谦逊。每个人都成长于具体的偶然的文化背景,受年轻时接触的东西影响至深而不知不觉,应该敬重其他地方的文化艺术,应当努力理解别人眼中的美,哪怕付出努力也只能做个旁观者而无法参与其中,那也非常有益。读小说,看电影,参与、体验的过程是最重要的,不要为判断而阅读观影,那将丧失太多乐趣。太多专业评论家已经麻木,体会不到最初感受得到的乐趣。当头棒喝,对艺术史和分门别类的执着会损害对美的体验。读完有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 smile
    smile2023-08-28 14:57:57北京

    美学的范围远比艺术的范围更加广泛,不管它是高雅艺术还是低俗艺术。美学包含了我们生活中所关心的很多东西。 一流餐厅的食物并不总是最好吃的。对我来说,当艺术以一种不完美的、偶然的、支离破碎的方式出现,以某种方式暗示它的存在,让人们通过笨拙的诠释去感受它时,它几乎总是表达得更有力。我更喜欢街上从敞开的窗户里传来的肖邦的音乐,而不是音乐会舞台上演奏得气派十足的肖邦的音乐。 万物皆有动人之处,但非众人皆能洞悉。 罗尼承认,他再也无法从观看他原来最喜欢的电影中获得任何乐趣,他已经没有任何感觉了。同样地,我开始惊恐地注意到我自己身上的这种迹象,我越来越不喜欢看电影了,尤其是当我知道我必须写一篇影评的时候。

  • 一口气读完
    一口气读完2023-08-28 22:10:07河南

    乔纳森称赞作者把“aethesis”还原为感性学,虽然并不认同作者过于强调审美体验的个体差异。

  • 如雨乃可乐
    如雨乃可乐2023-08-26 22:19:34浙江

    3.5分。一些核心论点我都无法赞同,有些强调在我看来是过分的,矛盾的。第三章《体验与注意力》对我最有启发,以至于这两天完成工作就关电脑。第六章《美学与生活》我竟认为可拿我的个人生活作例证,读来颇有共鸣,也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作者一直否认(最后似乎也有所承认)的较普遍的审美反应的存在。

  • Sailing2Caldey
    Sailing2Caldey2023-10-03 17:17:17浙江

    “所有审美事物的共同点非常简单:你集中注意力的方式。”“注意力可以有多种形式,而艺术家的工作就是唤起这些形式中最好的那一种(普鲁斯特)。”“我们应该始终意识到我们所占据的文化视角,并谦逊地对待我们的审美评价:把它看作从一个非常具体的文化视角作出的评价。我们很容易在美学上感到骄傲自大,或许正是因为它对我们个人来说太重要了。但这也更是我们应该在审美评价时格外谨慎的原因。”

  • 芝士理塘
    芝士理塘2024-04-14 19:24:16日本

    作为导论也还是太浅,基本简单的重构了他自己的成果。将审美体验定位于美学的核心,分布式注意指对单一物体的多个特征的分散注意,并且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且一个审美式的分布注意必然涉及对1)体验对象和2)自我对这一体验的关系进行关注。可以想象这样限定的范围如何让人感觉到伪区分。。。nanay更像是痴迷于与未知的艺术品的encounter,这种相遇使得我们不断展开自身的界限,从迷茫中捕捉信息,巡回,建立联系,生产意义,就像孩子永远期待一个新的玩具。

  • 事人
    事人2024-02-24 14:42:36陕西

    一个基本的道理是注意力和文化背景决定了审美体验。审美判断和审美体验基本不可能同时存在,至今为止震撼我的影视和书籍,我都无法在第一时间给出评价,而其余的大部分时间我迫不及待想要形成一个审美判断,可能我迫切需要认可或者识别出异己吧。 像对待艺术品一样对待生活是不可能的,艺术品本就是为了逃离生活的一种虚幻和谎言,但是可以以艺术家的心态对待生活,这意味着去观看生活,去创造生活。 话说美学的讨论书籍为什么这么多,我以为这么主观的事大家都会心照不宣地觉得不需要讨论。 我应该不会去学习电影理论之类的东西,为我自己留一片荒芜,这样我就为自己多保留了一些美学体验的可能性。远观不可亵玩焉。

  • 中文系谢葳
    中文系谢葳2024-02-28 14:31:23北京

    基于认知科学(注意力分配和心理学(纯粹接触效应)的、反西方中心的、反本质论的、反审美判断的,一本美学小册子。它不讨论美学是什么以及什么是美学,而是将重点放在人与工艺品之间的关系,和审美体验如何生成上。属于重塑认知,而非提供知识的一本书。

  • 方士橘
    方士橘2024-02-14 15:41:53江西

    这本书不属于通识,主要是围绕几个诸如“审美谦逊”的名词展开

  • 十
    2024-02-23 14:28:57广西

    美学并不是一种野外工作指南,告诉你哪些体验是允许的,哪些是不允许的。这也不是一张能帮你找到它们的地图。美学是一种分析拥有这些体验意味着什么的方法。美学是,而且也应该是完全不带批判性的。 即你的审美评价受你的文化背景影响。由此可见,在进行审美评价时,你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文化背景。你的审美评价并不是什么普遍的标准。这是一件非常独特的个人事项,深深根植于你非常偶然的文化背景中。

  • LPP612
    LPP6122024-01-08 18:27:09上海

    对于初次接触美学的小白来说,全面地了解了美学的基础知识,同时读的过程非常轻松愉悦,激发了很多思考,揭开了萦绕在脑海里的迷雾。

  • juvenxu
    juvenxu2024-02-09 15:44:55江苏

    审美需要丰富的体验和知识,否则看到啥都只能说一句“卧槽,牛逼”,不过体验和知识都意味着偏见,作者呼吁我们保持谦逊。书中比较喜欢的部分是描述注意力控制对审美参与的重要性部分,对于今天我们的注意力完全被手机吸引以及被工作压力牵制的状态,这可能是个重要的启示。

  • W的黄金乡
    W的黄金乡2024-02-03 22:31:22山东

    如果是之前没有接触过美学的小伙伴,十分不建议读这本,因为作者的观念偏向于分析哲学和知觉哲学这块,还是建议读朱光潜先生的美学史吧先。😂

评论来自豆瓣,评论内容仅为网友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