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一激到底:在竞争环境中抚养孩子》希拉里·弗里德曼【文字版_PDF电子书_雅书】

  • 熊阿姨
    熊阿姨2023-08-13 22:10:24北京

    创造了“童年竞争资本”的概念,在前言里提出了许多重要的问题:富裕中产阶级家庭如何在加剧的不平等社会里,向下一代转移文化资本,巩固孩子的阶级地位;这个积累竞争资本的过程又是如何被产业化,被制度化的,等等。可惜正文里基本只是把现状按逻辑一二三四描述了一遍,并没有直接回答更重要的问题——这种“童年竞争资本”具体价值如何?比如有资本和没有资本的孩子在常春藤录取中到底有什么差异?哪些资本是通胀的哪些是保值的?教育是否可以直接简化成“投资/收益”?……这本书提供了一种看儿童教育的视角,但被前言吊高的胃口完全没有被解答。

  • 祝羽捷
    祝羽捷2023-04-17 08:27:38上海

    看得焦虑死,说好的素质教育,底色却是增加竞争力,放过孩子吧。

  • 柏拉图下港口
    柏拉图下港口2024-02-13 00:43:55浙江

    要讲的故事并不新奇,有趣的是附录,学到了一些采访中产阶级父母的访谈技巧(人类总是擅长伪装和自我欺骗,中产阶级父母尤甚,这对于访谈来说可不是件好事)。

  • 沈书枝
    沈书枝2023-08-10 11:07:22安徽

    感觉是一篇普通长度的论文可以阐述清楚的内容,主要是现象的观察和记录,三星半

  • 扭腰客
    扭腰客2023-04-13 15:13:58上海

    “素质教育”可能是欧美白左给中国教育挖的最大的一个坑,事实上西方精英在“鸡娃”上的投入,远超国人想象。结果就是,公立教育摆烂,私立学校成为社会精英阶层的守卫者。

  • 万人迷!
    万人迷!2023-06-07 00:59:06湖北

    关于“童年竞争资本”的出色研究。

  • 小波福娃
    小波福娃2023-09-26 16:18:05上海

    这还用400页讲清楚?

  • 把噗
    把噗2023-05-07 22:27:44北京

    书名改成《一鸡到底》不是更好吗!😄

  • 少女心的鸽子
    少女心的鸽子2024-01-12 08:05:55上海

    美国和我们很像,推崇成功文化。因此,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会让孩子从小置身于竞争环境中,比如舞蹈,足球,国际象棋。如果一切顺利,孩子会在懵懂中成长为家长们期待的样子,比如“成功”或者“优雅”的样子。但究竟为什么,所有人都让孩子参与竞争性活动。如果不成为其中一员我们会不安甚至隐隐恐惧?

  • 帕妮兔子
    帕妮兔子2023-12-22 16:54:13山东

    在读。虽然作者调查写作的时间在十多年前,但是书中很多内容能与当下我们所面对的儿童教育环境彼此映照。前车之鉴,值得一看。

  • lianghao
    lianghao2024-02-28 20:40:41北京

    2023-12从北大图书馆借阅;(2023-6国图基藏,北大图书馆编目中;2023-5没有图书馆收录,电商有售;)原书2013年出版,2023年翻译出版;主要考察国际象棋、舞蹈和足球3个项目在美国孩子参与竞赛的情况。第五章可以看到和身边的环境如何相似!

