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破碎的生活:普通德国人经历的20世纪》 (从纳粹独裁、二战、大屠杀、冷战到柏林墙倒塌,一幅20世纪德国历史的完整图景,一部折射大时代的“小人物”群像 理想国出品)康拉德•H. 雅劳施【文字版_PDF电子书_雅书】

  • kikyo0510
    kikyo05102022-04-05 15:40:40

    上一代记忆传递的断裂、战前优越的童年生活和基本人文主义教育的缺失,让魏玛一代大多数人几乎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集体主义的席卷并走向纳粹主义——和今天我们正在发生的是如此相似。永远、永远不要失去独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

  • frozenmoon
    frozenmoon2022-02-09 21:32:15

    既有俯瞰全局的宏观视角,又让人听见无数种细微的个人口音。这一群人到底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有这样的经历啊?以前,我拼命寻求一种理性的答案,那种起承转合的关联,那种时间深处的根由,但现在看得多了,却越来越觉得一切邪恶、癫狂的上演与重复没有理由,如果说神是个小说家,他可能随手写下这一段时就莫名怀着愤怒、恨意和恶毒的恶作剧心态,就像我们写下一个丧尸故事,让谁死让谁生都很随机。这书中的人先陷入右边,又堕入左边,被右手捏成粉末又被左手攥成的铁拳砸成肉泥,这两边势不两立却几乎同构。人类能变得聪明吗?能接受教训吗?我很怀疑。为什么他们最终能冲破铜墙铁壁?能走出泥泞?或许也只是神明眉一皱头一点。可有的地方神明昏睡,不向人间望一眼。

  • 祝羽捷
    祝羽捷2022-01-19 15:30:30

    这本太好看了。为了重述个人命运——“内涵大于单独个体,但又小于整个社会的集体传记”,作者特意圈定了魏玛时期出生的人,他们的祖父母经历了帝国,父母经历了一战,他们经历了黄金童年、萧条、极端主义、暴力、战争、政权更迭,面临着意识形态的选择,各种因素促使不少人选择成为作恶者,后沦为受害者,在20世纪的后半叶平和中又重建生活。这本书里能看到很多历史学家忽略的真相,第五章《女性的挣扎》揭发了纳粹的厌女,但也看到一些拥护纳粹独裁的女性故事。回忆这个行为是艰难的,这本书也辩证地看待了对记忆重建和口述历史。

  • 陌生人
    陌生人2022-07-06 06:52:34

    各种浅尝辄止。

  • Trarbach
    Trarbach2023-11-14 13:05:47广东

    一位医生抱怨道:“这个人不仅平足,而且有痔疮,靠他我们赢不了战争!要把他分配到哪里?”回答是:“给空军,先生。” 笑死

  • 黄不知
    黄不知2022-03-29 17:20:45

    比起许多非虚构作者力求引人入胜的小说化结构和笔触,本书的风格更偏学术化、更严谨,相对没有那么好读,与作者的历史学家身份也有很大关联吧。但庞大扎实的访谈信息和知识储备,仍把整个叙事剖析得非常全面且透彻。关于普通德国人经历了战争、纳粹压迫、大屠杀和专制统治,从行凶者到旁观者再到受害者的角色转变;战后东西德截然不同的走向,读来有一种异常熟悉的共鸣感;以及复杂的自我批评之路。是非因果无法一锤定音,只能说譬如战争的反人类行为,为国家决定层之外的普通人带来的永远只有灾难,灾难,灾难。

  • 氧气赐予我生
    氧气赐予我生2022-03-30 23:43:09

    所以我们这一代人会如何回忆属于我们的破碎呢?会为趋利附势找各种借口吗,还是为自己蝇营狗苟的苟且偷安窃喜。

  • Tony
    Tony2022-04-02 16:11:24

    历史的一张网,最密但是最被忽视的部分就是其实那些普通人所经历的。 本书就是从各种普通人的视角来描述从一战结束到90年代德国统一的历史进程,也就是他们这一代的种种经历和感受,这样的历史读起来才有血有肉。

  • 雪舟
    雪舟2024-06-04 00:19:17法国

    把历史(H)和普通人联系起来的尝试。 读到某些段落的时候又很紧张,因为唤起的想象太过相似。 战争给一个个人带来的都只有不幸。一个没有战争的世界,真是弥足珍贵。

  • 秦时暮
    秦时暮2024-10-18 21:10:23四川

    鸡肋作品,适合写小说写同人补充细节用。摘抄书评:然而此书的“破碎”不但体现在内容选材上,还体现在内容撰写上,注重描述不同个体生活体验的做法也导致叙述时的繁琐,降低了阅读体验。

