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山寨:中国式解构》(探寻东方文化独特价值理念、挺立中国文化精神的别开生面之作!)韩炳哲【文字版_PDF电子书_雅书】
- malingcat2023-01-01 18:07:27上海
这篇长文脱胎于德国学者雷德侯的《万物》,雷德侯研究了中国古代模件化生产的问题,涵盖从汉字、兵马俑、画谱到景德镇瓷器的广泛领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韩炳哲试图说明,中国的“道”“智”“权”等哲学思想与西方有本质的不同,柏拉图的“理念”否定模仿,崇尚唯一,中国的“道”则无始无终、无生无死,没有什么是独一无二的、原始的、或最终的,有的只是重复和再造,注重的是过程和参与。文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作者对“山寨”的“游戏性”的理解:“对修改、变形、组合和转换的游戏兴致”。我觉得需要强调的是,在没有专利权和著作权的时代,西方文化中的类似“游戏”也屡见不鲜,是资本主义的兴起将“创意”和“创造”变成好生意。从达达主义到文本盗猎到今日的生产性受众,游戏精神依然存在,到如今,万能的资本将解构游戏也化为好生意。
- 20c Pyrus2024-03-06 21:52:14重庆
拿起大喇叭提醒我的网上邻居们:本书定价56元,正文总共64页。(📣书店站几分钟就看完了!📣别买!
- 袁长庚2023-01-11 00:39:06云南
洞见颇多,但是在低端电子产业的大规模资本复制和文人画之间建立一种本体论上的关联是有些牵强的
- 我是豬豬🐷2022-12-15 20:07:54广东
有點坑錢,總共才70頁
- blueshadow2023-06-30 09:06:26北京
待在中国最有趣莫过于闹闹哄哄的,生长的热闹,就像爬满一张画的题字,景区的到此一游。真假难辨,短促而无道德的解构,我也想赞颂一下山寨货。某种意义,我也是山寨的一部分。
- 万人迷!2022-12-16 11:34:33湖北
这书很难打分。本来我对于一两万字的篇幅硬出一本书的作者是不太感冒的,但这本书从一开始就很吸引人,而且确实有一些美妙的东西在里面,虽然有的地方似懂非懂,但正当我开始期待作者在铺垫后展开精彩论述时,全书戛然而止……
- 张大水2022-12-08 14:54:18湖北
看《复制》一篇很受启发,东亚木构建筑,当然区别于西方石构的永恒性,但中日的又各有区别,典型代表就是日本的伊势神宫于中国的黄鹤楼,伊势神宫屡建屡费却复制得一模一样,黄鹤楼屡建屡废每个朝代都是不同的样子,更多的是文字和心里意义上的延续。
- 胡桑2022-12-25 16:26:33上海
将山寨归于中国不相信存在和本质,而是相信过程和变化的解构思维,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把中国当代的盗版现象追溯到古典艺术不重视原作真迹就有点书生意气了。原创性和本真性并不一定源于作者观念,中国当代的盗版现象显然是个技术落后现象啊。
- Paradox2024-10-14 19:02:35上海
最幽默的一本
- 白色的虹2024-07-05 11:06:20浙江
达达主义中国,有趣
- Laputa2022-11-14 19:19:33北京
山寨展现了中国独特的“去-创造”观念。韩炳哲从中国的权变观念与西方的绝对权利观念之区别、艺术品的临摹对原迹的不断重写、画作留白邀请鉴赏者参与创作等方面,说明了中国思想为什么会将物当成一个连接作者与读者、古代与现代、外来与本土的虚空的媒介。在多元主体的时空汇聚与参与中,山寨成为中国独特的解构-创造实践。
- sentientbeing2022-12-07 19:54:45上海
毫无疑问,他是聪明的!只不过,把“山寨”升格拔高到此番境地,倒也真的不必。本书的最后一句,“如果西方世界认为山寨不过是欺诈、剽窃和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那么它将永远无法企及山寨中所固有的创造力”,真的过了!韩老师,你比中国人自己还会吹,听我的,咱都把遮羞布快快扯下吧。
- 梦野久作2022-12-07 23:54:11辽宁
太薄了,
- 江海一蓑翁2022-12-12 20:13:44江苏
韩裔德国学者韩炳哲的一部关于中西社会、艺术、文化比较研究的学术随笔合集,从古代中国的艺术作品、当代中国的山寨现象等方面入手,探讨中国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的解构性、动态性、去主体性与创造性。作者的很多论断,尽管不无争议和可商榷之处,但他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能力、一以贯之的中西比较分析的问题意识、以及言人所未言的思想原创性,都在这部不到一百页的小册子里,体现得非常充分和明显。值得一读。
- ⠀2022-12-16 17:17:10湖南
用中国画的“摹仿”做了大篇幅的铺垫来引出“山寨”,居然就如此草草结束…本来还看得挺开心的,往后一翻直接是注释了。
- 明朝霖2022-12-17 21:27:34江苏
本书虽名为“山寨”,但实际上是对作者所谓“中国的精神”的历史回顾,是对作者眼中西艺术史壤别之探析,层层累进到了终章以“山寨”作为泄口畅快表达出来。所谓“中国式的转录”是权宜的、包容的,原创概念可以让位于仿造,视乎时代之变。而书中“东亚/中国”的解构范式是变化、组合、变异的过程,在作者的眼中近似自然之法,是一种游戏式的达达主义,使得“颠覆和创造合二为一”,甚至可以进一步提升到上层建筑的探讨范畴。将“山寨”作为哲学性的思考,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或可称其为对“中国山寨”的“山寨”解构。不过本书中对于佛教的探讨、对于中国艺术史的追溯、对于中国历史的叙述以及“山寨”是否真如其解析般的“高级”,似乎都还值得商榷。
- Demian2022-12-18 18:32:08陕西
在《共主观性的现象学》被侵权出版的背景下,读这本书就更应景了。本书的主要观点是:中国文化运用“去-创造”和“非-实体”中的消极性使得“存在”经过去实体化变成了顺应变化,生生不息的“道”,因此,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是解构的。在这一哲学观的指导下,“山寨”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文化/历史创造。但本书的论证相当不严密,论据也很难站住脚,比如作者认为“兵马俑是用模块或零件批量生产出来的”这一点就说明了他对中国文化实在是太不熟悉了。
- 锦年2024-03-12 07:39:17山西
感觉是作者在艺术和哲学之间的试水,做到了自己的逻辑自洽,但很多是不合理的
- 横路2024-03-15 22:08:54北京
角度有点意思的,放饭桌上聊会觉得精彩,作为论述就不够完整。
- 章秉烛2024-03-16 06:27:35上海
通过他人视角了解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