  • xmonkey
    xmonkey2024-02-22 00:08:37江苏

    在送娃去参加国际象棋比赛的时候看的这本书或者长论文。 很多内容和国内对比都会有些类似的地方,大家的动机大概都是类似的,不过国内阶层差别可能没有美国那么明显。附录部分“向孩子提问”感觉写的比正文更好。很想能看到国内也能有类似的研究。

  • 潜而明亮
    潜而明亮2024-03-06 20:41:15天津

    美国社会当然也激娃,也卷,和中国父母一样,甚至在生活中和孩子深度绑定,就像淘宝app和其他app深度绑定一样,你在其他app里看过的东西,在淘宝里会不厌其烦的给你看,😂说哪去了。但美国家长和中国家长的发力点不同,是因为社会发展不同导致的,他们比较重视体育,艺术等方面的拓展与竞争,美国人本身就喜欢竞争。美国家长激娃功利性也非常明显,他们认为要在童年时期为孩子积累竞争资本,他们觉得这样对孩子是有益的,但他们忽略了最最核心的因素,孩子本身。这本书适合致力于激娃的家长看,会更想激娃。

  • cobain
    cobain2023-12-01 19:25:49广东

    主要观点是提出如何积累童年竞争性资本。

  • 豹豹猫女
    豹豹猫女2023-12-01 20:59:39湖南

    虽有不少重复内容,但本书对我启发挺大,让我第一次脱离自身阶层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思路。 大洋彼岸的中产阶级在孩子的教育上同样重视且倍感焦虑,什么快乐(素质)教育都是扯淡。在这个竞争愈发激烈且不确定的世界,为了孩子有美好的未来(不掉落阶层甚至超越),家长倾尽全力去培养孩子的“童年竞争成本”。一切都以文凭为导向,区别于我国标准化考试只注重文化成绩,美国名校多元筛选标准导致竞争性课外活动成为孩子的生活主旋律。 无论是通才还是专才之路,不管家长希望孩子通过竞争培养哪些优秀品质,都需要大量时间精力家庭资源的投入,而回报真的成正比吗?作者不知道。这也是这本书最大的问题,泛谈现象,不触及本质,缺乏有建设性的理论和结论。 给我最大启发的是作者将女孩培养路线分为三类,不同兴趣选择的背后是父母社会阶层和职业的区别。

  • 喳喳喳
    喳喳喳2024-01-02 23:11:32浙江

    作者关注了中上阶层出身的孩子们的业余生活。他们在忙于应付各种比赛。因为精英大学的招生政策不只是关注学业成绩,更看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家长们为了让孩子上好大学,不得不鸡娃。再一个是美国的竞争文化无孔不入,孩子们也不能幸免。总体上依然是家长的焦虑驱使这一切发生。实际上,就是一桩生意,从培训到组织竞赛到相关的下游产业,养活了很多人。我国原本是只看学业的,现在也开始向他们靠拢,这是进步还是倒退?我不认为竞争精神,赢的精神需要刻意培养,这是生物的天性,没必要再额外增加压力。反倒是早点发现人生的乐趣,更值得追求。

  • 韬光养晦
    韬光养晦2024-02-09 22:52:25广东

    美国的鸡娃和中国的鸡娃不是同一强度,但是看得出来大家鸡娃的心是一样的。

  • 小梳子
    小梳子2024-02-01 15:53:20北京

    读到第一章就发现,跟台湾的《拼教养》,以及北京中产现在激娃的现状,没有任何区别。 全文写得有点过于墨迹了。发现美国的校外教育跟中国的也没啥区别。

  • Strelizeia
    Strelizeia2024-02-11 22:10:04福建

    数据观察有一定局限性,而且作者自己也说了对照中上阶级层面的孩子很多,最有意思的是孩子最后对作者采访的反馈,很真实。而作者这本书放在这些年内容已没有什么新意,在运动、舞蹈和象棋的三种选择项上,前者依旧在性别领域以团队名义行使性别偏见之实,但确实看到受教育或者上层圈层会更多也发展女孩,但实质不是性别平等,而是维持阶级的必要性。后两者依旧带着严重的性别倾向,所以要突破的还有很多。

  • 云牧歌
    云牧歌2024-02-12 16:14:04广东

    用大量调研文字写了众多周知的情况和结论,摸不清因果说不明白关系,好在能引发思考。

评论来自豆瓣,评论内容仅为网友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