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龙与洋鬼子:一位瑞典地质学家眼中的万象中国》【“仰韶文化”发现者安特生的中国亲历记,勾勒20世纪初中国大变局中的世间百态。问世中文权威译本,百余张珍贵照片,描摹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审视东西文明的碰撞与融合】[瑞典]安特生【文字版_PDF电子书_雅书】
- malingcat2023-06-18 17:51:55上海
早已被奉为经典,却是第一次全文译出。安特生是北洋政府聘请的瑞典地质学家,“北京猿人”和“仰韶文化”两个遗址的发现者,被誉为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奠基者。本书是他用瑞典语写作的有关中国以及他本人在中国经历的回忆录,初版于1926年。今日看来,本书价值在于大量的历史细节,不仅对于闻人和政局有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对于中国的民情风俗也有着田野调查般的细致认真。本书有208张黑白照片,大部分由安特生本人拍摄,安特生为每幅照片配的解说更是弥足珍贵。值得说明的是,安特生是“中国通”但不算“汉学家”,部分地方的政治立场也谈不上“中立”,可是,他这种“平视”的、看向“现实”的目光,使得本书有“记者直录”的魅力。
- 海住じゅり2024-03-17 21:26:56广东
能感受到安特生的尊重。在他看来无论政治体系还是经济制度,文化水平还是生活习惯,都只是“差异”而非“差距”,所以能够不带偏见地去写他眼里的中国。以及在书里数次提到“中国人民盼着一位新的领导人站出来再次统一政权”有点可爱的。
- danyboy2024-09-28 13:01:55北京
安特生的中国见闻,很友好很温情,同时也很严谨和科学。大概正是这种态度,才决定了他能在中国现代地质学和考古学上的机缘。
- 游乎游乎2022-12-14 14:17:16北京
非常有趣!虽然是洋人角度的书写,但可能由于作者对中国了解之深,并没什么“猎奇”的表达,反而因为视角的独特给出了许多前所未闻的历史细节,特别是时代巨变下各种小人物的挣扎,尤为鲜活。诸位译者的译笔也非常流畅优美,值得推荐!
- 耐克内衣2022-12-16 11:36:51湖北
李雪涛老师很认真,这本书读着也挺有趣。
- 豆友2450724272024-03-08 19:03:33河南
一节节像很好的中国观察专栏。对本国人的描述,譬如个性生活状况譬如经济情况、卫生、习惯等等均平实可靠,以至于我觉得我国二十年前还是与此描述相近。近代历史的描述让我以为是不是译者给写的,几乎与我们一般认识相同,当然其对北洋政府叙述详细。特别的当然有他的地质勘探故事,一个文学故事描述参与军阀战争山中小伙,他看传教士及租界外国人事。很平等,很贴近我们后发民族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哭诉,想想斯德哥尔摩要是被德国人占着一块你咋想?之类。中国的现代化尝试这么久,许多方案今日都看来这么近,就是我国人才会这么想才会这么期盼。另,一些图片也是广泛被引用的图片。
- wake2024-02-19 16:36:24湖北
书名挺可爱,在龙年春节读的,讲述的时代也是在晚清充满未知变化的时代。最近对这个时代很感兴趣。龙和洋鬼子一方面也对应着中国和西方。作者说中国文化的特质是“挑战时间的力量”。又勾连起《荒野中的大师》中考古的部分。这本书的内容更丰富一些。作者好友善又理智啊
- 欣风影2024-03-13 21:34:36山西
多加了一星是给作者对中国考古的贡献。这本书么,其实并不喜欢,就是作者的随记,有一些地方的翻译也有问题,本来是想看关于考古方面的,结果不理想
- 狄更斯2023-12-23 23:39:44北京
中国考古之父的名作,这次终于有幸读到。但是这本书并不是关于考古和那些珍贵的出土文物,而是从一个“洋鬼子”的角度对那个军阀混战时代的客观描述,角度十分新颖独特,作者具备着深厚的人文科学素养,是纵观那个时代的必读之书。
- 大鲸2024-03-01 09:54:47广东
写给洋鬼子看的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介绍,比较粗,但看出了中国人民的忍耐,和平,和“战胜时间的力量”
- 缘叄2024-02-23 19:01:42上海
老外眼里的中国,不过是清朝到民国那会儿。文字总体而言蛮客观的,起码没太多偏离史料的内容,那不成野史了?读起来很顺畅,特别是他拍的照片还有时代感,教科书里的那些看着很严肃,这种当年随手拍就很自然,配着文字让人觉得那个时代历历在目,并没有太多的距离感,特别是对风土人情和当时的时事政治的点到为止还是比较客观的,就是陈述事实,没有添油加醋,那会儿的老外还是对我们这样的大国心存一种仰望的。
- 吴三尧2023-12-28 10:49:00四川
比较典型的外国人视角 有人性关怀,也有西方的中心主义 讲述了军阀混战和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 有些地方写的太官方以至于像新闻通稿
- 霍大人2023-12-02 16:19:58江苏
挺客观的
- Null.2024-02-05 16:18:40江苏
安特生写给“洋鬼子”的中国通览,糅合了宏观叙事与个人见闻。据译后记,英译本删去了原版中作为附录的西北旅行部分,此次中译亦未恢复,殊可惜。翻译质量参差。
- 琦墨墨2024-02-05 00:18:43北京
洋鬼子到底算不算骂人?
- cokelolo2024-01-27 15:58:12北京
一个时间的切面,难得的是平视的视角
- 追游2023-02-14 20:41:42陕西
可以不开玩笑的说安就是中国考古的祖师爷。当时的瑞典人看当时的中国已经不异于今天的我们看当时的中国了,感叹于我们抛弃了传统制度以后的那些好的和不好的变化,又感叹于我们置身其中反而比不上一个外人理解得透彻。真的很有启发性。另外一定要跳过导读实在是太长了。
- 格野2023-01-03 19:58:59江西
我们通过这位“洋鬼子”的视角,重回当时的历史情境,体验历史境况。他在书中不仅对中国的大历史进行梳理,还写到了他对中国社会变革的记录与反思,通过生动形象的文字,向我们娓娓道来,同时还有很多图片,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时那个风雨飘摇的动荡社会,并思考当时中国与世界的差异与对比。
- 韧勉2023-02-11 19:04:27北京
本书以安特生在中国农村考察时的见闻为主题的游记,在他多次为中国农民的勤劳与智慧所折服。他指出在20世纪初西方人的观念中,若提起中国人的古老特征,首先会想到中国人的四方城墙以及他们热衷于城墙保护的活跃举措。在西方语言中,长城已成为其与外界的精神隔绝的一种形象化表达。这种说法与其说是依据现实,不如说是源于我们习惯性地对中国国情毫无所知。然而,不得不承认,勤劳并爱好和平的中国人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在包括家庭交往的各种群体交往过程中设置尽可能坚固的“势力墙”来求得庇护。本书还曾提及他所经历的张勋复辟和五卅惨案,也算是一段历史见证。
- len2023-03-18 12:31:26广东
比想象中有趣的一本书,在这种陌生而又熟悉的视角下看到的历史显得更多样了,曹哥的故事写得真的很动人,而对国人,尤其是普罗大众的生活侧面描写,让人一窥那个年代弥足珍贵的普通人的点滴,说来神奇,印象深刻的另一点反而是作者点评国人独有的回扣吃佣文化,殊不知今日此项传统依旧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