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不被理解的少年》(《少年发声》系列第二部,与15位被贴上心理问题标签的孩子对话)陈瑜【文字版_PDF电子书_雅书】
- 江江2023-03-11 10:33:42安徽
这些不被理解的少年最过人之处就是对内心的洞悉惊人并且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某种程度的人间清醒,和外界无法调和,所以有了病。
- 蓝2024-03-16 13:13:14河南
缺乏故事性,对话式的不容易给人沉浸感。但是作为一个陷在问题里的人,看到和自己相似的人,还是会有一些,原来自己不是一个人的感觉。
- 夏天的风2023-04-16 18:31:21山东
孩子是教育的主体,却是教育议题的缺席者。 给孩子一个发声的机会吧,仅仅是好好倾听,就能给他们带去力量。
- 财富自由之路2024-03-05 08:44:44上海
大多数心理有问题的孩子都来自于有问题的家庭或者试图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的父母!还有一点恐怖的就是 几乎每个孩子无论成绩好坏都在为学习而苦恼 太卷了
- 我是海盗你信吗2024-03-08 00:25:35湖南
少年儿童真的有着顽强且蓬勃的生命力,父母要做的并不是为他们遮风挡雨,是要做好那一方土壤,让他们扎好根基,在他们遇到狂风暴雨时也能稳稳地托住他们,即便被压垮也有重新生长的勇气和能力。不把他们罩在温室里养成漂亮的花朵,而是让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力长成他们本来的模样。
- 唐印看过小世界2023-03-14 23:01:15广东
思考~
- 白学家2023-04-15 23:11:56湖南
现在的小孩好聪明啊!!! 唉 :-(
- 颗粒2023-04-19 21:26:32北京
我在这些孩子身上投射了自己,又自愧比不上他们的感受力和表达力,好像白活了这么多年,但其实聪慧和年龄本来就不成正比。不喜欢每个采访后的点评,把这些故事限制在了父母的视角,其实很多人都是尚未被治愈的孩子。
- 夜行2023-04-16 20:09:19浙江
他们好惨、好苦,明明是很让人心疼的孩子,却反而倒过来为父母着想,会努力去了解父母身上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会去反思这段关系,去挣扎、学习和抗争。就像郑渊洁说的,我们年年评三好学生五好学生,为什么不能评十差父母十差老师?
- 颛尹毓2023-05-17 18:49:15北京
早熟但还不成熟
- Magic 露2023-05-30 11:54:37云南
读一些少年的烦恼故事,一方面以家长的角度来看如何去理解孩子,一方面好像某些心底少年的部分被诉说了出来。里面的很多孩子真的很棒。
- 老虎娘2023-07-04 22:49:41上海
少年发声这个系列非常独特,从孩子的视角讲述了孩子们身上在发生什么,那种痛苦是绝大多数大人无法理解甚至不愿意承认的。孩子们太苦了。 人一生最重要的命题,就是寻找自己。而疯狂内卷学习的教育模式会极大地破坏掉孩子们通往内心的路径。支持双减!给孩子们留出空间,去向内探索自己,向外探索真实的世界。
- Iridescent.2023-07-03 18:41:37广东
打开书之前没想到会是对话形式的案例呈现 不过看完发现这样的形式确实更加真实 好几个孩子说出的一些话我真的疯狂共情 曾经的我现在的我真的也都是这样感到困扰难受的 不过点评部分依旧比较拉垮 还有最后一片发声真的太像在喊口号了
- 59452023-07-11 17:30:29天津
最大的感触是,其实孩子也是又很多细腻的感受和思想要表达的,家长一定要把孩子当作平等的沟通对象去交流。一时的压制可能没什么表面上的反映,但是日积月累可能会爆发。很多家庭的问题最终只会反映在孩子身上,大人们还会去指责孩子怎么变成了这样
- 草开刀2023-06-15 16:42:41湖南
成绩泥沼和父母窒息的管理模式以及家庭氛围,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这已经是当今社会的共识。前两篇有点共鸣,对成绩的执着而造成心理障碍深有感触。教育只会越来越好,但是我现在觉得培养一个孩子太难。里面孩子们所遭受的困难让我又增加了一个不想生孩子的理由。了解到第一本访谈叫做《少年发声》,但不想看了,提高意识已经足够了,重要的是能提供方法。
- 少女心的鸽子2023-07-02 20:37:13上海
小孩子们是特别纯粹,纯净,又脆弱的群体。在周遭,如教师,同伴,尤其是父母的言语攻击和指责之下,他们很容易受到伤害。不是每个小孩子都有自救的能力。作者难能可贵,作为一个成年人和孩子共情,而不是高高在上地指责他们矫情或脆弱。希望每个孩子都可以健康平安地长大。
- 葵酱2023-08-05 23:28:57北京
书里面孩子病的千奇百怪,家长倒是有病的挺统一。
- 西瓜的夏天2023-05-16 09:57:44陕西
是可以了解青少年的心理,但点评感觉一般。
- 有幸2023-05-16 13:55:24上海
听见就是疗愈。
- 喳喳喳2023-05-28 21:14:25浙江
和上一本一样,也是孩子们的采访记录加点评。孩子们的发言依然精彩,点评依然不痛不痒,基本意思是指责家长,这没有意义。最后一篇尤其不喜,感觉是过度贴标签的产物。家庭里的成员是要寻求相互理解,但这个度到底要如何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