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染墨的指尖:近代早期欧洲的书籍制作》(方寸系列)安东尼·格拉夫敦【文字版_PDF电子书_雅书】
- 殷顽民2022-12-12 10:47:16湖北
没有预想的有趣,是一系列单行论文的松散组稿,与副标题关系不大,主要钩沉近代早期文本整理和文本批判之学术研究史上的若干人物和事件。我读后的收获一是(对中文读者而言)众多冷僻的学术史轶闻(很快便会遗忘),二是若干精辟的拉丁谚语,记下来留作日后装X。熟练掌握拉丁文的朋友可能会有更多收获,因为本书所涉基本为拉丁文献研究,而且原注有大量拉丁文引文(中文版未译),细细咀嚼应有我等文盲体味不到的逸趣
- 冬樵椒山2022-11-21 20:39:40吉林
被题目骗进来的(顺带补了历史辅助学科的知识)最感兴趣的果然是维泰博的安尼奥,这人真的很适合出现在博尔赫斯的小说里。阅读顺序:序言612347589。伯姆的并非完全拼接的系统汇编,在摘录中意识到汇总的脉络,可以和帕斯托里乌斯的部分一起看,帕氏在笔记本中对传统的改造,强调批判意识;校对者:作家与读者间的中间人;还原文献时对于缺漏之处的卜测性质的书写,卜测/缺乏证据;马比荣的古文字学与书法艺术的关系;维尔吉利解释的基督教的犹太起源,运用了比较的形式,可以和维泰博的安尼奥通过间接引用等形式捏造史实与资料接着看;帕克的论证与需要之间的关系,档案具有工具性,复制的过程中创造/改写文献,对复本的强调可以直接看凯斯对经过公证的复本真实性并不怀疑的部分。论证为对作家与史实不同的观点的溯源,斯宾诺莎篇最能体现。
- 硫代硫酸钠2023-07-08 07:09:37荷兰
属于这一类作品:精装是为了骗更多钱
- 西野鱼竿2023-07-22 13:40:07四川
比较有意思的是写近代早期的人文主义学者如何用卜测来校勘写本
- 蘑菇酱在小黑屋2023-05-12 01:28:45上海
高开低走,自第四章起即略显味如嚼蜡。为作者原序及译者后记加一星。
- ryj1162023-12-10 14:10:51福建
文献学卜测
- 雅典菠萝2022-11-12 17:19:54北京
喜欢卜测那一章!土星给与我先知而不是解释者的力量,我读到这句乐不可支。
- 煙雲過眼2022-11-16 13:49:06浙江
3.5星,论文合集。不知是翻译还是本身语言风格,此书和《脚注趣史》都不大好读。第九章有启发。“奎契迪尼”多译为“奎恰尔迪尼”,《轻松理解历史的方法》多译为《易于认识历史的方法》、《共和国六论》多译为《国家六论》,其他书名或人名体感也有些问题,未仔细核对。
- Jenny0072022-11-28 18:24:54山东
装帧与封面设计都非常赞,但内容略显琐碎。 作者以欧洲早期书籍的编撰、选材、校对、排版、卜测、设计、字体、插图、装帧等一系列繁琐又枯燥的必要工序流程,结合文献学理论与手法、批判主义思维,呈现出【一本书】从无到有的各项隐藏在成品书背后的细节。 纸质书发展至今日,与昔日那些执著于编撰、书写&印刷、制作书籍的先辈们的卓绝贡献是分不开的。缮写者让书籍成为宝贵的知识与信息的载体,而印刷术则让书籍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也让宗教的普及性得到了快速提升…… 书名略有误导,内容更偏向于人文主义角度的书籍成长史。
- ly的读享生活2022-09-21 09:09:34浙江
校勘学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性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校对是编辑他人作品的人文主义者,是内容提供者,是一部作品的把关者。
- 读史拼命三郎2022-09-22 06:52:14广东
序章尤感动,只会识断字的可怜虫!
