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人命关天:清代刑部的政务与官员(1644-1906)》【绘刑部260余年沧桑变化,窥清王朝统治的底层逻辑】郑小悠【文字版_PDF电子书_雅书】

  • 密涅瓦的鹰头猫
    密涅瓦的鹰头猫2024-01-07 14:23:52北京

    读过前面多半感觉是优秀的政治史分析,尤其紧扣人事选任、培训、晋升及满汉群体间的互动,勾勒出颇具特色的专业儒家官僚形象。秋审及后则亦勾勒央地政治张力及皇权对这一套行政官僚制度的影响。越往后读越能与每日执业所见互参: 自成一体的专业官僚选拔,优越但难以问鼎中枢的晋升渠道,深嵌入整个行政体制的刑事司法,最高权力不需要法外设制却能从心所欲的影响。乃至07年之前最高院收回死刑复核前的情状与“就地正法”之互见,很难不让人感叹难以隔断的历史延续。论及中央司法对地方的考核审定,从制度设计而论,或仍有不及

  • walkerace
    walkerace2023-04-15 16:35:34北京

    读到书末关于皇权与刑名关系的部分,有一段话让人感触颇深:在这段传统农业经济下人口增加最快、疆域扩张最广、人与资源关系变化最大的时间里,乾隆帝试图通过严刑峻法把社会矛盾压制在“治”与“乱”的交界线下。乾隆二十年 (1755),秋审情实人犯共 678人,勾决 666人。到乾隆五十年(1785),秋审情实人犯 1133人,勾决748 人。这与康熙四十五年(1706)的情实70人,勾决25 人相比,真有天壤之别。——时代浪潮汹涌,皇帝劳而无功,青灯下的勤勉在大历史角度下轻于鸿毛。此外,书中关于刑部官员职守、关系及来源,“部权特重”的论述很开眼界。赵舒翘、刚毅部分颇令人唏嘘。期盼其他各衙门,也有此等力度的研究。

  • 奥嫫
    奥嫫2024-01-10 21:51:12广西

    内容很扎实,末尾的参考文献列表给我惊着了,感觉比我命还长。

  • 陆钓雪de飘飘
    陆钓雪de飘飘2022-12-03 17:42:08山东

    清代皇权之强,已经不需要通过专门的内廷班子来限制政府,皇帝有足够的权威和能力直接控制刑部,令其为自己的意志服务。皇帝身兼国家领袖与政府首脑二重身份,亲身活跃于法司办案的决策环节,甚至过程当中,或委曲暗示,或直接发号施,相对于唐、宋、明各时代由皇帝亲信组成的内廷问刑班子,清代的刑部名分更正,专业性更强。所以清代的大案,特别是政治类案件,从表面上看起来,都非常遵循程序、合乎律例,毫无君主个人肆意妄为的痕迹。事实上,每到这种时候,皇帝,特别是雍正、乾隆这样强势君主的个人意志,早已通过奏折密嘱、当面示意,或法司官员的个人揣摩等形式,渗透进整个案子的办理过程当中。皇帝利用程序、主导进程、预定结果,专业而驯顺的刑部,是他们最得心应手的工具。在清人的观念里,执法的宽严不应一以贯之,而是世轻世重与刑期无刑。

  • 时笙
    时笙2023-12-17 21:45:26浙江

    4.5 ,博论。较枯燥但读完对清代刑部有了大致了解。清初统治者继承明制,减少杀人是出于帝国合法性的考虑,同时对于满人采区关外的旧制进行管理,强化权力和维持社会秩序之间寻找平衡。这个过程刑部开始集权,造成了康熙中期刑部“天下刑名之总汇”。此际官员业务荒疏,责任心差,书吏徇私舞弊严重,雍正年间一系列改革注重人才储备和刑部官员业务能力的提高,比如考核、增加任上的工作年限等等。乾隆的改革强化了秋审,任上官员易受到关注。 制度稳定以后的改革均致力于行政效率的提高,但是这个刑名体系也受到清王朝人口激增、疆域扩张带来的冲击,后期出现了“就地正法”,并被滥用,此时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大不如前。 作者对于流程的详述、职位关系、满汉民族影响、皇权的影响等多方面展现了较为全面的刑部。 (看完觉得雍正很强,特别改革部分

  • 万人迷!
    万人迷!2022-12-26 17:58:27湖北

    读绪论的时候就觉得像是博士论文的写法,一看后记果然如此。就书的内容来说,远远超出我的专业视野,实在无力评判,只能说博士论文写出这个水平,实在是令我这个外行佩服。

  • 小p
    小p2023-02-12 00:52:51上海

    写得真好。清楚明了、条理分明、材料选取和阐发也非常得当。受限于篇幅,有些内容没能再展开有点遗憾。看书评区说这是博士论文基础上写的,更是令人敬佩。

  • 羨漁
    羨漁2022-12-18 19:45:54湖北

    沦陷期间半卧在床上读完了。应该说,对于我这个法制史外行而言,这是一本很优秀的历史著作,并不局限于法制史层面,读者可通过清代刑部与诸种机构、势力之间的互动,及其历时性的演变,得窥帝制晚期政权运作之一斑。诚如友邻短评所言,称之为“活的制度史”是颇为恰当的,此外,一个感慨是,此是作者在博论基础上修改而来,我自问在博论写作中做不到如此细致与不厌其烦。

