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麟阁

《佟麟阁》封面图片

佟麟阁,原名佟凌阁,字捷三,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先后隶属北京政府、国民军、国民政府,是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是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殉国的第一位高级将领。1937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授佟麟阁为陆军二级上将。抗战胜利后,北京南沟沿改名为佟麟阁路,以示纪念。

词条内容:

人物:佟麟阁

佟麟阁1892年出生,1911年,不到20岁的他仰慕冯玉祥爱国之名,投笔从戎,参加了冯玉祥领导的滦州起义,从哨兵做起。1913年,冯玉祥将基督教引入军中,时任排长的佟麟阁深受耶稣力救世人而受苦至死的精神所感召,笃信耶稣,抱定了为苦难的中国人牺牲的信念,恪尽军人保国卫民的天职。他随着冯玉祥一路南征北战,打败张勋,参加第二次直奉战争,并协助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北伐战争前,佟麟阁官至滦河防守副司令。

人物:佟麟阁

1928年,国民党南京政府发动第二次北伐战争。佟麟阁任第二集团军三十五军军长兼十一师师长。转战于豫、鲁、冀各省,屡立战功。同年,佟麟阁率十一师进驻甘肃河州,被马仲英包围。马仲英系回族,凭借宗教的有利条件,处处与他为难。他再三考虑,认为动用武力,必然酿成民族争端,于大局不利,因而处处退让,致使十一师蒙受损失。事后,他为自己姑息马仲英,处置失当,遂引咎辞职。事后,佟麟阁一度解甲归田,回原籍侍奉双亲。

人物:佟麟阁

中原大战期间,佟麟阁奉冯玉祥之命,在西安建立新一军,任军长兼二十七师师长,负责召集西北军旧部,同时招募新兵,积极训练,巩固后方。冯玉祥曾称赞「佟善练兵心极细」。讨蒋失败后,他与冯玉祥一同住在峪道河过着隐居生活,每天一起读书练字,探讨军事政治斗争的经验教训,并聆听进步人士和共产党人的讲课。1932年8月,宋哲元任察哈尔省主席,佟麟阁受其邀请,担任察哈尔省警务处长兼领张家口公安局局长。

人物:佟麟阁

1933年,日军越过长城,进逼平津,并侵占察哈尔省多地。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策,准备与日军签订停战协定。冯玉祥于5月26日在张家口通电成立民众抗日同盟军,自任总司令。同日,佟鳞阁等十四名将领在张家口联名通电,响应冯玉祥的号召,参加抗日同盟军。冯玉祥任命佟麟阁为抗日同盟军第一军军长。对日作战,加上蒋介石的军事压迫,使抗日同盟军腹背受敌。加上补给困难,冯玉祥迫不得已离开张家口,抗日同盟军不幸夭折。

人物:佟麟阁

1937年7月6日,日军驻丰台的清水节郎中队全副武装,要求通过宛平县城到长辛店地区演习。宛平驻军不许,相持达十余小时。驻守北平的二十九军当即作了应战准备,严阵以待。至晚,敌始退去。7日夜间,日军一个中队突然向卢沟桥发起攻击。时任二十九军代军长的佟麟阁下令自卫还击,「七七事变」爆,全民族的八年抗战从此开始。佟麟阁以军部名义向全军官兵发出命令:凡是日军进犯,坚决抵抗,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

人物:佟麟阁

1937年7月28日,日军向北平发动总攻,进犯南苑,佟麟阁与132师师长赵登禹指挥29军死守南苑,佟麟阁被机枪射中腿部,却执意不肯下战场,仍带伤率部激战。后面的战斗中,佟麟阁头部再受重伤,终因流血过多壮烈殉国,时年45岁,成为全面抗战后首位以身殉国的高级军官。国民政府随后发布褒恤令,追授佟麟阁为陆军上将。毛泽东也对佟麟阁的献身精神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说佟麟阁等人「无不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人物:佟麟阁

在今天的北京,有一条以佟麟阁将军的名字命名的街道「佟麟阁路」,他的两位部下赵登禹好张自忠也享有同样的哀荣。赵登禹与佟麟阁一同牺牲在保卫南苑的战斗中,而张自忠则一直背负着「汉奸」的骂名。南苑失守,国军撤退,张自忠署名的告示四处张贴,劝告民众各安其业,不要惊惶自扰。舆论哗然,一时间举国声讨「张逆自忠」,张自忠自此萌发死志。直到1940年,时任33集团军总司令的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所部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