  • KIRI
    KIRI2024-09-12 08:06:23湖北

    魏玛时代出生的德国人的一生,抛开宏大叙事,聚焦具体的生活(如果那种生活可以称得上生活的话),不得不佩服那一代人的意志顽强。东德一言不合就建墙,墙这个东西真是万古不变…

  • 邶塵
    邶塵2024-04-05 23:33:19内蒙古

    平民视角的审视,理性乐观的反思。聚焦一代普通德国人的生活,魏玛的孩子有着无忧无虑的童年,纳粹的青年有着狂热的青春,铁幕时代的成年人有着自己无法言说的理想,经历过20世纪的德国人拥抱自由主义与民主,成为祖先不敢认的新德国人,这比一切反战、反独裁宣传都更震撼。

  • 扭腰客
    扭腰客2022-02-14 16:51:50

    大多数反思德国法西斯的著作,都是从希特勒和其领导纳粹党来出发,远点的会追溯到德国政体及一战遗留,对犹太人在宗教、世俗上遭受多民族、大范围排斥的现象则关注不够。而大部分德国人也丝毫没意识到,正是千万普通人的敌意,质变成世纪大屠杀。

  • 欢乐分裂
    欢乐分裂2022-02-16 15:20:40

    聚焦出生于20世纪20世代的群体,描述承自第二帝国“美好旧日”遗产、安享工业化带来的城市改革和现代福利、同时也感受到祖辈威权施与的压制,在大萧条中日益激进,出于阶级/宗教分化选择意识形态立场,接受美化战争/尚武气概的宣传,及至战败后导致政治迷失而造成心理困境、冷战中再次站队、为寻求新的道德支柱回归宗教或将美国视为典范、批判公共领域的建立,直至柏林墙倒塌。 爬梳/解构大量自传叙事,这种半公共记忆带有强烈的主观选择性,因回忆者的逃避而进行无意识地篡改、说服到改写成符合既定价值的版本,即使“认识到曾忠于邪恶,被一个巨大谎言俘虏”,即使普通人未幸免于帮凶,即使不无真诚忏悔,但几乎无人承认参与清洗灭绝,“这种记忆遵循由社会重述、文化反思和政治讨论所构建的集体脚本。”

  • 毒妇脸少女心。
    毒妇脸少女心。2022-05-01 10:57:57

    和平与战争、崛起与失落的风云变幻,能够让作者以真实、多样的视角书写历史,以悲悯、流畅的文笔捕捉恐惧。人们从昔日与家人共进晚餐的温馨、爵士乐声中摇摆的青春到对战争充满了无限期对德意志帝国的恐惧和死亡威胁下,以一种逆降的暗阶向上涌动。除了史实的细致铺陈外,还带来一些感官上的纯粹的恶,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走进了罪恶与耻辱的神龛,结局之后是寂静飘落的雨,画面静默。本书的巧妙之处在于一种祛魅的含蓄表达,集体记忆存在的必要性得到否定,也是通过德国人的普通生活塑造为切割苦难的主题史。

  • 2koo
    2koo2022-10-31 15:43:57广东

    只有通过重述个人命运,才能理解人们遭遇的千百种不幸。

  • 把噗
    把噗2022-03-02 21:39:13

    “今天,德国成了稳定的孤岛和自由主义的最后希望。”

  • 9号球
    9号球2022-04-04 23:15:23

    普通人视角经历的历史,大家都是在滚滚车轮下挣扎,从纳粹上台到二战,战后重建和东西德再到统一,普通人有的选吗,死掉的人都没有机会在书里发声了。从东德人的生活里看到当下,讽刺的是东德的状况都还算好了

  • 侬谁啊
    侬谁啊2022-03-30 06:45:18

    黑尔默遇到了一名悲伤的妇女,后者可怜巴巴地问她的儿子有没有幸存下来:“你看到保罗了吗?”黑尔默劝她要有耐心,他想知道:“有多少保罗永远不会回来了?”看到满载碎石瓦砾的卡车,他不禁想:“有可能处理掉所有废墟吗?”以及“需要多长时间,新的生命才会从废墟中长出来?”

  • 淡清的水桶
    淡清的水桶2022-04-05 08:17:38

    痛点ing……

评论来自豆瓣,评论内容仅为网友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