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以升

《茅以升》封面图片

茅以升(1896年—1989年),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他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曾主持修建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

词条内容:

 
人物:茅以升

明志造桥。茅以升10岁那年端午节,家乡举行龙舟比赛,看比赛的人都站在文德桥上,而他因为肚子疼所以没有去。桥上由于人太多把桥压塌了,砸死、淹死不少人。这一不幸事件沉重地压在茅以升心里。他暗下决心:长大了一定要造出最结实的桥。

 
人物:茅以升

学霸茅以升。他1916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1917年获得康奈尔大学土木专业硕士学位后,荣获优秀研究生「斐蒂士」金质研究奖章,因他成绩特优,康奈尔大学从此免试接收唐山交通大学学生。四年后,他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桥梁桁架的次应力》的科学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

 
人物:茅以升

主持设计、建造钱塘江大桥。钱塘江大桥是第一座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铁路和公路两用的双层现代化大桥。大桥是连接沪杭甬铁路、浙赣铁路的交通要道,于1937年9月26日建成,总投资540万银元。民间有「钱塘江上架桥——办不到」的谚语,茅以升采用射水法、沉箱法、浮远法等,克服技术难题,让大桥得以建成。

 
人物:茅以升

亲手炸桥。七七事变发生后,茅以升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临时改变设计,在钱塘江大桥一个桥墩上留下一个长方形的大洞。淞沪抗战爆发,他接到南京政府命令:如果杭州不保,就炸毁钱塘江大桥。这时大家才明白桥墩的大洞就是预防这一刻的来临。最终通车仅89天的大桥瘫痪在日寇侵略的烽火中。抗战胜利之后,他又主持修复了大桥。

 
人物:茅以升

主持修建我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于1957年建成,比原计划提前一年零三个月。大桥是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钢桁梁桥。正桥长1155.5米,连同两端公路引桥,总长1670.4米。大桥将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衔接起来,成为我国贯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并把武汉三镇联成一体。

 
人物:茅以升

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1958年在北京修建人民大会堂时,周恩来总理在审查工程设计时指出:要有茅以升的签名来保证。茅以升也对党交给的工作极端负责,他对人民大会堂的结构设计作了全面审查核算,最后签了名。

 
人物:茅以升

有超高的桥梁建筑文学造诣。茅以升在中外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主持编写了《中国古桥技术史》及《中国桥梁——古代至今代》(有日、英、法、德、西班牙五种文本)。著有《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茅以升文集》《中国古桥与新桥》等。