  • 沐恭朝夕
    沐恭朝夕2022-11-16 17:22:10陕西

    内容不错,结构稍杂乱

  • 无明尽
    无明尽2024-03-22 13:49:25北京

    不说别的,本书作者毕业后居然没有担任教职,给了我一点小小的生涯震撼(转行写非虚构刻不容缓)

  • Nana
    Nana2022-11-12 16:05:28广东

    读过,感谢我导。

  • 上德若谷
    上德若谷2022-12-21 23:00:28北京

    一部很专业的学术性著作,能够对清代刑部有进一步的认识,比如更正了传统观念当中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类似三权分立的地位关系,刑部的内部结构以及运作模式等。有些地方读到拍案叫绝,如,为什么专制程度最高的清代,反倒没有制衡刑部这种司法机构的内廷断狱机构出现?因为皇帝的意志早已通过各种方式渗透进了法律的程序中……在专制社会里,刑部再专业,能抵得过皇帝意志?

  • 印奥采
    印奥采2024-01-21 20:30:57广东

    人命关天,有理无钱莫进来;正义万岁,祈望皇上圣恩隆。

  • 见南
    见南2024-04-23 18:02:20北京

    作者笔下,清代刑部特征及问题与其说是传统的,倒不如说是“现代性”的。这群官员及其奉行的制度规范非但不是随心所欲的绝对权力,反而是傲慢冷峻且专业素养极高的技术官僚以极大热忱认真维护着的“铁牢笼”,无论督抚总宪甚或皇权,都不能脱离专业的底线。其最终崩溃,完全是来自于中央权力式微和整体国家结构的崩解,否则还将沿着程序继续运转机器。本书是有典范研究思路而完成度很高的正统制度史作品,不过有两点或可锦上添花:一是本书始终围绕专业化这一概念,但没有找到适当论争对象,虽然提到了孔飞力,但批评时又没有将其“君主对官僚制的凌驾造成专业性失位”这一点明确拿出来,也没有注意到由此阐发的周雪光等的讨论;二是明明很多论述如官员所处文化环境等稍跨一步就可以与政治学新制度主义多个流派结合(非滥用的历史制度主义),惜未注意。

  • 小道士
    小道士2023-12-23 22:04:43湖北

    万万没有刚毅居然是一个法律人

  • 頨譞
    頨譞2023-11-03 21:12:08北京

    中国法律体系恰恰是被移植的的现代化的典型,几乎照搬大陆法系,这倒是两岸共同的特点,有的是日本的二手货,有的是直接从德国“拿来”。法律史研究极有必要。

  • 阅湖
    阅湖2022-12-10 11:35:01北京

    或许是近几年来中国法律史最出色的研究作品,未来无疑也将成为清代法律史(以至整个清代制度史)绕不过去的著作。所谓“活的制度史”,大抵如是罢。而当看到作者动用或公或私的海量文献剖析刑部运作时,难免想到,仅从材料而言,我们对于最高院的了解或许还不及刑部…

  • 朗蕉
    朗蕉2023-03-15 23:38:23北京

    “清代刑部工作指南”,主要讲清军入关后,到清廷预备立宪前的清代刑部的人(官员)和事(政务)。 这本书是北大的优秀博士毕业论文,专业性非常强。非专业人士读起来会觉得吃力。 我觉得非专业人士打开书可以先跳过绪论,直接看正文。总的逻辑是:清王朝存在政权合法性焦虑,所以要努力证明自己很优秀,于是努力追求“刑狱平”。在此过程中,三法司的大理寺都察院逐渐被边缘化,刑部成为“天下刑名之总汇”,“部权特重”。在上层,皇帝看重;在中央,同为三法司的大理寺、都察院在司法方面都是陪衬;在地方,上至督抚下至州县,都忌惮刑部的“部驳议处”。刑部逐渐完善机构设置,健全制度体系;刑部官员一个个都成了法律事务专家。清代君主控制司法的方式更隐晦,他们有足够的权威和能力直接控制刑部,让刑部办案官员秉承君主的意志办事。

  • 栗子有毒
    栗子有毒2023-03-19 09:50:03浙江

    翻,不感兴趣

  • 乔庄皮皮
    乔庄皮皮2023-05-17 21:26:16北京

    1,从1644年清军入关讲到1906年清廷宣布预备立宪,时段长,材料多,集中刑部政务,讲变化趋势(专业化,制度化) ,讲各方博弈,如何“改善行政方法的艺术”;2,刑政刑政,与“刑”有关的政务,没有“司法独立”这回事,君权不是“干涉司法”,君权本身就是刑名政务的一部分;3,“救生不救死”传统;4,刚毅、赵舒翘等刑部出身的循吏如何成了“误国正人”

评论来自豆瓣,评论内容仅为网友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