- 维参2022-09-20 22:15:47广东
书籍是什么?今天我们更可能给出的答案是对其内容的描述——比较系统、完整地记录并传播知识、观点或娱乐图文的事物。它的物质形式未免太多样,制作过程又离普通读者太远。本书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在这里书籍与劳动的距离要近得多。制作书籍的技艺速写了一个时代的生活剪影。如果说现代出版业浸泡在碎片化、消费主义和符号价值里,在人文主义者的时代,书籍制作的技艺需要的是阅读、抄写、听闻、排版、印刷、鉴别和某种猜测。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用烟云捏出泥土的世界,却真的令人类理性的种子生根发芽。
- 基瑞尔2022-09-27 20:31:33四川
初看标题误以为只是回溯早期书籍制作的工艺,却是在勾勒一副更为生动、形象也不失温度的“学术盛景”:他们不惧怕任何纷争,他们审慎对待每一个细节,他们选用别出心裁的方法来整理自己所见所思所得。书籍制作中就这样萌芽与诞生着思想,也重新建构那些新的知识,这是一次多么奇妙的体验。尽管后面几章阅读起来有些门槛,但这般角度的进入已经持续让人保有兴趣。【2022 #157】【方寸·新知课 #3】
- 某羊2022-09-24 22:52:07江苏
相比于“书籍制作”,本书所论及的内容更加广泛,称为“知识的生产”可能更为合适,故多少还是有“跑题”之嫌的。不过抛去这一问题,作者以分章人物专题研究的方式,对于欧洲近代早期人文主义者们知识生产活动的考察仍可以说是细致和有趣的(虽然专业门槛也更高了些)——他们身处传统与未来的过渡阶段,新知识的创造寓于对旧知识的摘录之中,知识的生产与其物质载体的生产皆需要亲力亲为,且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指尖染墨成为了这些人的宿命,一如腱鞘炎之于当代的知识生产者们╥﹏╥。 顺便一提,书中关于近代早期知识生产和人文主义者们的八卦还是蛮多的,比如哥白尼仰慕者和《天体运行论》编者之间因为书稿编辑加工而产生的矛盾——作者(或者相关方)和编辑之间的相爱相杀古已有之,如今仍旧,想来未来还会继续吧~
- 伲凹2022-10-01 20:42:30安徽
“在印刷时代,书页间沾染的墨渍是读书人的痕迹,是写书人的痕迹,也是做书人的痕迹。“这一切是基于书籍本身实现的。一开始抱着极大的兴趣阅读本书,也正是想着能了解书籍的制作过程,但不得不说它的副标题” 近代早期欧洲的书籍制作“实在太具误导性了,甚至可以说表面上的主题与作者所关注的博学无关。在大范围脱离书籍制作技术内容的输出中,作者更多是提供了有关“做书“的激动人心的描写和传播塑造文本的意义,并展示将思想史、书籍史和文本批评的方法结合起来所可以取得的成就。
- 麒麟2022-12-05 13:52:24北京
关于欧洲过去书籍制作的趣闻。普通读者所能提取到的知识点也许并不多,大量陌生且年代久远的人名书名一定会造成阅读流畅感的阻碍,关注点过于小。大量的引用和注释产生一种仿佛你应该知道但你不知道不能怪我的奇怪感觉。我想更适合研究欧洲古籍以及对于一些小众的欧洲书籍制作者有所了解的读者阅读。也许名字是它吸引人的一个点,但建议读者在购买前,最起码阅读1-2章正文内容再做决定,否则很可能读不懂也无收获。
- Rsld半掉线中2022-12-06 12:31:54江西
校对曾被重视,出版时会被特别提出,并成为书商竞争的方式。卜测的存在。如今的字帖可追溯至抄写文本的时代,缮写是一份工作,并且因掌握古代字母的人不多,一度是繁重工作,书写的范本或许还能让人声明远扬。涉及宗教的几篇没怎么看进脑袋里,残念。 正好在看小书虫,顺手捞回来了,以为是讲印刷的,但跨度意外大,可以说涉及到书的各个方面,在调剂与研究之间摇摆,内容则好像在从灰尘里打捞上来的,从五分之一的注释中就能看出,发现看过他的另一本,也是内容庞杂到觉得写它的人还蛮辛苦的。虽然读完后依旧对人名感到陌生,也算是走过了一趟旅途。纸的手感特别好。
- 思想的苇草2023-03-30 12:42:53上海
在深具迷惑性的副标题之下,本书核心内容是关于书籍产生的各个职业在近代早期如何产生与深化的,通过一个个相关人物的梳理,印刷时代在书籍制作一步一步展现在世人的眼前。正如本书结尾处所言的“在印刷时代,书页间沾染的墨渍是读书人的痕迹,是写书人的痕迹,也是做书人的痕迹。“
- fancyw1182023-04-03 00:05:45广东
我知识有多贫瘠 这分就有多高
- 巴黎獭读书浣熊2022-12-31 17:12:44天津
这本书的内容和我想象的非常不一样。首先它是一波论文集合。我其实是更期待看到更多“工匠”的一面,包括一些实际的操作,比如如何装订、如何绘制插画等等,这本书应该说只有第一章是立足于制作的方面。后面几章更关注于学者们如何在茫茫多的文献海洋里选取材料,有卜测,也有在不同文献中的选择与比较。读到第五章我基本就耐心减半了,最后两章感觉与主题更是没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