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暴力为什么会减少》(穿透10万年历史,度量人性的进化)斯蒂芬·平克【文字版_PDF电子书_雅书】
- X_X若海2019-10-25 12:06:06
好书五星但是翻译负分。中信出版社从来就不具备一个出版社应有的对知识的尊重和基本的职业操守。同一作者的《当代的启蒙》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三位翻译用心良苦,翻译的美不胜收。这两本书的中文版放在一起看,差距立刻就显示出来了。
- 哆啦大胖2019-07-26 19:42:28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这本书讲的是人类历史上暴力在减少。平克首先总结了古往今来可以证明暴力在减少的六大趋势,大到世界大战,小到家庭夫妻。在他看来,造成这些趋势的原因,无论是国家的建立、文明的发展、人道主义的发展还是权利革命,都可以说是人类在进步。然而,我们却感受不到暴力在减少,这是因为认知欺骗了我们。我们受到媒体的影响,以为周围充满了暴力,又出于恐惧放大了危险。不仅如此,我们还是历史近视眼,夸大身边的暴力,却看不清在遥远的过去暴力可能更为严重。最后,平克概括了影响暴力减少的两种原因,也就是人性本身和历史因素。移情、自制、道德和理性是四位根植于人性的善良天使,帮助我们克服心魔,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约束自身的行为,也让我们对暴力有了更冷静的思考。
- kismet2020-04-21 08:10:28
这大概就是那种“读起来很无聊,但一旦忍耐完了综合起来又感觉还不错,却还是在盘算自己浪费了这么多生命到底值不值得”的东西吧
- 冷2020-10-15 09:09:46
读完第二十二章看不太下去了,作者在第二十章开始充满了西方中心的优越,对印度的殖民改造一种强烈的高高在上之感,对中国的称谓是“专制国家”对日本的定义是“受西方民主自由影响深刻的国家”,在一面鄙夷秩序规范的同时,一面又责怪美国没有更强大的秩序来规范。并且作者竟然反堕胎,呼吁回归婚姻家庭,这些理由也非常没有说服力。给两星只是因为本书资料比较多,但是逻辑实在差劲,不懂为什么评分还能这么高。
- 见识城邦2019-07-26 16:36:42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斯蒂芬·平克代表作,科学的人性善恶论 + 独特的人类文明史 + 深刻的暴力心理学,比尔·盖茨、扎克伯格、钱永祥、何怀宏、樊登、何帆、万维钢推荐,深圳书城年度好书
- 善施2020-05-05 18:52:26
这本书的论点都在被这个时代证伪
- 我想去北欧2022-11-02 12:30:55云南
337,343(英文页数)有大量删节。 还是很受益,很多因素是可以让人善良的,我们找到这些因素才可以更加明白怎么做。 很喜欢平克的文风,我觉得读来都挺珍贵的。 长远来看人类绝对是在进步,但是有一些隐性的东西也是值得小心的。(可以参考徐贲《经典之外的阅读》中写的关于本书的书评)
- 豆九2020-02-16 21:56:35
写的依旧很好,就是有点太啰嗦。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引用了大量数据,这点值得肯定。但有点太多了。。。 不过有的部分不太认同,比如理性部分。作者否定了消费行为学里的冲动消费的感性因素。 我承认,说人的决定都是非理性的,这个肯定不对,但说人都是理性的也未免太过绝对了。具体问题还是要具体分析。
- 汤姆蜀黍2020-08-25 20:57:53
平克一如既往的啰嗦、玩世不恭,同时海量案例干货、严谨论证又极具说服力。具体内容有待导图整理,值得细品。
- Endymion2019-09-06 16:13:50
怎么塑造世界观,而不是编造故事。
- 酸菜豆花鱼2022-03-27 00:01:38
表面上有深度,实际很无聊的一本书~暴力为什么会减少?这不是废话吗?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越来越文明,暴力不减少难道还增加吗?真搞不懂,这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要写这么大一部书?案例的详尽并不能掩盖主题的肤浅!豆瓣评分明显有水分,我也是头脑发热,买这么一套书。
- 她家小柜子2022-02-10 17:52:07
整体上说上册以历史为主,下册则以心理学为主。但这过程中还交织引用了各领域的各种观点,圣经、荷马史诗、贝卡利亚、莎士比亚、弗洛伊德、边沁、卢梭、康德、津巴多、道金斯这些字眼频繁出现.....一本书里同时还把诸多名著主旨都纳入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贯穿始终的霍布斯的《利维坦》和鲍迈斯特的《恶》),简直是快乐翻倍。 在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下能读到如此全方位多学科的交叉论述,洋洋洒洒一百多万字(上册后半部分各种统计数据过分详实以至于有些长篇累牍了),行文中还不乏机敏的调侃和幽默,确实过瘾。
- Tusan2022-02-04 10:42:28
看的这个生气🙈感觉在读人类暴力恶魔史,然后作者列举数据说现在比较好的时候,怎么看怎么都更像是在用“古代比这个差多了”给现代令人发指的暴行比烂式找借口洗白
- 燕辞归2021-12-04 19:55:49
立论依据有些偏向性,但总体上是颇有启发性的。作者的初衷是要论证“世界越来越好,暴力越来越少”,在论述中,我们也看到“过去的黄金时代”概念的建构性,譬如“田园牧歌”是现代人赋予古代的闪闪发光的标签,然而,真实的古代远较此危险。我在思考由于篇幅所限,作者没有展开的一个问题——为何人们常常低估自己所处时代,而普遍性赋予过去时光以美好品质?除了书中举的例子,有一个更为东方读者熟悉、同时我觉得更能说明问题的例子——《请回答1988》带动韩国怀旧热潮,八十年代末在剧中被描绘为温馨的家庭与邻里,但放眼剧外历史,八十年代末,韩国正处于动荡与危险中,全斗焕的手腕、街头的狂欢、华城恶魔的潜行,给八十年代涂上不祥的色彩。那么,为何电视剧对八十年代的美化会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
- lingamo2019-08-08 11:15:14
经典里的经典了吧,论及人性和暴力这永不退色的人类主题
- 言予2021-06-29 15:13:21
你说水吧,确实花了很多功夫查阅和罗列了不少材料。你说好吧,作者又从材料里得出了很单纯的结论。这些材料很容易因为阐释的方式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论,同样的材料可以证明人类从古至今都是暴力狂,可以说「暴力」是一种难以根除的在人类文明中广泛存在的沉疴。很希望戴锦华女士可以读一读意识形态暴力那个章节,然后再继续为她心目中「正义且神圣」的暴力辩护。
- 可不可以2024-01-28 04:39:48广东
书是很好的书!讲得很全面,很好看,就是讲得太具体,太长了
- Butcher2019-11-26 23:04:39
暴力在减少,人类更文明、理性,信息量巨大,莫名觉得有删节
- 企鹅同志2019-10-26 23:39:40
用数据文献砌成的人性史诗。理性是全球暴力水平减少的重要推力。敏感内容有删减,中信的译本依然呵呵。
- 胖达叔2024-10-09 10:17:37湖南
看了多久都忘了,断断续续,上个月决定要看完这本书,终于看完了。斯蒂芬平克到底读了多少书,简直令人难以想象,这么多材料反复论述一个主题,这个写法真的很不错。他本人也写过写作方面的书,从这个角度说,他自己也给出了一个如何用文字论证自己观点的范本。有意思的是,中间很多涉及到中国的部分都被和谐了,最搞笑的处理方式是直接打码,审查之人估计很怕让人知道我们的历史中死了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